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饮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6958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饮水机,饮水机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具有第一通孔,第二壳体包括凸出部,凸出部能在第一通孔内转动;水管穿过第一通孔并与第二壳体连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的一个具有第一凸起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的另一个具有第一凹槽,第一凸起部位于第一通孔的周侧,第一凸起部的至少部分伸入第一凹槽,且第一凸起部与第一凹槽滑动配合,第一凸起部具有第一限位位置和第二限位位置,在第一限位位置,第一凸起部能与第一限位壁部相抵,在第二限位位置,第一凸起部能与第二限位壁部相抵,使得第一壳体相对第二壳体的扭转角度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饮水机
本技术涉及饮用水加热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饮水机。
技术介绍
在饮水机处于工作状态时,出水口需伸出饮水机主体;在饮水机处于收纳状态时,出水口需收纳到饮水机主体内侧或内部,饮水机包括连接出水口和主体的水管,所述出水口的动作会牵动所述水管,出水口的动作过大会对水管造成一定的变形或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小水管路变形或损伤或脱落的饮水机。一种饮水机,所述饮水机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伸入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凸出部具有第二通孔,所述凸出部能在所述第一通孔内转动;所述饮水机还包括水管,所述水管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的一个具有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的另一个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起部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周侧,所述第一凸起部朝向所述第二壳体凸出,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凸出部的周侧,所述第一凸起部的至少部分伸入所述第一凹槽,且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凹槽滑动配合,所述饮水机具有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对应侧部的第一限位壁部和第二限位壁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具有第一限位位置和第二限位位置,在所述第一限位位置,所述第一凸起部能与所述第一限位壁部相抵,在所述第二限位位置,所述第一凸起部能与所述第二限位壁部相抵。在本方案中,所述饮水机具有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对应侧部的第一限位壁部和第二限位壁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具有第一限位位置和第二限位位置,在所述第一限位位置,所述第一凸起部能与所述第一限位壁部相抵,在所述第二限位位置,所述第一凸起部能与所述第二限位壁部相抵,使得第二壳体相对第一壳体的扭转角度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使得水管的扭转角度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可减小所述水管的变形或损伤或脱落。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处于第一限位位置时的立体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所示饮水机的爆炸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1所示饮水机的俯视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3所示饮水机沿A-A线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5示出了图4所示饮水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4所示第二壳体的一部分的立体示意图;图7示出了图6所示第二壳体的一部分的主视示意图;图8示出了图7所示第二壳体的一部分沿B-B线的剖视示意图;图9示出了图4所示盘形件的立体示意图;图10示出了图2所示第一壳体的一部分的立体示意图;图11示出了图10所示第一壳体的一部分的主视示意图;图12示出了图11所示第一壳体的一部分沿C-C线的剖视示意图;图13示出了图12所示第一壳体的一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4示出了图4所示饮水机沿D-D线的剖视示意图;图15示出了图1所示饮水机处于第二限位位置时的立体示意图;图16示出了图15所示饮水机的俯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如图1至图5所示,饮水机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加热组件4和水管3(图4中仅示出水管3的一部分)。第一壳体1具有第一腔16,加热组件容置于第一腔16。第一壳体1具有进口部15,第二壳体2具有出口部27。加热组件包括加热流道42,水管3的一端与加热组件4的加热流道42的下游连接,水管3的另一端与出口部27连接,水管3连通加热流道和出口部27。加热流道42的上游与进口部15连通。电路板28容纳于第二腔25,可将与用户的交互界面设置于第二壳体2,可以减小第一腔16所需的体积,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另一方面,测温元件以及其它探测器可以更加靠近出口部(即流体流出口),使得测温的精度更高。如图1至图5所示,第一壳体1为柱形,第一壳体具有第一端面部13。第二壳体2也为柱形,第二壳体2具有第二端面部21,第一端面部13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二端面部21相对设置且大致平行。进口部15位于第一端面部13,出口部27凸出于第二端面部21。所述第一壳体1具有贯穿所述第一端面部13,所述水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4并与所述第二壳体2连接。在流体加热时,待加温的流体由进口部15流入加热流道42,流体在加热流道42内被加热,由加热流道42流出后经过水管3,最后由出口部27流出。如图6至图8所示,第二壳体2还包括突出于第二端面部21的凸出部24,凸出部24的外周壁部呈圆柱形。如图4和图5所示,凸出部24伸入第一通孔14,凸出部24的外周壁部可与第一壳体1滑动配合,使得所述凸出部能在所述第一通孔内转动。第一通孔大致为圆形孔,第二壳体2可绕第一通孔的中心线X-X转动,凸出部24的外周壁部的轴与第一通孔的中心线X-X重合。如图4和图10所示,第一壳体1包括多个凸肋部141,凸肋部141突出于第一通孔14所对应的内壁部,凸肋部141与凸出部24的外周壁部接触或间隙配合,在第二壳体2旋转时,凸肋部141可减小凸出部24的外周壁部与第一壳体的接触面积,从而可减小两者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包括四个凸肋部141并相对于凸出部24旋转对称分布,使得凸出部24的侧壁部在周向方向受力均匀。凸肋部141为条形且沿第一通孔的中心线的轴向方向延伸,可减小凸出部的侧壁部与第一通孔14之间的径向抖动。如图4、图10至图12所示,第一壳体1还包括多个突出于第一端面部13的第五凸起部19,第五凸起部19与第二壳体的第二端面部相对应,并且第五凸起部19的顶部与第二端面部接触或间隙配合,第五凸起部19可减小第二端面部21与第一壳体1的接触面积,从而可减小两者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多个第五凸起部19环绕第一通孔并对于第一通孔的中心线旋转对称分布,使得第二壳体在垂直于第二端面部的方向受力均匀,可减小第二端面部与第一端面部之间的轴向抖动。如图6至图14所示,第一壳体1包括突出于第一端面部13的第一凸起部11,第二壳体1具有凹陷于第二端面部21的第一凹槽22。