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吹塑标签膜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47342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吹塑标签膜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一拉伸成膜的基层;于基层的一膜面上以淋涂方式形成胶层;加热基层和胶层后,通过3D微纹理辊对于胶层表面辊压出3D微纹理;同时对3D微纹理进行不间断冷却的成型出3D微纹理。在基层膜上设置一层胶层,进而通过3D微纹理辊进行辊压,为了使辊压出的3D微纹理立体效果良好,先对基层和胶层进行加热,通过加热后胶层的表面会处于熔融状态。因此在经过辊压后,可以清晰的辊压出3D微纹理的形状,继而通过冷却降温,对辊压出的3D微纹理进行快速定型,进而可以避免在辊压后3D微纹理变形,完成在吹塑标签膜上制作3D微纹理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吹塑标签膜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标签膜制造工艺领域,特别涉及吹塑标签膜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模内标签的结构特点同常用的不干胶标签、贴浆糊的标签不同,它是在背面有一层固态的粘合剂,这种粘合剂在一定的温度下熔化,同被贴物表面粘为一体,达到标签应用的目的。因此,现有的膜内标签在贴附时,在合格率上都较低,且容易在贴膜后鼓泡,造成操作工艺复杂与生产效率低下。而现有的吹塑标签膜在制作时,不具有3D微纹理的制作工艺,通过设计一种吹塑标签膜的制作方法,解决了吹塑贴标的技术问题并提升生产效率,填补了市场空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吹塑标签膜的制作方法,其要解决现有的吹塑标签膜不具有3D微纹理的问题。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吹塑标签膜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一拉伸成膜的基层;于所述基层的一膜面上以淋涂方式形成胶层;加热所述基层和所述胶层后,通过3D微纹理辊对于所述胶层表面辊压出3D微纹理;同时对所述3D微纹理进行不间断冷却的成型出所述3D微纹理。优选的,所述3D微纹理辊的辊压压力为50㎏-100㎏。优选的,所述3D微纹理辊包括第一钢辊、橡胶辊和第二钢辊,所述橡胶辊位于所述第一钢辊和所述第二钢辊之间,所述第一钢辊和/或第二钢辊上采用激光图像雕刻出3D微纹理的辊压纹理;所述橡胶辊的硬度为80-95邵氏硬度。优选的,在通过3D微纹理辊对于所述胶层表面辊压出3D微纹理之前,所述基层和所述胶层加热至120℃-170℃。优选的,所述基层与所述胶层预加热后处于融软状态,为了保证基层与胶层快速并平整地通过3D微纹理辊,设置有张力双向预紧装置对基层和胶层进行预紧,保证3D微纹理辊辊压出合格的3D微纹理。优选的,当加热所述基层和所述胶层至120℃-170℃时,于0.05-0.2秒内通过3D微纹理辊对于所述胶层表面辊压出3D微纹理。优选的,所述加热所述基层和所述胶层并输送至所述3D微纹理辊上辊压的过程,对所述基层和所述胶层进行横向张紧和纵向张紧。优选的,在对所述3D微纹理辊进行冷却成型出所述3D微纹理的过程中,所述基层和所述胶层冷却至10℃-80℃。优选的,所述3D微纹理辊进行冷却成型出所述3D微纹理,所述冷却采用水冷和/或气冷。优选的,所述3D微纹理辊的表面阵列布置有凹峰和凸起,所述凸起与凸起之间的连接边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凸起的水平高度。优选的,所述基层的另一膜面设置有丙烯酸溶液涂布成型的架桥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在基层膜上设置一层胶层,进而通过3D微纹理辊进行辊压,为了使辊压出的3D微纹理立体效果良好,先对基层和胶层进行加热,通过加热后胶层的表面会处于熔融状态。因此在经过辊压后,可以清晰的辊压出3D微纹理的形状,继而通过冷却降温,对辊压出的3D微纹理进行快速定型,进而可以避免在辊压后3D微纹理变形,完成在吹塑标签膜上制作3D微纹理的目的。2、为了保证可以清晰的辊压出3D微纹理,对于辊压的压力大小较为关键,本制作方法中该压力在50㎏-100㎏,根据胶层的厚度,加热的温度不同,进而通过相应的压力进行辊压,可以保证辊压出的3D微纹理清晰成型,提高了适配性。3、为了保护基层和胶层形成的膜,在辊压时,需要利用橡胶辊的弹性保护膜不会在辊压中损伤。同时,通过第一钢辊和第二钢辊的加压,可以使得橡胶辊具有相应的刚度进行辊压,进而保证辊压出的3D微纹理清晰完整。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所述的吹塑标签膜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实施例所述的吹塑标签膜的制作方法的3D微纹理辊的局部的平面展开图;图3为实施例所述的吹塑标签膜的制作方法的吹塑标签膜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所述的吹塑标签膜的制作方法具体的流程图。附图标记:10、基层;20、胶层;30、3D微纹理辊;301、3D微纹理;302、凹峰;303、凸起;304、连接边;40、架桥层。