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通管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7115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通管加工设备,包括操作平台,操作平台上设置有活动模座和固定模座,活动模座和固定模座上分别设有可闭合形成圆柱状型腔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第二模具上设置有连通圆柱状型腔的胀形通道,第二模具上方设置有挤压头,第一模具内设置有定位块,固定模座内设置有进口连通胀形通道的胀形球通道,胀形球通道出口下方为胀形球下落管道的进口,胀形球下落管道底部与胀形球提升管道通过斜向下的管道连通,胀形球提升管道内滑动设置有胀形球提升板,胀形球提升板由第一线性驱动装置驱动升降,胀形球提升管道顶部斜向下设置有出球管道,出球管道上设置有电磁铁。该三通管加工设备利于节能减排,防止圆筒形管加工过程中产生裂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通管加工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管道加工设备
,具体是一种三通管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三通管是液体、气体管网中常用的接头,现有的三通管加工设备一般采用胀形法进行加工,一般包括一个三通管模具和加压设备,三通管模具的型腔包括一个横向通道以及连通横向通道侧向延伸的通道,在加工时将圆筒形管放入到三通管模具的横向通道中,在圆筒形管内充入液体介质并且进行挤压,在挤压的过程中,圆筒形管因两端的压力发生形变缩短,并且液体介质受压侧向推动圆筒形管向侧向延伸的通道内变形,从而使得圆筒形管形成与三通管模具的型腔匹配的三通管形状,然后将侧向延伸的通道的端面切除即可形成三通管的坯体,再进行后续加工即可加工成三通管。在这种加工方式中一般压力介质用的是水,这生产时用水量较大,不利于节能减排;而且加工是对设备的密封性要求较高,导致设备的生产成本较高,且需要经常维护以保证密封性,并且加工过程中在圆筒形管内注满水,管道在挤压过程中无法涂抹润滑油,导致管道加压形变过程中容易产生裂纹,导致产品合格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三通管加工设备,这种三通管加工设备无需液体介质参与,节省了大量水,利于节能减排,而且无需密封,对设备密封性要求降低,而且由于无需液体介质参与,可在加工时在圆筒形管表面可涂抹润滑油,防止圆筒形管加工过程中产生裂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三通管加工设备,包括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上设置有活动模座和固定模座,所述活动模座和所述固定模座上分别设有可闭合形成圆柱状型腔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所述活动模座由第一液压缸驱动,所述第二模具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圆柱状型腔的胀形通道,所述第二模具上方设置有由第二液压缸驱动的挤压头,所述第一模具内设置有定位块,所述挤压头向所述定位块侧挤压可将胀形球压向所述胀形通道,所述固定模座内设置有胀形球通道,所述胀形球通道进口连通所述胀形通道,所述胀形球通道出口下方为胀形球下落管道的进口,所述胀形球下落管道底部与胀形球提升管道通过斜向下的管道连通,所述胀形球提升管道内滑动设置有胀形球提升板,所述胀形球提升板由一可沿所述胀形球提升管道径向往复滑移的第一线性驱动装置驱动升降,所述胀形球提升管道顶部斜向下设置有出口对准所述第一模具顶部的出球管道,所述出球管道上设置有吸引所述胀形球进入所述出球管道的电磁铁,所述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第一线性驱动装置以及所述电磁铁连接有控制装置。这种三通管道加工设备在加工时,首先要在圆筒形管上冲出椭圆形孔,椭圆形孔周围的圆筒形管上涂抹润滑油,将圆筒形管的椭圆形孔对准胀形通道放入到第一模具的型腔内,启动开关,控制装置控制第一线性驱动装置提升胀形球,胀形球从出球管道自动落入到圆筒形管中,第一线性驱动装置复位,然后第一液压缸伸出将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合模,之后第二液压缸伸出挤压头挤压胀形球,使得胀形球从胀形通道挤出并使得圆筒形管形变成三通管的坯体,之后第一液压缸缩回开模,胀形球从胀形通道进入胀形球通道,并沿着胀形球通道落入准胀形球下落管道,胀形球沿着管道落到胀形球提升板上,即完成一次加工,这种三通管加工设备无需液体介质参与,节省了大量水,利于节能减排,而且无需密封,对设备密封性要求降低,而且由于无需液体介质参与,可在加工时在圆筒形管表面可涂抹润滑油,防止圆筒形管加工过程中产生裂纹。