一种化肥混合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7602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化肥混合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罐体的左右两端均固定镶嵌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内部设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第一水叶,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左端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支撑架的顶部通过螺丝安装有进料箱,所述进料箱的内壁镶嵌有第一轴承;具有边搅拌边下料功能的同时,减少了电力的能耗,起到环保节约的效果,通过设置注水管的水平位置高于第一水叶的水平位置,在水泵进行注水时,可以推动第一水叶进行转动,从而进行联动工作;通过设置下料斗,增加倒料口的直径,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化肥混合罐
本技术属于化肥加工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化肥混合罐。
技术介绍
化学肥料,简称化肥。用化学和(或)物理方法制成的含有一种或几种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的肥料。也称无机肥料,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微肥、复合肥料等。在进行施肥时,往往为将混合后的化肥运送至田地后进行施肥工作,但是对于较大面积的田地进行施肥时,再进行运输化肥罐就比较耗时耗力,因此边搅拌边下料的施肥罐也越来越多的使用,但是出去水泵进行加水时,目前的搅拌机构仍依赖电机,不仅增加了能耗,不仅不具有节能环保的功能,也很容易产生因移动电源容量不够,无法完成全部施肥的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化肥混合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罐体的左右两端均固定镶嵌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内部设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第一水叶,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左端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支撑架的顶部通过螺丝安装有进料箱,所述进料箱的内壁镶嵌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中部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第二水叶,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左端贯穿进料箱的内壁并延伸至进料箱的左侧,所述第二转动杆左端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和第一齿轮通过外表面啮合连接的第一链条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罐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左端固定镶嵌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有第三转动杆,所述第三转动杆外表面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套设有第四齿轮和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四齿轮和第二齿轮通过外表面啮合连接的第二链条进行传动连接,所述底座的内底壁固定镶嵌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有第四转动杆,所述第四转动杆外表面的中部固定套设有与第一锥形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四转动杆的顶端贯穿罐体的内底壁延伸至罐体的内部并固定套设有第三水叶,所述罐体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通有注水管和出料管。进一步地,所述注水管与第一水叶位于同侧,且注水管的水平位置高于第一水叶的水平位置。进一步地,所述进料箱的顶端固定连通有下料斗。进一步地,所述出料管位于罐体外表面的底端。进一步地,所述罐体的顶端设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包括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所述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通过合页连接,所述第一构件设有与进料箱相适配的贯穿孔,且第一构件与罐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化肥混合罐,具有边搅拌边下料功能的同时,减少了电力的能耗,起到环保节约的效果。(2)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化肥混合罐,通过设置注水管的水平位置高于第一水叶的水平位置,在水泵进行注水时,可以推动第一水叶进行转动,从而进行联动工作;通过设置下料斗,增加倒料口的直径,方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底座的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罐体右视方向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密封盖右视方向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进料箱俯视方向的剖面图。图中:1罐体、2支撑架、3固定管、4第一转动杆、5第一水叶、6第一齿轮、7第一链条、8第二齿轮、9第二链条、10进料箱、11第三齿轮、12第二转动杆、13第二水叶、14下料斗、15底座、16第三转动杆、17第四齿轮、18第一锥形齿轮、19第四转动杆、20第二锥形齿轮、21第三水叶、22注水管、23出料管、24密封盖。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装置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所述装置的实施例。但是,该装置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对本技术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化肥混合罐,包括罐体1,罐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罐体1的左右两端均固定镶嵌有固定管3,固定管3的内部设有第一转动杆4,第一转动杆4为平衡轴,减少磨损与震动,增加使用寿命。第一转动杆4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第一水叶5,第一转动杆4的左端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6和第二齿轮8,支撑架2的顶部通过螺丝安装有进料箱10,进料箱10的顶端固定连通有下料斗14。进料箱10的内壁镶嵌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12,第二转动杆12中部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第二水叶13。