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出新的方案,为更加清楚的表示,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的说明。请参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吹塑标签膜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1:提供一拉伸成膜的基层10;S102:在基层10的一膜面上以淋涂方式制作胶层20;S103:加热基层10和胶层20;S104:通过3D微纹理辊30对于胶层20表面辊压出3D微纹理301;同时,对3D微纹理30进行不间断冷却的成型出3D微纹理;S105:得到具有3D微纹理的吹塑标签膜。基层10可以通过在聚丙烯热熔后进行拉伸成型,聚丙烯(英文名称为:Polypropylene,简称PP)是一种半结晶的热塑性塑料。具有较高的耐冲击性,机械性质强韧,抗多种有机溶剂和酸碱腐蚀。为了保证基层10的强度可以设置多层结构,例如3层、5层或8层等等,最终形成一个基底膜。而胶层20可以为聚乙烯(英文名称:Polyethylene,简称PE)或低密度聚乙烯(Lowdensitypolyethylene,简称LDPE)在热熔后,通过淋涂的方式在基层10上制作一层胶层20,完成对吹塑标签膜的制作。进一步地,在基层10上设置一层胶层20,进而通过3D微纹理辊30进行辊压,为了使辊压出的3D微纹理301立体效果良好,先对基层10和胶层20进行加热,使得胶层20的表面会处于熔融状态。因此,再经过辊压后,可以清晰的辊压出3D微纹理301的形状,继而通过冷却降温,对辊压出的3D微纹理301进行快速定型,进而可以避免在辊压后3D微纹理301变形,完成在吹塑标签膜上制作3D微纹理301的目的。本实施例中3D微纹理辊30的辊压压力为50㎏-100㎏。为了保证可以清晰的辊压出3D微纹理301,对于辊压的压力大小较为关键,将该压力设定在50㎏-100㎏,可以根据胶层20的厚度,加热的温度不同,进而通过相应的压力进行辊压,可以保证辊压出的3D微纹理301清晰成型,提高了适配性。而对于3D微纹理辊30的压力增加或降低可以采用杠杆法进行改变,压力的增加有助于3D微纹理的结构成型,当然压力也是在上述的范围值要求内,对于不同厚度的膜提供与其相对应的压力值,保证辊压出的3D微纹理清晰完整。本实施例中3D微纹理辊30包括第一钢辊、橡胶辊和第二钢辊,橡胶辊位于第一钢辊和第二钢辊之间,形成三个辊同步转动,而基层10和胶层20形成的膜可以经由第一钢辊与橡胶辊之间或橡胶辊和第二钢辊之间辊压出3D微纹理301。第一钢辊和/或第二钢辊上采用激光图像雕刻出3D微纹理的辊压纹理。具体的,为了保护基层10和胶层20形成的吹塑标签膜,在辊压时,需要利用橡胶辊的弹性保护膜不会在辊压中损伤。同时,通过第一钢辊和第二钢辊的加压,可以使得橡胶辊具有相应的刚度进行辊压,进而保证辊压出的3D微纹理301清晰完整。辊压纹理的制作将直接关系辊压出的吹塑标签膜的质量,因此对于3D微纹理辊30是采用激光图像雕刻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吹塑标签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提供一拉伸成膜的基层;/n于所述基层的一膜面上以淋涂方式形成胶层;/n加热所述基层和所述胶层后,通过3D微纹理辊对于所述胶层表面辊压出3D微纹理;同时对所述3D微纹理进行不间断冷却定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吹塑标签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一拉伸成膜的基层;
于所述基层的一膜面上以淋涂方式形成胶层;
加热所述基层和所述胶层后,通过3D微纹理辊对于所述胶层表面辊压出3D微纹理;同时对所述3D微纹理进行不间断冷却定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塑标签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D微纹理辊的辊压压力为50㎏-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塑标签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D微纹理辊包括第一钢辊、橡胶辊和第二钢辊,所述橡胶辊位于所述第一钢辊和所述第二钢辊之间,所述第一钢辊和/或第二钢辊上采用激光图像雕刻出3D微纹理的辊压纹理;所述橡胶辊的硬度为80-95邵氏硬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塑标签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3D微纹理辊对于所述胶层表面辊压出3D微纹理之前,所述基层和所述胶层加热至120℃-17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吹塑标签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加热所述基层和所述胶层至1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五展林颖斌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优创智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