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线自动喷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47519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外线自动喷淋系统,它包括筛料仓、吸尘罩、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顶喷管、侧喷管、水管、加压泵、电磁阀、控制器,筛料仓的内侧的顶部设置有吸尘罩,筛料仓顶侧边上设置有顶喷管,筛料仓的侧壁上垂直的设置有侧喷管,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分别相对的设置在筛料仓的侧壁上,水管的一端连接供水口处,另一端分别连接顶喷管、侧喷管,水管上设置有加压泵、电磁阀,控制器通过数据线分别连接加压泵、电磁阀、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本新型通过红外设备检测粉尘,采用喷淋装置,能够在吸尘除尘的前期,将粉尘锁定在筛料仓内部,待吸尘设备功率达到预设值时,关闭喷淋即可,使用简单,可有效降低粉尘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外线自动喷淋系统
本技术涉及冶金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外线自动喷淋系统。
技术介绍
在锰铁合金的冶炼过程中,原矿料通常需要过筛分级,但是在筛分下料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如果不加以处理,会给当地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现在通常的做法是采用吸尘设备,在筛分下料时候,及时开启,将粉尘吸走处理。但是这种措施存在一个问题,需要操作人员及时的开启或者关闭吸尘设备,由此会存在一个操作误差,另外在初期开启吸尘设备时候,风机功率还没达到最大,吸尘效果不佳,而灰尘会在极短时间内扬起,因此,光靠吸尘设备,不能够及时解决扬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红外线自动喷淋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红外线自动喷淋系统,它包括筛料仓、吸尘罩、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顶喷管、侧喷管、水管、加压泵、电磁阀、控制器,所述筛料仓的内侧的顶部设置有吸尘罩,所述筛料仓顶侧边上设置有顶喷管,所述筛料仓的侧壁上垂直的设置有侧喷管,所述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分别相对的设置在筛料仓的侧壁上,所述水管的一端连接供水口处,另一端分别连接顶喷管、侧喷管,所述水管上设置有加压泵、电磁阀,所述控制器通过数据线分别连接加压泵、电磁阀、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进一步的,所述顶喷管上开设有两排喷水接头,两排喷水接头之间的夹角为30-45°,所述喷水接头上设置有喷水头。进一步的,一排所述喷水接头垂直向下设置,另一排喷水接头朝向筛料仓的内侧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喷水头为喷雾喷头。进一步的,所述侧喷管上间隔的设置有若干个喷水接头,两个侧喷管上的喷水接头相对设置,所述喷水接头上安装有洒水头。进一步的,所述洒水头包括螺旋接口、散水腔、散水头,所述螺旋接口的一端螺旋安装在喷水接头上,另一端连通散水腔,所述散水腔的截面呈圆台形,所述散水腔的底端设置有散水头。进一步的,所述散水头的内腔呈矩形,其内腔的宽度为1mm。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新型通过红外设备检测粉尘,采用喷淋装置,能够在吸尘除尘的前期,将粉尘锁定在筛料仓内部,待吸尘设备功率达到预设值时,关闭喷淋即可,使用简单,可有效降低粉尘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散水头的结构安装示意图;图中:1、筛料仓;2、吸尘罩;3、红外线发射器;4、红外线接收器;5、顶喷管;6、侧喷管;7、水管;8、加压泵;9、电磁阀;10、控制器;11、进料口;51、喷水接头;52、喷水头;61、洒水头;611、螺旋接口;612、散水腔;613、散水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如图所示:一种红外线自动喷淋系统,它包括筛料仓1、吸尘罩2、红外线发射器3、红外线接收器4、顶喷管5、侧喷管6、水管7、加压泵8、电磁阀9、控制器10。筛料仓1的内侧的顶部设置有吸尘罩2,筛料仓1顶侧边上设置有顶喷管5,筛料仓1的侧壁上垂直的设置有侧喷管6,红外线发射器3、红外线接收器4分别相对的设置在筛料仓1的侧壁上,水管7的一端连接供水口处,另一端分别连接顶喷管5、侧喷管6,水管7上设置有加压泵8、电磁阀9,控制器10通过数据线分别连接加压泵8、电磁阀9、红外线发射器3、红外线接收器4。