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丙烯旋流板式吸收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7544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丙烯旋流板式吸收塔,包括具有吸收内腔的塔状聚丙烯壳体,吸收内腔在其上下方向上间隔设有第一旋流板层和第二旋流板层;吸收内腔下方设有用于放置液体介质的液体槽,并通过输送泵分别输送至位于第一旋流板层上方的喷淋接口;塔状聚丙烯壳体顶部设有排出气体的出风口,且位于第二旋流板层下方的塔状聚丙烯壳体设有用于注入气体的进风口;其中,各旋流板层的下方分别设有固定安装在吸收内腔的聚丙烯锥面加强固定层,聚丙烯锥面加强固定层的锥面上设有若干用于导流液体介质的通孔;液体介质在各旋流板层进行气液相接触后回流至液体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可以显著可以提高对气体的净化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丙烯旋流板式吸收塔
本技术属于化工防腐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丙烯旋流板式吸收塔。
技术介绍
由于聚丙烯材料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因此采用聚丙烯材料加工制作后得到的容器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化工防腐领域中。具体来说,聚丙烯旋流板式吸收塔主要包括聚丙烯材质加工而成的塔状聚丙烯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旋流板层,在工作时,从塔状聚丙烯壳体下方向其内部通入气体,然后在塔状聚丙烯壳体下方向其内部进行液体喷淋,喷淋的液体向下运动与气体在旋流板层处进行充分接触,实现对吸收;聚丙烯旋流板式吸收塔特别适用于快速和瞬间反应的吸收过程,常用于腐蚀性气体的净化。现有的聚丙烯旋流板式吸收塔的液体喷淋结构大多采用单级旋流板层,对于气体的净化吸收效果较差。因此,申请人希望寻求技术方案对以上技术问题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丙烯旋流板式吸收塔,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可以显著可以提高对气体的净化处理效果。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聚丙烯旋流板式吸收塔,包括具有吸收内腔的塔状聚丙烯壳体,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丙烯旋流板式吸收塔,包括具有吸收内腔的塔状聚丙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内腔在其上下方向上间隔设有第一旋流板层和第二旋流板层;吸收内腔下方设有用于放置液体介质的液体槽,并通过输送泵分别输送至位于第一旋流板层上方的喷淋接口;塔状聚丙烯壳体顶部设有排出气体的出风口,且位于第二旋流板层下方的塔状聚丙烯壳体设有用于注入气体的进风口;其中,各旋流板层的下方分别设有固定安装在吸收内腔的聚丙烯锥面加强固定层,所述聚丙烯锥面加强固定层的锥面上设有若干用于导流液体介质的通孔;液体介质在各旋流板层进行气液相接触后回流至所述液体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丙烯旋流板式吸收塔,包括具有吸收内腔的塔状聚丙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内腔在其上下方向上间隔设有第一旋流板层和第二旋流板层;吸收内腔下方设有用于放置液体介质的液体槽,并通过输送泵分别输送至位于第一旋流板层上方的喷淋接口;塔状聚丙烯壳体顶部设有排出气体的出风口,且位于第二旋流板层下方的塔状聚丙烯壳体设有用于注入气体的进风口;其中,各旋流板层的下方分别设有固定安装在吸收内腔的聚丙烯锥面加强固定层,所述聚丙烯锥面加强固定层的锥面上设有若干用于导流液体介质的通孔;液体介质在各旋流板层进行气液相接触后回流至所述液体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旋流板式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锥面加强固定层通过聚丙烯加强内圈与所述塔状聚丙烯壳体的壁面一体连接,所述旋流板层固定在所述聚丙烯加强内圈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旋流板式吸收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建清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龙祥化工防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