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胀形球提升管道侧壁设置有轴向导向口,所述第一线性驱动装置的活动端从所述导向口伸入所述胀形球提升管道内,所述第一线性驱动装置的活动端与所述胀形球提升板相连,所述导向口下方的所述胀形球提升管道形成润滑油储存腔,所述润滑油储存腔内注有润滑油,所述第一线性驱动装置的活动端位于所述导向口底部时,所述胀形球提升板浸没在润滑油之中。采用该结构能够使得胀形球在进入润滑油储存腔时自动涂抹润滑油,间接的能够将润滑油自动涂抹至圆筒形管内壁,实现润滑油的自动涂抹,圆筒形管在装入第一模具的型腔内时可不用涂抹润滑油。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胀形球提升板上设置有一连杆,所述连杆底部连接所述胀形球提升板,所述连杆上端通过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一线性驱动装置的活动端上。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挤压头上设置有导向斜面,所述定位块上设置有水平导向槽。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定位块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斜面匹配的缺口。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二液压缸的伸缩端连接有导向头,所述导向头底部设置有润滑油挤压腔,所述挤压头上端滑动设置于所述润滑油挤压腔中,所述润滑油挤压腔上设置有进油管道和出油管道,所述进油管道连接油箱,所述出油管道出口对准所述胀形通道和所述圆柱状型腔的相接处,所述进油管道和所述出油管道上均设置有单向阀。采用该结构在第二液压缸伸出推动挤压头下压的过程中,挤压头会向润滑油挤压腔内移动,将润滑油挤压腔中的润滑油从出油管道挤出至圆筒形管的外壁,在第二液压缸缩回带动挤压头上移的过程中,挤压头因自身重力向润滑油挤压腔外移动,并自动经进油管道从油箱内将润滑油吸入润滑油挤压腔,实现润滑油的自动涂抹,圆筒形管在装入第一模具的型腔内时可不用涂抹润滑油。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固定模座内设置有沿所述胀形通道轴向伸缩的由第三液压缸驱动的冲头,所述定位块由第二线性驱动装置驱动升降,所述第二线性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活动模座底部,所述定位块内设置排废通道,当所述定位块位于顶部位置时,所述排废通道上端的进口对准所述冲头,当所述定位块位于底部位置时,所述冲头对准位于所述定位块上方的所述胀形球的球心,所述第三液压缸以及所述第二线性驱动装置连接有所述控制装置。由于先在圆筒形管上冲孔,再将圆筒形管放到第一模具的型腔内,需要将冲出的孔对准胀形通道,而由于人工放置圆筒形管容易出现精度偏差,导致最后胀形形成的三通管的坯体加工精度不高,胀形形成的开口歪歪扭扭。采用该结构圆筒形管在放到第一模具的型腔内之前不需要冲孔,在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合模之后,第二线性驱动装置驱动上升,排废通道上端的进口对准所述冲头,第三液压缸推动冲头在圆筒形管上冲出孔,冲孔产生的废料从排废通道落下;不仅提高了加工效率,而且将圆筒形管放到第一模具的型腔内时不需要对位,冲孔后的孔能够准确的对准胀形通道,提高加工精度。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活动模座上设置有连接气泵的气道,当所述定位块位于顶部位置时,所述排废通道下端的出口对准所述气道,所述胀形球通道出口处铰接有密封所述胀形球通道出口的活动门,所述活动门的转轴上径向设置有拨杆,所述活动门一侧的所述固定模座上设置有与所述拨杆配合的第二轻触开关,所述气泵以及所述第二轻触开关连接有所述控制装置。由于冲孔存在冲头断裂的情况,可能出现冲孔没有通的情况,而固定模座外部又无法直接观察到冲头的情况,直接进行挤压胀形球进行胀形加工会使得第二液压缸及挤压头负载过大,可能导致设备损坏,因此需要检测冲孔是否冲通,在冲孔时,第三液压缸推动冲头伸缩一次之后,控制装置控制气泵向气道内吹气,由于此时排废通道下端对准气道,如冲孔成功,大部分气体会穿过排废通道、冲出的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通管加工设备,包括操作平台(100),所述操作平台(100)上设置有活动模座(1)和固定模座(2),所述活动模座(1)和所述固定模座(2)上分别设有可闭合形成圆柱状型腔的第一模具(3)和第二模具(4),所述活动模座(1)由第一液压缸(5)驱动,所述第二模具(4)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圆柱状型腔的胀形通道(4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具(4)上方设置有由第二液压缸(6)驱动的挤压头(7),所述第一模具(3)内设置有定位块(8),所述挤压头(7)向所述定位块(8)侧挤压可将胀形球(9)压向所述胀形通道(