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科用具有辅助正骨结构的医疗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71337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科用具有辅助正骨结构的医疗机器人,包括上正骨板和加热槽,所述上正骨板的内部设置有加热槽,且加热槽的内部安装有医用加热管,所述上正骨板的左侧安装有上定位臂,且上定位臂的左侧连接有定位转轴,所述上定位臂的底端安装有下定位臂,且下定位臂的右侧固定有下正骨板,所述固定片的底端安装有套筒,且套筒的内部设置有振动电机。该外科用具有辅助正骨结构的医疗机器人设置有上正骨板、定位转轴、下正骨板、固定帽、固定杆、固定环和固定臂,可以对患者的受伤部位进行固定,避免患者由于疼痛而乱动造成二次伤害,且能够使医疗人员方便进行正骨的过程,提高了该辅助机器人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科用具有辅助正骨结构的医疗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正骨
,具体为一种外科用具有辅助正骨结构的医疗机器人。
技术介绍
正骨,中医指用推、拽、按、捺等手法治疗骨折、脱臼等疾病,正骨,为专科名,是诊治损伤的专科,也是古代医学十三科之一,亦有称为伤科或骨伤科的,正骨对象主要是外力作用所致的骨、关节和软组织的损伤,但也包括同类原因引致的体内脏器损伤,即整治因骨关节损伤使肢体变形复原位的一门科学技术。现有的医疗机器人存在针对性不够强,专业疗效差,常发生正骨对位不正,给病人带来痛苦,医疗人员劳动量较大,工作比较辛苦,且不易定位,存在治疗失败率高或者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医疗机器人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科用具有辅助正骨结构的医疗机器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医疗机器人存在针对性不够强,专业疗效差,常发生正骨对位不正,给病人带来痛苦,医疗人员劳动量较大,工作比较辛苦,且不易定位,存在治疗失败率高或者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科用具有辅助正骨结构的医疗机器人,包括上正骨板(1)和加热槽(16),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正骨板(1)的内部设置有加热槽(16),且加热槽(16)的内部安装有医用加热管(6),所述上正骨板(1)的左侧安装有上定位臂(3),且上定位臂(3)的左侧连接有定位转轴(4),所述上定位臂(3)的底端安装有下定位臂(5),且下定位臂(5)的右侧固定有下正骨板(14),所述下正骨板(14)的顶端安装有固定弹簧(9),且固定弹簧(9)的顶端固定有固定片(2),所述固定片(2)的外表面连接有软胶垫(13),所述上正骨板(1)的右侧固定有固定臂(12),且固定臂(12)的顶端安装有固定环(15),所述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科用具有辅助正骨结构的医疗机器人,包括上正骨板(1)和加热槽(16),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正骨板(1)的内部设置有加热槽(16),且加热槽(16)的内部安装有医用加热管(6),所述上正骨板(1)的左侧安装有上定位臂(3),且上定位臂(3)的左侧连接有定位转轴(4),所述上定位臂(3)的底端安装有下定位臂(5),且下定位臂(5)的右侧固定有下正骨板(14),所述下正骨板(14)的顶端安装有固定弹簧(9),且固定弹簧(9)的顶端固定有固定片(2),所述固定片(2)的外表面连接有软胶垫(13),所述上正骨板(1)的右侧固定有固定臂(12),且固定臂(12)的顶端安装有固定环(15),所述固定环(15)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杆(11),且固定杆(11)的顶端安装有固定帽(10),所述固定片(2)的底端安装有套筒(8),且套筒(8)的内部设置有振动电机(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科用具有辅助正骨结构的医疗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正骨板(1)通过定位转轴(4)与下正骨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瑞志孙震宇温雪晨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