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神经内镜的辅助吸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7294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神经内镜的辅助吸引装置,包括手柄,所述手柄内部一侧设置有指槽,所述指槽内部顶端一侧设置有控制按钮,所述手柄顶端一侧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电池和控制器,所述手柄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吸管一,所述吸管一与所述手柄之间通过若干轴承连接,所述吸管一的一侧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设置有指环,所述吸管一的一侧设置有光源接头,所述吸管一的顶端设置有微型抽液泵,所述微型抽液泵顶端设置有集液盒,所述吸管一的底端设置有吸管二,所述吸管二的内部设置有神经内镜镜头。有益效果:能够单人完成整个操作,操作方便,能够对吸管的角度和位置进行微调,提高操作的稳定性,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神经内镜的辅助吸引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神经内镜的辅助吸引装置。
技术介绍
神经内镜技术是″微创神经外科″理念的突出代表。以″神经内镜技术″处理神经系统疾病,具有创伤小、安全度高、恢复快和费用低等优点,在发达国家已广泛开展,但国内尚未普及,甚至许多大型三甲医院还不能开展该类手术。神经内镜手术按内镜工作环境与操作特点分为两大类:水环境神经内镜手术;既以脑脊液为光束媒介,应用鞘式内镜及与之配套的微型内镜器械操作;器械通过鞘内通道与内镜同轴平行到达术区;操作区域在脑室内或脑脊液样囊肿腔内。典型手术如:处理脑积水的内镜第三脑室造口术和处理颅内蛛网膜囊肿的内镜囊肿-脑池穿通术等;空气环境神经内镜手术:既以空气为光束媒介,应用观察内镜和显微神经外科器械或特制的内镜器械操作;器械在镜体之外以一定自由与内镜分离成角到达术区;操作区域在脑表面或颅底。典型手术如:内镜鼻内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内镜脑内血肿清除术等。现有的神经内镜吸引器与神经内镜是分开的,需要多人进行操作,操作不稳定,不方便手术操作;而且负压源一般放置较远,医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神经内镜的辅助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1),所述手柄(1)内部的一侧设置有指槽(2),所述指槽(2)内部顶端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按钮(3),所述手柄(1)顶端的一侧设置有壳体(4),所述壳体(4)的内部设置有电池(5)和控制器(6),所述手柄(1)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吸管一(7),所述吸管一(7)与所述手柄(1)之间通过若干轴承(8)相配合连接,所述吸管一(7)的一侧设置有穿插于所述手柄(1)的连杆(9),所述连杆(9)远离所述吸管一(7)的一端设置有指环(10),所述吸管一(7)的一侧设置有位于所述手柄(1)顶部的光源接头(11),所述吸管一(7)的顶端设置有微型抽液泵(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神经内镜的辅助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1),所述手柄(1)内部的一侧设置有指槽(2),所述指槽(2)内部顶端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按钮(3),所述手柄(1)顶端的一侧设置有壳体(4),所述壳体(4)的内部设置有电池(5)和控制器(6),所述手柄(1)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吸管一(7),所述吸管一(7)与所述手柄(1)之间通过若干轴承(8)相配合连接,所述吸管一(7)的一侧设置有穿插于所述手柄(1)的连杆(9),所述连杆(9)远离所述吸管一(7)的一端设置有指环(10),所述吸管一(7)的一侧设置有位于所述手柄(1)顶部的光源接头(11),所述吸管一(7)的顶端设置有微型抽液泵(12),所述微型抽液泵(12)的顶端设置有集液盒(13),所述吸管一(7)的底端设置有吸管二(14),所述吸管二(14)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光源接头(11)连接的神经内镜镜头(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神经内镜的辅助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内部一侧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吸管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勇张毅刘杰王志成朱建宇李晓旭孙旭郑光耀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