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水组件及净饮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6958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出水组件及净饮机,包括:出水盒,所述出水盒内部设有过水腔,所述出水盒的外部分别设有与所述过水腔连通的进水孔、排气孔和出水孔;及挡水组件,所述挡水组件设置于所述过水腔的内壁上并用于对从所述进水孔流入的热水阻流而实现汽液分离。挡水组件可对流入的热水起到阻流作用,使热水流速降低变缓,并能够使部分蒸汽液化,使有足够的时间让热水与蒸汽发生分离,分离后的蒸汽可从排气孔自行排出,而分离后的热水可从出水孔平稳流出以供用户取水使用。且由于热水中没有夹杂蒸汽或仅夹杂极少蒸汽,使得热水不会受到蒸汽的喷射影响,热水不会发生飞溅现象,进而就不会发生热水烫伤用户的问题,可保证用户用水安全和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出水组件及净饮机
本技术涉及净饮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出水组件及净饮机。
技术介绍
净饮机,尤其是台面式净饮机由于不受水源限制,体积小而占用较少空间,同时可以过滤又可以加热水源,可满足用户多种用水需求而越来越受到消费者追捧。净饮机中用于加热水的即热管采用厚膜加热,可以将纯水加热到不同的设定温度,进而满足用户泡奶、冲咖啡、泡茶等各种需求。加热后的水实质上为一种汽水混合体(即包含高温水和高温蒸汽),当汽水混合体一同从出水组件的出水口排出时,蒸汽四处喷射,容易导致高温热水飞溅而引发烫伤用户的安全事故,极大影响净饮机的使用安全性及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水组件及净饮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蒸汽引发热水飞溅而烫伤用户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出水组件,所述出水组件包括:出水盒,所述出水盒内部设有过水腔,所述出水盒的外部分别设有与所述过水腔连通的进水孔、排气孔和出水孔;及挡水组件,所述挡水组件设置于所述过水腔的内壁上并用于对从所述进水孔流入的热水阻流而实现汽液分离。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水盒包括相互连接的盒体和顶盖,所述排气孔形成于所述顶盖上,所述进水孔形成于所述盒体的侧面,所述出水孔形成于所述盒体的底面并远离所述进水孔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水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盒体的内壁上的两个挡水筋,两个所述挡水筋与所述盒体的内壁围成缓冲腔,所述进水孔的出水孔口位于所述缓冲腔内,且两个所述挡水筋间隔形成过水口,所述过水口与所述缓冲腔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水组件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顶盖的内壁上,且所述挡板遮挡于所述过水口的外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盒体的底面呈倾斜设置,使得所述出水孔的位势小于所述过水口的位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水组件还包括溢流孔和溢流管,所述溢流孔设置于所述盒体的内壁上并位于所述出水孔的一侧,且所述溢流孔的高度大于所述出水孔的高度,所述溢流管连接于所述盒体的外侧底面上并与所述溢流孔连通,且所述溢流管间隔套接于所述出水孔的外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溢流孔设置为三个并环向围绕设置于所述出水孔的外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水孔的孔径为4.0mm~4.6m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水组件还包括固定筋,所述固定筋设置于所述出水盒的外壁上。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净饮机,其包括如上所述的出水组件。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上述方案的出水组件应用装备于净饮机中,用于实现净化并加热后的热水平稳流出,避免发生热水飞溅而烫伤用户的问题。具体而言,经过即热管加热后的热水流经进水管,并最终从进水孔进入出水盒内的过水腔中,过水腔的内壁上预设有挡水组件,挡水组件可对流入的热水起到阻流作用,使热水流速降低变缓,并能够使部分蒸汽液化,使有足够的时间让热水与蒸汽发生分离,分离后的蒸汽可从排气孔自行排出,而分离后的热水可从出水孔平稳流出以供用户取水使用。