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道波专利>正文

一种防反流胆道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7344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反流胆道引流管,包括引流软管本体和排液头,所述引流软管本体的底部一体成型有三角形的排液头,所述引流软管本体的顶部连接有防反流装置,所述防反流装置的顶部连接有引流软管体外段,所述引流软管本体和引流软管体外段的外周靠近防反流装置的一侧均设有连接螺纹,所述防反流装置包括位于引流软管本体和引流软管体外段之间的防反流筒和连接台,所述防反流筒的上下两侧均一体成型有连接台,且连接台螺接在相邻一侧的连接螺纹上,所述防反流筒的内周中开设有防逆流空腔。该防反流胆道引流管,实现正常的引流效果的同时,提高对胃液的防反流效果,提高对胆道的保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反流胆道引流管
本技术属于引流管
,具体涉及一种防反流胆道引流管。
技术介绍
肝癌胆管侵犯或胆管癌后期患者容易引起胆总管阻塞,胆汁不能排出帮助消化,常常引起患者黄疸,消化不良等,从而需要经皮经肝穿刺进行胆道扩张、疏通引流术,在手术完成后大多需要放置胆道引流管,而常用的引流管大多没有防反流结构,所以在病人肠胃不适时,长时间的肠胃收缩活动容易对胃液进行挤压,从而造成胃液反流的问题,导致胆道感染,而现有的防护操作为采用编织物进行防反流保护,但是编织物位于内侧,长期与肠道接触和摩擦,编织物表面的光滑程度影响对胃道的刺激,而受到胃液长期的腐蚀对编织物抗腐蚀性能有较高的要求,而且编织物受到肠道收缩时的摩擦带动影响,整体的防反流效果相对较低。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设计和生产一种防反流胆道引流管,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反流胆道引流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反流胆道引流管,包括引流软管本体和排液头,所述引流软管本体的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反流胆道引流管,包括引流软管本体(1)和排液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软管本体(1)的底部一体成型有三角形的排液头(2),所述引流软管本体(1)的顶部连接有防反流装置(3),所述防反流装置(3)的顶部连接有引流软管体外段(4),所述引流软管本体(1)和引流软管体外段(4)的外周靠近防反流装置(3)的一侧均设有连接螺纹;/n所述防反流装置(3)包括位于引流软管本体(1)和引流软管体外段(4)之间的防反流筒(5)和连接台(6),所述防反流筒(5)的上下两侧均一体成型有连接台(6),且连接台(6)螺接在相邻一侧的连接螺纹上,所述防反流筒(5)的内周中开设有防逆流空腔,且防逆流空腔的内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反流胆道引流管,包括引流软管本体(1)和排液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软管本体(1)的底部一体成型有三角形的排液头(2),所述引流软管本体(1)的顶部连接有防反流装置(3),所述防反流装置(3)的顶部连接有引流软管体外段(4),所述引流软管本体(1)和引流软管体外段(4)的外周靠近防反流装置(3)的一侧均设有连接螺纹;
所述防反流装置(3)包括位于引流软管本体(1)和引流软管体外段(4)之间的防反流筒(5)和连接台(6),所述防反流筒(5)的上下两侧均一体成型有连接台(6),且连接台(6)螺接在相邻一侧的连接螺纹上,所述防反流筒(5)的内周中开设有防逆流空腔,且防逆流空腔的内周中粘接有主流管(7),所述防反流筒(5)的底部开设有多组呈环形阵列分布的逆流孔,且逆流孔的内周中插接有逆流管(9),所述逆流管(9)的下端位于引流软管本体(1)的内周中且与引流软管本体(1)的内周连通。


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道波
申请(专利权)人:李道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