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利用电动力耦合渗透反应墙修复铬污染土壤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47101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电动力耦合渗透反应墙(EK‑RPB)修复铬污染土壤的方法,属于土壤修复技术领域,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提供一电动力耦合渗透反应墙修复装置;(2)制备PRB材料;(3)将PRB材料填充至装置的可渗透反应墙中,将铬污染土壤填充至装置的土壤室中,在阴极室和阳极室中加入电解液,至少静置1 h后,将电极连接至直流电源。本发明专利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电动修复中六价铬的去除效率,并减少修复后土壤中剩余三价铬的含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电动力耦合渗透反应墙修复铬污染土壤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电动力耦合渗透反应墙修复铬污染土壤的方法,属于土壤修复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工业化进程的飞速发展,人类工业生产及不合理的农业措施已给土壤环境带来了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问题。铬及其化合物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被广泛应用于冶金、制革、染色、电镀、金属加工等行业。这些工业生产活动中会产生大量的含铬废渣、废气和废水,由于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各种途径进入周边土壤环境当中,引起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较为公认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主要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以及生物修复。其中,物理修复常常以破坏土体结构、降低土壤肥力为代价,且仅仅是对土壤污染物进行稀释或转移,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土壤污染问题;化学修复向土壤中加入的化学试剂往往成本高昂,容易造成土壤及地下水的二次污染,对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养分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土壤二次利用困难;而生物修复则周期较长且动植物、微生物对土壤环境条件要求苛刻。电动修复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绿色的土壤原位修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电动力耦合渗透反应墙修复铬污染土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S1、提供一电动力耦合渗透反应墙修复装置/n所述电动力耦合渗透反应墙修复装置包括直流电源、电极、电解液、阴极室、阳极室、土壤室以及可渗透反应墙,其中电极为高纯石墨电极;阴阳极室与土壤室之间设有均匀打孔的挡板;/nS2、PRB材料的制备/n取硝酸镁、硝酸铝溶于水中,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尿素,形成混合溶液;将所述混合溶液转入水热釜中,进行水热反应,然后冷却至室温,再用滤膜过滤,用水洗涤,干燥后研磨得到镁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nS3、电动力耦合渗透反应墙修复/n将所述镁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填充至电动力耦合渗透反应墙修复装置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电动力耦合渗透反应墙修复铬污染土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一电动力耦合渗透反应墙修复装置
所述电动力耦合渗透反应墙修复装置包括直流电源、电极、电解液、阴极室、阳极室、土壤室以及可渗透反应墙,其中电极为高纯石墨电极;阴阳极室与土壤室之间设有均匀打孔的挡板;
S2、PRB材料的制备
取硝酸镁、硝酸铝溶于水中,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尿素,形成混合溶液;将所述混合溶液转入水热釜中,进行水热反应,然后冷却至室温,再用滤膜过滤,用水洗涤,干燥后研磨得到镁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S3、电动力耦合渗透反应墙修复
将所述镁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填充至电动力耦合渗透反应墙修复装置的可渗透反应墙中,将铬污染土壤填充至电动力耦合渗透反应墙修复装置的土壤室中,在阴极室和阳极室中加入电解液,至少静置1h后,将电极连接至直流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电动力耦合渗透反应墙修复铬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所述的混合溶液中,镁离子、铝离子和尿素的摩尔比为2:1: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电动力耦合渗透反应墙修复铬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如下,将8~12质量份六水硝酸镁,与6~8质量份九水合硝酸铝溶于水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继续称取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净郑浩然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