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7084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其包括固定结构和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的两端各连接一个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上设置连接克氏针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设置放置克氏针的套筒,所述调节结构包括中空杆,所述中空杆内连接两个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与所述中空杆螺纹连接,另一端与固定结构连接,所述固定结构上设置手持结构;本装置可以在跟骨骨折手术过程中辅助牵引和撬拔两枚克氏针,克服单手直接撬拔克氏针导致受力不均的缺陷,并且可以根据克氏针的角度进行操作调节,操作既简单又方便,可以提高手术的效率和成功率,适于临床使用和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为一种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跟骨骨折以足跟部剧烈疼痛,肿胀和淤斑明显,足跟不能着地行走,跟骨压痛为主要表现。本病成年人发生较多,常由高处坠下或挤压致伤,临床上通常应用经皮钢针撬拨方法进行治疗。手术在X线增强仪下进行,股神经加坐骨神经麻醉,患者健侧卧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伤肢屈曲90度左右,松弛腓肠肌,透视下将一枚克氏针,沿舌状骨块的纵轴打入;当撬拨跟骨关节面时,再打入第二枚克氏针,由舌状骨块下方的骨块远端进至骨折线。术者一手握住足背,使踝关节尽量跖屈,进一步使跟腱松弛;另一手把持两枚钢针尾部,用力向下牵引,同时将针尖向后撬拨,增加复位时的撬拨力和牵引力。手术过程中,人工撬拔克氏针时容易导致两枚克氏针受力不均,影响手术效果。本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人工撬拔克氏针受力不均容易影响跟骨骨折复位时的牵引力和撬拨力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一种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其包括固定结构和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的两端各连接一个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上设置连接克氏针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设置放置克氏针的套筒,所述调节结构包括中空杆,所述中空杆内连接两个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与所述中空杆螺纹连接,另一端与固定结构连接,所述固定结构上设置手持结构;当骨科手术过程中需要增大两枚克氏针之间的距离时,旋转中空杆使两个螺纹杆同时向远离中空杆的方向移动;当需要缩小两枚克氏针之间的距离时,向相反方向旋转中空杆使两个螺纹杆同时向靠近中空杆的方向移动;通过设置中空杆以及与中空杆螺纹连接的两个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杆,可以调节两个固定结构之间的距离;通过设置在调节结构两端的固定结构以及手持结构,可以在牵引和撬拨克氏针时均匀用力,使跟骨骨折手术操作更方便,更省力。进一步,所述中空杆上设置一体连接的旋转环,此种设置便于旋转中空杆。进一步,所述旋转环的外径设置为六边形,此种设置便于使用扳手操作。进一步,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设置与螺纹杆相连接的圆孔,以及与克氏针相连接且贯穿设置在固定柱上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设置放置克氏针的套筒。进一步,所述套筒设置为中空的圆柱结构。进一步,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限制克氏针移动的限位结构。进一步,所述限位结构包括与连接孔及套筒相连通且沿着垂直连接孔的方向设置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向远离连接孔的一侧贯穿设置,所述限位孔内设置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直径小于限位孔的直径,所述限位杆远离连接孔的一侧设置限位块,所述限位杆的垂直方向上设置限位旋钮,所述限位旋钮与限位孔相连通;通过调节限位杆向靠近克氏针的方向移动对限位杆进行挤压,再调节限位旋钮进行固定;此种设置可以将克氏针稳定地固定在固定结构上,防止使用过程中克氏针与固定结构发生相对移动而影响手术效果。进一步,所述限位旋钮上设置螺纹结构。进一步,所述固定柱上设置手持结构,所述手持结构包括连接杆和设置在连接杆上的指环结构,此种设置便于手部操作。进一步,所述指环结构设置在连接杆上远离克氏针的一侧,此种设置避免对克氏针的连接和调节造成阻碍。进一步,所述固定结构与所述螺纹杆之间设置可调节克氏针连接方向的连接结构。进一步,所述连接结构包括U型槽,所述U型槽与螺纹杆固定连接,所述U型槽内垂直设置旋转杆,所述旋转杆上设置旋转轮,所述U型槽的一侧设置限制旋转轮旋转的限位螺栓,所述旋转轮上设置与固定结构相连接的螺纹孔;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与固定结构固定连接的圆杆,所述圆杆远离固定结构的一侧设置螺纹连接口,所述圆杆上设置螺纹固定钮;通过旋转轮上的螺纹孔与圆杆上的螺纹连接口实现可拆卸连接;使用时,通过旋转轮的旋转,将螺纹孔旋转至适合的角度,再调节限位螺栓对旋转轮进行固定,后接入圆杆,调节螺纹固定钮进行固定,从而实现螺纹杆与固定结构的连接。进一步,所述螺纹固定钮设置内螺纹,所述圆杆上设置与之相吻合的外螺纹,通过内外螺纹的配合连接,实现螺纹固定钮与圆杆的组合链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可以在跟骨骨折手术过程中辅助牵引和撬拔两枚克氏针,克服单手直接撬拔克氏针导致受力不均的缺陷,并且可以根据克氏针的角度进行操作调节;使用时,将本装置通过筒套连接到已经打入根骨上的克氏针上从而对克氏针进行调节;当使用两套或者多套本装置时,可以通过调整克氏针的长度来恢复跟骨的长度和高度,且使用本装置在内侧操作,纠正跟骨内翻,不影响外侧的钢板操作;操作既简单又方便,可以提高手术的效率和成功率,适于临床使用和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的调节结构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的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的固定结构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的手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的带有连接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种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的连接结构组合连接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一种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的U型槽、限位螺栓、旋转杆及旋转轮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一种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的圆杆及螺纹固定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结构;11、固定柱;111、圆孔;112、连接孔;113、限位结构;1131、限位孔;1132、限位杆;1133、限位块;1134、限位旋钮;2、调节结构;21、中空杆;211、旋转环;22、螺纹杆;3、手持结构;31、连接杆;32、指环结构;33、连接套;4、连接结构;41、U型槽;42、旋转杆;43、旋转轮;44、限位螺栓;45、螺纹孔;46、圆杆、47、螺纹连接口;48、螺纹固定钮;5、套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一种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其包括固定结构1和调节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2的两端各连接一个固定结构1,所述固定结构1上设置连接克氏针的连接孔112,所述连接孔112内设置放置克氏针的套筒5,所述调节结构2包括中空杆21,所述中空杆21内连接两个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杆22,所述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其包括固定结构和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的两端各连接一个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上设置连接克氏针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设置放置克氏针的套筒,所述调节结构包括中空杆,所述中空杆内连接两个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与所述中空杆螺纹连接,另一端与固定结构连接,所述固定结构上设置手持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其包括固定结构和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的两端各连接一个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上设置连接克氏针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设置放置克氏针的套筒,所述调节结构包括中空杆,所述中空杆内连接两个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与所述中空杆螺纹连接,另一端与固定结构连接,所述固定结构上设置手持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杆上设置一体连接的旋转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环的外径设置为六边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设置与螺纹杆相连接的圆孔,以及与克氏针相连接且贯穿设置在固定柱上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设置放置克氏针的套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设置为中空的圆柱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限制克氏针移动的限位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程任栋高士杰李明李守家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衡水增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