且由于热水中没有夹杂蒸汽或仅夹杂极少蒸汽,使得热水不会受到蒸汽的喷射影响,热水不会发生飞溅现象,进而就不会发生热水烫伤用户的问题,可保证用户用水安全和体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出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出水组件的透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出水盒;11、过水腔;12、进水孔;13、排气孔;14、出水孔;15、盒体;16、顶盖;20、挡水筋;30、缓冲腔;40、过水口;50、挡板;60、溢流孔;70、溢流管;80、固定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净饮机,其具体为一种具备水净化处理以及对水即时加热的供水设备,可满足用户日常饮用热水,以及使用热水炮制咖啡、奶茶等用水需要。通常地,净饮机包括水泵、即热管、过滤组件、温度传感器、控制器、进水管和出水组件以及一些辅助器件构成。水箱的存储水或外部的市政自来水首先流入过滤组件完成净化处理,而后借助水泵的动力源源不断地流入即热管中,控制器对即热管通电,即热管产热而可对内部流经的水实现加热,并能够控制水升高的温度值。加热后的水流入进水管,并从进水管流入出水组件内,出水组件将加热到设定温度的热水送出而使用户能够取水饮用。温度传感器可实时检测即热管加热的水温,以保证出水温度与用户设定的加热温度保持一致。如图1,图2和图4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展示的一种出水组件,所述出水组件包括:出水盒10及挡水组件。出水盒10形成为类似于矩形的箱盒形状,简洁但不失美观。所述出水盒10内部设有过水腔11,所述出水盒10的外部分别设有与所述过水腔11连通的进水孔12、排气孔13和出水孔14;所述挡水组件设置于所述过水腔11的内壁上并用于对从所述进水孔12流入的热水阻流而实现汽液分离。实施本实施例技术方案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上述方案的出水组件应用装备于净饮机中,用于实现净化并加热后的热水平稳流出,避免发生热水飞溅而烫伤用户的问题。具体而言,经过即热管加热后的热水流经进水管,并最终从进水孔12进入出水盒10内的过水腔11中,过水腔11的内壁上预设有挡水组件,挡水组件可对流入的热水起到阻流作用,使热水流速降低变缓,并能够使部分蒸汽液化,使有足够的时间让热水与蒸汽发生分离,分离后的蒸汽可从排气孔13自行排出,而分离后的热水可从出水孔14平稳流出以供用户取水使用。且由于热水中没有夹杂蒸汽或仅夹杂极少蒸汽,使得热水不会受到蒸汽的喷射影响,热水不会发生飞溅现象,进而就不会发生热水烫伤用户的问题,可保证用户用水安全和体验。请继续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水盒10包括相互连接的盒体15和顶盖16,具体地顶盖16与盒体15采用超声波焊接工艺连接固定为一体,如此可保证出水盒10密封性能佳,避免发生水泄露问题。所述排气孔13形成于所述顶盖16上,使得汽液分离后的热蒸汽会自行向上流动而直接从排气孔13排出,提高排气效率。所述进水孔12形成于所述盒体15的侧面,方便实现进水。所述出水孔14形成于所述盒体15的底面并远离所述进水孔12设置。使得水依靠自身重力就能够自行流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出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组件包括:/n出水盒,所述出水盒内部设有过水腔,所述出水盒的外部分别设有与所述过水腔连通的进水孔、排气孔和出水孔;及/n挡水组件,所述挡水组件设置于所述过水腔的内壁上并用于对从所述进水孔流入的热水阻流而实现汽液分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组件包括:
出水盒,所述出水盒内部设有过水腔,所述出水盒的外部分别设有与所述过水腔连通的进水孔、排气孔和出水孔;及
挡水组件,所述挡水组件设置于所述过水腔的内壁上并用于对从所述进水孔流入的热水阻流而实现汽液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盒包括相互连接的盒体和顶盖,所述排气孔形成于所述顶盖上,所述进水孔形成于所述盒体的侧面,所述出水孔形成于所述盒体的底面并远离所述进水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盒体的内壁上的两个挡水筋,两个所述挡水筋与所述盒体的内壁围成缓冲腔,所述进水孔的出水孔口位于所述缓冲腔内,且两个所述挡水筋间隔形成过水口,所述过水口与所述缓冲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组件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顶盖的内壁上,且所述挡板遮挡于所述过水口的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华龚圆杰张涛
申请(专利权)人:纯米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