42),所述固定模座(2)内设置有胀形球通道(21),所述胀形球通道(21)进口连通所述胀形通道(42),所述胀形球通道(21)出口下方为胀形球下落管道(101)的进口,所述胀形球下落管道(101)底部与胀形球提升管道(102)通过斜向下的管道连通,所述胀形球提升管道(102)内滑动设置有胀形球提升板(103),所述胀形球提升板(103)由一可沿所述胀形球提升管道(102)径向往复滑移的第一线性驱动装置(104)驱动升降,所述胀形球提升管道(102)顶部斜向下设置有出口对准所述第一模具(3)顶部的出球管道(105),所述出球管道(105)上设置有吸引所述胀形球(9)进入所述出球管道(105)的电磁铁(11),所述第一液压缸(5)、所述第二液压缸(6)、第一线性驱动装置(104)以及所述电磁铁(11)连接有控制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通管加工设备,包括操作平台(100),所述操作平台(100)上设置有活动模座(1)和固定模座(2),所述活动模座(1)和所述固定模座(2)上分别设有可闭合形成圆柱状型腔的第一模具(3)和第二模具(4),所述活动模座(1)由第一液压缸(5)驱动,所述第二模具(4)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圆柱状型腔的胀形通道(4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具(4)上方设置有由第二液压缸(6)驱动的挤压头(7),所述第一模具(3)内设置有定位块(8),所述挤压头(7)向所述定位块(8)侧挤压可将胀形球(9)压向所述胀形通道(42),所述固定模座(2)内设置有胀形球通道(21),所述胀形球通道(21)进口连通所述胀形通道(42),所述胀形球通道(21)出口下方为胀形球下落管道(101)的进口,所述胀形球下落管道(101)底部与胀形球提升管道(102)通过斜向下的管道连通,所述胀形球提升管道(102)内滑动设置有胀形球提升板(103),所述胀形球提升板(103)由一可沿所述胀形球提升管道(102)径向往复滑移的第一线性驱动装置(104)驱动升降,所述胀形球提升管道(102)顶部斜向下设置有出口对准所述第一模具(3)顶部的出球管道(105),所述出球管道(105)上设置有吸引所述胀形球(9)进入所述出球管道(105)的电磁铁(11),所述第一液压缸(5)、所述第二液压缸(6)、第一线性驱动装置(104)以及所述电磁铁(11)连接有控制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通管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胀形球提升管道(102)侧壁设置有轴向导向口(106),所述第一线性驱动装置(104)的活动端从所述导向口(106)伸入所述胀形球提升管道(102)内,所述第一线性驱动装置(104)的活动端与所述胀形球提升板(103)相连,所述导向口(106)下方的所述胀形球提升管道(102)形成润滑油储存腔(107),所述润滑油储存腔(107)内注有润滑油,所述第一线性驱动装置(104)的活动端位于所述导向口(106)底部时,所述胀形球提升板(103)浸没在润滑油之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通管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胀形球提升板(103)上设置有一连杆(108),所述连杆(108)底部连接所述胀形球提升板(103),所述连杆(108)上端通过连接件(109)连接于所述第一线性驱动装置(104)的活动端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通管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头(7)上设置有导向斜面(71),所述定位块(8)上设置有水平导向槽(8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三通管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8)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斜面(71)匹配的缺口(8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通管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压缸(6)的伸缩端连接有导向头(61),所述导向头(61)底部设置有润滑油挤压腔(62),所述挤压头(7)上端滑动设置于所述润滑油挤压腔(62)中,所述润滑油挤压腔(62)上设置有进油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浩璋刘涛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市荣迪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