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脱落新型导尿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7343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脱落新型导尿管,包括导尿管主体,导尿管主体两端分别设置有导尿管插口与导尿管出口,导尿管主体外壁上设置有充气管道,充气管道靠近导尿管插口一端设置有充气卡壶,充气管道靠近导尿管出口一端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连接有监测气囊,监测气囊包括气囊主体,气囊主体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端口与充气端口,充气端口连接有充气阀门,气囊主体外壁上设置有监测指示线,可以通过充气来进行卡壶的固定,使得导尿管很好的固定在尿道内,通过设置监测气囊,可以很好的在体外就观测到内部卡壶的充气量,预防发生脱管,监测气囊设置监测指示线,通过判断各条线之间变形的幅度直观判断监测气囊内的气量,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脱落新型导尿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
,具体为一种防脱落新型导尿管。
技术介绍
导尿是指医学上,经由尿道插入导尿管到膀胱,引流出尿液。导尿分为导管留置性导尿及间歇性导尿二种。前者导尿管一直留置在病人体内,在病情许可应尽早拔掉管子,须定期更换。后者则每隔4-6小时导尿一次,在膀胱排空后即将导尿管拔出。留置导尿时,应经常检查尿管情况,有否脱出,必要时以无菌药液每日冲洗膀胱一次;每隔5—7日更换尿管一次,再次插入前应让尿道松弛数小时,再重新插入。申请号为CN201720826858.2,名称为防脱落的导尿管的技术专利,包括导尿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固定环、连接片、第一贴膜、第一不粘胶纸、第二固定环、第二贴膜、第二不粘胶纸,该防脱落的导尿管,结构巧妙,功能强大,通过内置巧妙的粘贴机构,从而提高导尿管与患者皮肤的相连牢固性,有效的降低了导尿管脱落情况的发生,极大的增加了患者使用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利于临床的推广应用。但是,现在导尿管没有卡壶观察设备,无法直观的观察出内部卡壶是否有气,如果内部的卡壶没有气量时,导尿管易出现脱管现象,则需要反复插管,从而造成感染,增加了患者的负担,带来了很多不便之处,因此设计了一种防脱落新型导尿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防脱落新型导尿管,能有效的解决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脱落新型导尿管,包括导尿管主体,所述导尿管主体两端分别设置有导尿管插口与导尿管出口,所述导尿管主体外壁上设置有充气管道,所述充气管道靠近导尿管插口一端设置有充气卡壶,所述充气管道靠近导尿管出口一端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连接有监测气囊,所述监测气囊包括气囊主体,所述气囊主体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端口与充气端口,所述充气端口连接有充气阀门,所述气囊主体外壁上设置有监测指示线。进一步地,所述充气卡壶围绕包裹在导尿管主体外侧,所述充气管道与充气卡壶相导通。进一步地,所述充气管道上设置有导尿管刻度。进一步地,所述监测指示线之间相互平行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充气阀门外侧设置有密封胶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在导尿管上设置充气卡壶,可以通过充气来进行卡壶的固定,使得导尿管很好的固定在尿道内,而卡壶的充气管道与导尿管合并在一起,减少了对于患者身体的负担;(2)本技术通过设置监测气囊,可以很好的在体外就观测到内部卡壶的充气量,预防发生脱管,监测气囊设置监测指示线,通过判断各条线之间变形的幅度直观判断监测气囊内的气量,值得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监测气囊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A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导尿管主体,2-导尿管插口,3-导尿管出口,4-充气管道,5-充气卡壶,6-连接管,7-监测气囊,8-气囊主体,9-连接端口,10-充气端口,11-充气阀门,12-监测指示线,13-导尿管刻度,14-密封胶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脱落新型导尿管,包括导尿管主体1,所述导尿管主体1两端分别设置有导尿管插口2与导尿管出口3,所述导尿管主体1外壁上设置有充气管道4,所述充气管道4靠近导尿管插口2一端设置有充气卡壶5,所述充气管道4靠近导尿管出口3一端设置有连接管6,所述连接管6连接有监测气囊7,所述监测气囊7包括气囊主体8,所述气囊主体8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端口9与充气端口10,所述充气端口10连接有充气阀门11,所述气囊主体8外壁上设置有监测指示线1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导尿管主体1的外侧设置了外层的充气管道4,在使用的时候,将导尿管插口2插入尿道内,通过充气阀门11向气囊主体8内部充气,气囊主体8与连接管6连通,连接管6连接了充气管道4,气体通过充气管道4进入到充气卡壶5内部,使得充气卡壶5膨胀起来,从而将导尿管主体1固定在尿道内,更好的固定;由于充气卡壶5与气囊主体8是连通的,即可通过体外设置的气囊主体8直观的观察出内部充气卡壶5的充气量,保持内部充气卡壶5气量饱满,固定导尿管,当充气卡壶5内气体发生泄漏气压降低时,气囊主体8同样会萎缩,从而通过体外的气囊主体8状况判断出充气卡壶5内的气量,预防发生脱管,气囊主体8上可以设置多条平行的监测指示线12,通过判断各条监测指示线12之间变形的幅度直观判断监测气囊7内的气量。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充气卡壶5围绕包裹在导尿管主体1外侧,所述充气管道4与充气卡壶5相导通。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充气管道4上设置有导尿管刻度13,方便观察插入导尿管主体1的深度。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监测指示线12之间相互平行设置,通过判断各条监测指示线12之间变形的幅度直观判断监测气囊7内的气量。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充气阀门11外侧设置有密封胶套14,提高了密封性。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主要特点在于:(1)本技术通过在导尿管上设置充气卡壶,可以通过充气来进行卡壶的固定,使得导尿管很好的固定在尿道内,而卡壶的充气管道与导尿管合并在一起,减少了对于患者身体的负担;(2)本技术通过设置监测气囊,可以很好的在体外就观测到内部卡壶的充气量,预防发生脱管,监测气囊设置监测指示线,通过判断各条线之间变形的幅度直观判断监测气囊内的气量,值得推广。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脱落新型导尿管,包括导尿管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尿管主体(1)两端分别设置有导尿管插口(2)与导尿管出口(3),所述导尿管主体(1)外壁上设置有充气管道(4),所述充气管道(4)靠近导尿管插口(2)一端设置有充气卡壶(5),所述充气管道(4)靠近导尿管出口(3)一端设置有连接管(6),所述连接管(6)连接有监测气囊(7),所述监测气囊(7)包括气囊主体(8),所述气囊主体(8)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端口(9)与充气端口(10),所述充气端口(10)连接有充气阀门(11),所述气囊主体(8)外壁上设置有监测指示线(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脱落新型导尿管,包括导尿管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尿管主体(1)两端分别设置有导尿管插口(2)与导尿管出口(3),所述导尿管主体(1)外壁上设置有充气管道(4),所述充气管道(4)靠近导尿管插口(2)一端设置有充气卡壶(5),所述充气管道(4)靠近导尿管出口(3)一端设置有连接管(6),所述连接管(6)连接有监测气囊(7),所述监测气囊(7)包括气囊主体(8),所述气囊主体(8)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端口(9)与充气端口(10),所述充气端口(10)连接有充气阀门(11),所述气囊主体(8)外壁上设置有监测指示线(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胥丽温天明尹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