筛料仓1矩形,其设置在筛机上。筛料仓1的面板上设置有进料口11,便于车辆运送原料至筛料仓1内。吸尘罩2设置在筛料仓1的顶部,便于吸收粉尘,吸尘罩2连通除尘设备。红外线发射器3、红外线接收器4为现有设备,分别为两个,设置在筛料仓1侧边的底端和顶端,红外线发射器3可以发射红外线,红外线接收器4可以接收红外线发射器3发射的红外线,当红外线接收器4接收不到红外线时,会将该信号传递至控制器10,控制器10会做出相应的动作,控制相应的电磁阀关闭或者开启。采用两套设备,任意一套设备在一定时间内接收不到信号是即可触发控制器10开启电磁阀9开始喷水工作。顶喷管5上开设有两排喷水接头51,两排喷水接头51之间的夹角为30-45°,喷水接头51上设置有喷水头52。具体的,一排喷水接头51垂直向下设置,另一排喷水接头51朝向筛料仓1的内侧设置。喷水头52为喷雾喷头,能够将水喷成细水珠状,便于充分粉尘接触。侧喷管6上间隔的设置有若干个喷水接头51,两个侧喷管6上的喷水接头51相对设置,喷水接头51上安装有洒水头61,洒水头61包括螺旋接口611、散水腔612、散水头613,螺旋接口611的一端螺旋安装在喷水接头51上,另一端连通散水腔612,散水腔612的截面呈圆台形,散水腔612的底端设置有散水头613,散水头613的内腔呈矩形,其内腔的宽度为1mm,长度与散水腔612的直径相同,便于在加压状态下,谁可以从散水头613喷出,形成一道薄水墙,避免粉尘溢出。水管7上设置加压泵8,便于将水加压喷出。加压泵8、电磁阀9为现有设备,电磁阀9可控制水管的水流以及开关,根据实际需要,例如粉尘较小时,红外线接收器4在一定时间内会断断续续的接收到红外线发射器信号,此时控制器10只需开启侧喷管6上的电磁阀9,防止粉尘溢出,待吸尘罩2开启达到满功率时,关闭电磁阀9即可,如果粉尘大时,红外线接收器4在一定时间内会中断接收到红外线发射器信号,此时控制器10开启所有电磁阀9,开始采用喷雾方式降尘,待吸尘罩2开启达到满功率时,关闭即可电磁阀9。控制器10为PLC控制器,能够控制各设备的运行。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此外,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专利技术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外线自动喷淋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筛料仓(1)、吸尘罩(2)、红外线发射器(3)、红外线接收器(4)、顶喷管(5)、侧喷管(6)、水管(7)、加压泵(8)、电磁阀(9)、控制器(10),所述筛料仓(1)的内侧的顶部设置有吸尘罩(2),所述筛料仓(1)顶侧边上设置有顶喷管(5),所述筛料仓(1)的侧壁上垂直的设置有侧喷管(6),所述红外线发射器(3)、红外线接收器(4)分别相对的设置在筛料仓(1)的侧壁上,所述水管(7)的一端连接供水口处,另一端分别连接顶喷管(5)、侧喷管(6),所述水管(7)上设置有加压泵(8)、电磁阀(9),所述控制器(10)通过数据线分别连接加压泵(8)、电磁阀(9)、红外线发射器(3)、红外线接收器(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线自动喷淋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筛料仓(1)、吸尘罩(2)、红外线发射器(3)、红外线接收器(4)、顶喷管(5)、侧喷管(6)、水管(7)、加压泵(8)、电磁阀(9)、控制器(10),所述筛料仓(1)的内侧的顶部设置有吸尘罩(2),所述筛料仓(1)顶侧边上设置有顶喷管(5),所述筛料仓(1)的侧壁上垂直的设置有侧喷管(6),所述红外线发射器(3)、红外线接收器(4)分别相对的设置在筛料仓(1)的侧壁上,所述水管(7)的一端连接供水口处,另一端分别连接顶喷管(5)、侧喷管(6),所述水管(7)上设置有加压泵(8)、电磁阀(9),所述控制器(10)通过数据线分别连接加压泵(8)、电磁阀(9)、红外线发射器(3)、红外线接收器(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线自动喷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喷管(5)上开设有两排喷水接头(51),两排喷水接头(51)之间的夹角为30-45°,所述喷水接头(51)上设置有喷水头(5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红外线自动喷淋系统,其特征在于:一排所述喷水接头(51)垂直向下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永富赵文影雷余猛付小林蔡忠开李荣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弥勒市冶金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