第二转动杆12的左端贯穿进料箱10的内壁并延伸至进料箱10的左侧,第二转动杆12左端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第三齿轮11,第三齿轮11和第一齿轮6通过外表面啮合连接的第一链条7进行传动连接。罐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15,底座15的左端固定镶嵌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有第三转动杆16,第三转动杆16外表面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套设有第四齿轮17和第一锥形齿轮18,第四齿轮17和第二齿轮8通过外表面啮合连接的第二链条9进行传动连接。底座15的内底壁固定镶嵌有第三轴承,第三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有第四转动杆19,第四转动杆外表面的中部固定套设有与第一锥形齿轮18啮合连接的第二锥形齿轮20。第四转动杆19的顶端贯穿罐体1的内底壁延伸至罐体1的内部并固定套设有第三水叶21,罐体1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通有注水管22和出料管23,注水管22与第一水叶5位于同侧,且注水管22的水平位置高于第一水叶5的水平位置,出料管23位于罐体1外表面的底端。罐体1的顶端设有密封盖24,密封盖24包括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通过合页连接,第一构件设有与进料箱10相适配的贯穿孔,且第一构件与罐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本实施例所述一种化肥混合罐,在使用时将水泵与注水管22相连通并打开阀门,同时在下料斗14处进行下料,水泵喷出的水推动第一水叶5转动,第一水叶5通过第一转动杆4带动第一齿轮6和第二齿轮8转动,第一齿轮6和第二齿轮8分别通过第一链条7和第二链条9带动第三齿轮11和第四齿轮17转动,第三齿轮11转动从而通过第二转动杆12带动第二水叶13转动,防止下料时堵塞,达到疏通效果;第四齿轮17转动从而通过第三转动杆16带动第一锥形齿轮18转动,而与其啮合连接的第二锥形齿轮20进行转动,第二锥形齿轮20通过第四转动杆19带动第三水叶21转动,完成搅拌工作,增加水与肥料的混合效果,同时由出料管23处排出,即可完成边走边下料的功能。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所述结构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凡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任何等效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例如其他物品的装卸,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化肥混合罐,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所述罐体(1)的左右两端均固定镶嵌有固定管(3),所述固定管(3)的内部设有第一转动杆(4),所述第一转动杆(4)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第一水叶(5),所述第一转动杆(4)的左端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6)和第二齿轮(8),所述支撑架(2)的顶部通过螺丝安装有进料箱(10),所述进料箱(10)的内壁镶嵌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12),所述第二转动杆(12)中部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第二水叶(13),所述第二转动杆(12)的左端贯穿进料箱(10)的内壁并延伸至进料箱(10)的左侧,所述第二转动杆(12)左端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第三齿轮(11),所述第三齿轮(11)和第一齿轮(6)通过外表面啮合连接的第一链条(7)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罐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15),所述底座(15)的左端固定镶嵌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有第三转动杆(16),所述第三转动杆(16)外表面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套设有第四齿轮(17)和第一锥形齿轮(18),所述第四齿轮(17)和第二齿轮(8)通过外表面啮合连接的第二链条(9)进行传动连接,所述底座(15)的内底壁固定镶嵌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有第四转动杆(19),所述第四转动杆外表面的中部固定套设有与第一锥形齿轮(18)啮合连接的第二锥形齿轮(20),所述第四转动杆(19)的顶端贯穿罐体(1)的内底壁延伸至罐体(1)的内部并固定套设有第三水叶(21),所述罐体(1)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通有注水管(22)和出料管(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肥混合罐,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所述罐体(1)的左右两端均固定镶嵌有固定管(3),所述固定管(3)的内部设有第一转动杆(4),所述第一转动杆(4)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第一水叶(5),所述第一转动杆(4)的左端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6)和第二齿轮(8),所述支撑架(2)的顶部通过螺丝安装有进料箱(10),所述进料箱(10)的内壁镶嵌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12),所述第二转动杆(12)中部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第二水叶(13),所述第二转动杆(12)的左端贯穿进料箱(10)的内壁并延伸至进料箱(10)的左侧,所述第二转动杆(12)左端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第三齿轮(11),所述第三齿轮(11)和第一齿轮(6)通过外表面啮合连接的第一链条(7)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罐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15),所述底座(15)的左端固定镶嵌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有第三转动杆(16),所述第三转动杆(16)外表面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套设有第四齿轮(17)和第一锥形齿轮(18),所述第四齿轮(17)和第二齿轮(8)通过外表面啮合连接的第二链条(9)进行传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张梅月李阳红李红溦李国旗校丽芳仓云霞赵冬玲梁春玲段康斌王小瑞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雁鸣湖水循环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