第一凸起部11位于第一通孔14的周侧,第一凸起部11朝向第二壳体2凸出,第一凹槽22位于凸出部24的周侧,第一凸起部11的至少部分伸入第一凹槽22,且第一凸起部11与第一凹槽22滑动配合。饮水机具有位于第一凹槽22对应侧部的第一限位壁部222和第二限位壁部225,第一凸起部11具有第一限位位置和第二限位位置。在第一限位位置,第一凸起部11能与第一限位壁部222相抵,在第二限位位置,第一凸起部11能与第二限位壁部225相抵。通过第一凹槽22与第一凸起部11的配合,使得第二壳体相对于第一壳体的扭转角度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使得连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水管3的扭转角度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可减小水管的内径过小的风险,并且可减小水管损伤、变形以及脱落的风险。此外,在使用时,第一壳体的第一端面部朝上,第二壳体的第二端面部朝下,所述第一凹槽设置于第二壳体的第二端面部,使得水不会积存在第一凹槽中。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凹槽22与第一凸起部11的位置可以互换,即第二壳体具有第一凹槽,而第一壳体具有与第一凹槽对应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饮水机,所述饮水机包括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第一通孔(14),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伸入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凸出部具有第二通孔,所述凸出部能在所述第一通孔内转动;/n所述饮水机还包括水管(3),所述水管穿过所述第二通孔;/n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的一个具有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的另一个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起部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周侧,所述第一凸起部朝向所述第二壳体凸出,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凸出部的周侧,所述第一凸起部的至少部分伸入所述第一凹槽,且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凹槽滑动配合,所述饮水机具有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对应侧部的第一限位壁部和第二限位壁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具有第一限位位置和第二限位位置,在所述第一限位位置,所述第一凸起部能与所述第一限位壁部相抵,在所述第二限位位置,所述第一凸起部能与所述第二限位壁部相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饮水机,所述饮水机包括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第一通孔(14),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伸入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凸出部具有第二通孔,所述凸出部能在所述第一通孔内转动;
所述饮水机还包括水管(3),所述水管穿过所述第二通孔;
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的一个具有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的另一个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起部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周侧,所述第一凸起部朝向所述第二壳体凸出,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凸出部的周侧,所述第一凸起部的至少部分伸入所述第一凹槽,且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凹槽滑动配合,所述饮水机具有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对应侧部的第一限位壁部和第二限位壁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具有第一限位位置和第二限位位置,在所述第一限位位置,所述第一凸起部能与所述第一限位壁部相抵,在所述第二限位位置,所述第一凸起部能与所述第二限位壁部相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凹槽(22)环绕所述第一通孔(14);所述第一凹槽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端段(226)、中间段(221)和第二端段(227),所述中间段(221)为圆弧形,所述中间段对应的圆心与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线重合;所述第一端段(226)、第二端段(227)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中间段(221);
所述第一凸起部(11)的两端相对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线的圆心角为α,所述第一限位壁部(222)和第二限位壁部(225)相对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线的圆心角为θ;θ等于或略大于α+18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还包括突出于所述第一凹槽所对应的底壁部的第二凸起部(223),所述第二凸起部(223)相对靠近所述第二限位壁部(225),所述第二凸起部(223)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凸起部(11)的顶部与所述第一凹槽(22)所对应的底壁部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凸起部(11)具有凹陷于顶部的凹口部(111);
在所述第二限位位置,所述凹口部(111)与所述第二凸起部(223)相对应,所述第二凸起部(223)的至少一部分伸入所述凹口部(111),所述第二凸起部(223)与所述第一凸起部(11)过盈配合或过渡配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包括第三凸起部(12),所述第二壳体具有凹陷部(23);或者,所述第一壳体(1)具有凹陷部,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三凸起部;
在所述第一限位位置,所述第三凸起部(12)与所述凹陷部(23)对应,所述第三凸起部(12)的至少一部分伸入所述凹陷部(23),所述第三凸起部(12)与所述凹陷部(23)所对应的内壁部过盈配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包括多个凸肋部(141),所述凸肋部(141)突出于所述第一通孔(14)所对应的内壁部,所述凸肋部与所述凸出部(24)的外周壁部接触或间隙配合;多个所述凸肋部相对于所述凸出部(24)旋转对称分布,所述凸肋部为条形,所述凸肋部沿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线的轴向方向延伸。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水机包括加热组件(4)和装配体(5),所述装配体(5)与所述加热组件(4)固定;所述第一壳体(1)具有第一腔(16),所述装配体(5)和加热组件(4)容置于所述第一腔(16);所述第一通孔(14)一端与所述第一腔(16)连通,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腔(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如国冯身彪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艾尔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