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7133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腰椎固定器。在该技术方案中,利用带有内腔的盒体承载硬质板顶压在腰部后侧,利用腰部绑带加以固定,从而起到基础的腰椎固定及保护作用;其中,盒体前端及硬质板上开设有通孔,可保证一定的透气性。在此基础上,增设了带有肩带和下绑带的主条带,其中,肩带对肩部施加向后的牵拉力,确保肩部后挺、背部不易弯曲;下绑带持续给予主条带以向下的牵拉力,进一步保证背部挺括;与此同时,利用带有滚轮的框体对下绑带局部起到约束作用,避免其在人体背侧发生横向偏移。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将腰椎固定作用与肩部、背部的约束作用达到协同,促进人体腰部与硬质板贴合,对腰部保护效果具有增进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腰椎固定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腰椎固定器。
技术介绍
腰椎固定器是一种针对腰椎部位的外保护装置。当患者戴上腰椎固定器时,其硬质的后腰板起到贴附、支撑作用,侧边添加缓冲带,能够分散体重,保护腰椎及腰椎周围肌肉,以免造成二次伤害,促进受伤腰椎的康复。经常利用腰椎固定器能够避免继发性腰椎损伤,同时能够分担腰椎的承载力。现有技术中,常规腰椎固定器横向绑缚于腰部,后侧具有硬质的板材,直接贴附于后腰位置,在其纵向的宽度范围内对腰椎起到约束、保护效果。然而,人体的腰部和背部,无论从结构上还是动作上均呈一体化状态,当背部自然前倾或两肩自然内扣时,腰部自然而然会出现下沉、弯曲,此时腰椎固定器的约束效果会几近失效。因此,在对腰部进行约束、保护的同时,有必要对背部及肩部采用配合性的约束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腰椎固定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常规腰椎固定器缺乏对背部和肩部的约束作用,因此当背部自然前倾或两肩自然内扣时,腰椎固定器的保护效果会受到影响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腰椎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硬质板(2),通孔(3),腰部绑带(4),尼龙搭扣(5),内腔(6),框体(7),滚轮(8),主条带(9),肩带(10),衬片(11),下绑带(12),其中,在盒体(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硬质板(2),在盒体(1)的前端以及硬质板(2)上,具有相互贯通的通孔(3),在盒体(1)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腰部绑带(4),在腰部绑带(4)上固定连接有尼龙搭扣(5),在盒体(1)中具有内腔(6),在盒体(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框体(7),在框体(7)中设置有滚轮(8);在主条带(9)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肩带(10),在肩带(10)上穿插有衬片(11),在主条带(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腰椎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硬质板(2),通孔(3),腰部绑带(4),尼龙搭扣(5),内腔(6),框体(7),滚轮(8),主条带(9),肩带(10),衬片(11),下绑带(12),其中,在盒体(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硬质板(2),在盒体(1)的前端以及硬质板(2)上,具有相互贯通的通孔(3),在盒体(1)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腰部绑带(4),在腰部绑带(4)上固定连接有尼龙搭扣(5),在盒体(1)中具有内腔(6),在盒体(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框体(7),在框体(7)中设置有滚轮(8);在主条带(9)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肩带(10),在肩带(10)上穿插有衬片(11),在主条带(9)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绑带(12),下绑带(12)下穿框体(7),下绑带(12)与滚轮(8)及框体(7)的内侧相贴合;衬片(11)包括织物层(13)和弹力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晓峰余强华胡培丽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科生物技术河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