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水处理用机械搅拌澄清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6956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废水处理用机械搅拌澄清池,包括反应池,所述反应池内固定安装有多个呈线性排列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多个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间隔排列并将反应池分割成依次连通的混凝剂混合池、磁介质混合池、絮凝池、推流区和沉淀池,所述反应池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横板,所述混凝剂混合池、磁介质混合池、絮凝池和沉淀池内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与第四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的底端均转动安装有桨叶,所述横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个呈线性排列的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流程简单、运行稳定,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占地少,绿色环保,节约水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水处理用机械搅拌澄清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废水处理用机械搅拌澄清池。
技术介绍
澄清池在水处理领域是应用比较广泛的技术,主要通过沉淀池中积聚的泥渣与水中的杂志颗粒相互接触、吸附,以达到与清水较快分离的构筑物。按照原理分为机械搅拌澄清池、水力循环搅拌池、脉冲澄清池和悬浮澄清池等。经检索,授权公告号为CN205461163U所公开的一种新型高密度澄清池,提出了现有的澄清池存在上升流速较小、池体面积大、占地大、污泥浓度低等不足等缺点,通过废水进口和依次相连的混凝池、絮凝池、接触池、沉淀池、出水槽、出水口和水利旋流器,废水进口和混凝池相连,出水口和出水槽相连,所述混凝池内包含混凝搅拌器,所述絮凝池内包含絮凝搅拌器,所述接触池内包含接触搅拌器,所述沉淀池包含刮泥机,所述水力旋流器溢流排出的微砂流进行分离,一部分混合物通过重力进入接触池,具有表面水力负荷大、絮凝效果好、污泥浓度高,可以有效减少占地面积,改善出水水质等优点但是,上述的澄清池存在上升流速较小、池体面积大、占地大、污泥浓度低等不足等缺点。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废水处理用机械搅拌澄清池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废水处理用机械搅拌澄清池。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废水处理用机械搅拌澄清池,包括反应池,所述反应池内固定安装有多个呈线性排列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多个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间隔排列并将反应池分割成依次连通的混凝剂混合池、磁介质混合池、絮凝池、推流区和沉淀池,所述反应池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横板,所述混凝剂混合池、磁介质混合池、絮凝池和沉淀池内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与第四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的底端均转动安装有桨叶,所述横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个呈线性排列的电机,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与第四转轴的顶端均贯穿横板并和对应的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第四转轴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刮板,所述刮板的底部和沉淀池的底部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沉淀池内固定安装有斜板组和集水槽,所述集水槽处于斜板组的上方,所述反应池靠近沉淀池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清水槽,所述清水槽的顶部和沉淀池的顶部平齐,所述第三转轴上转动套设有导流筒,所述导流筒的顶部和横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磁介质混合池和导流筒通过第三导管相连通,所述第三导管的出口端处于第三转轴的正下方,所述第三导管贯穿反应池并和反应池固定连接在一起。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的速度梯度为300s-1~1000s-1,水力停留时间为0.5min~3min,所述第二转轴的速度梯度为100s-1~500s-1,水力停留时间为1.5min~3min。优选的,所述导流筒包括上直筒体、三个紊流板、和下锥形筒体,所述上直筒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竖杆,两个竖杆的顶端均和横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上直筒体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贯穿孔,所述第三转轴贯穿贯穿孔并和贯穿孔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下锥形筒体的顶端与上直筒体的底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导流筒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呈环形排列的紊流孔,三个紊流板呈圆形排列的和上直筒体的内壁固定来连接在一起。优选的,所述斜板组包括两个矩形条和多个矩形板,多个矩形板均位于两个矩形条之间,多个矩形板均呈倾斜设置,且多个矩形板均呈线性排列,并且多个矩形板的两端分别和两个矩形条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在一起。优选的,所述反应池的底部设有磁介质污泥回流装置,所述磁介质污泥回流装置包括回流泵,所述回流泵上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回流泵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所述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均贯穿反应池并分别延伸至沉淀池和磁介质混合池内。优选的,所述沉淀池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推流区,所述推流区贯穿反应池并和反应池固定连接在一起。优选的,所述沉淀池包括预沉淀区和沉淀区,所述预沉淀区位于沉淀区与推流区之间,所述推流区的进口位于靠近磁介质混合池的侧壁下部,所述推流区的出口位于靠近预沉淀区的侧壁上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经过混凝剂混合池预混凝的原水引入到絮凝池内,对应的桨叶的作用是使反应池内水流均匀混合,并为絮凝和聚合电解质的分配提供所需的动能量,推流式絮凝池的作用就是产生扫粒絮凝,以获得较大的絮状物,达到沉淀区内的快速沉淀,因此,整个絮凝池可获得大量高密度、均质的矾花,以达到最初设计的要求,沉淀区的速度应比其他系统的速度快得多,以获得高密度矾花;2、矾花慢速地从絮凝池进入到沉淀池,这样可避免损坏矾花或产生旋涡,确使大量的悬浮固体颗粒在该区均匀沉积,矾花在沉淀池下部汇集成污泥并浓缩,沉淀池分为预沉淀区和沉淀区两层:预沉淀区位于推流区上部,沉淀区位于推流区的下方,沉淀区为再循环污泥的浓缩,污泥在这层的停留时间为几小时,然后排入到推流区内,推流区上部的污泥入口处较大,部分浓缩污泥自推流区排出,循环至反应池的入口,推流区下层是产生大量浓缩污泥的地方,浓缩污泥的浓度至少为20g/L,污泥浓缩区设有超声波泥位控制开关,用来控制污泥泵的运行,保证浓缩污泥层在所控制的范围内,并保证浓缩池的正常工作。采用回流泵从沉淀池的底部抽出剩余污泥,送至磁介质混合池内重新絮凝;3、沉淀池将剩余的矾花沉淀,通过固定在集水槽下侧的斜板组进行水力分布,这些矩形板分为独立的几组以提高水流均匀分配。不必使用任何优先渠道,使反应沉淀可在最佳状态下完成。澄清水由一个集水槽回收,絮凝物堆积在沉淀池的下部,形成的污泥也在这部分区域浓缩,通过刮板将污泥收集起来,循环至反应池入口处,剩余污泥排放出去。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废水处理用机械搅拌澄清池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废水处理用机械搅拌澄清池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废水处理用机械搅拌澄清池中导流筒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废水处理用机械搅拌澄清池中斜板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废水处理用机械搅拌澄清池中桨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反应池;2、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4、混凝剂混合池;5、磁介质混合池;6、絮凝池;7、沉淀池;8、横板;9、第一转轴;10、第二转轴;11、第三转轴;12、桨叶;13、导流筒;1301、上直筒体;1302、下锥形筒体;1303、紊流板;1304、紊流孔;14、第三导管;15、电机;16、刮板;17、斜板组;1701、矩形条;1702、矩形板;18、集水槽;19、清水槽;20、推流区;21、磁介质污泥回流装置;22、第四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水处理用机械搅拌澄清池,包括反应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池(1)内固定安装有多个呈线性排列的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多个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间隔排列并将反应池(1)分割成依次连通的混凝剂混合池(4)、磁介质混合池(5)、絮凝池(6)、推流区(20)和沉淀池(7),所述反应池(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横板(8),所述混凝剂混合池(4)、磁介质混合池(5)、絮凝池(6)和沉淀池(7)内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9)、第二转轴(10)、第三转轴(11)与第四转轴(22),所述第一转轴(9)、第二转轴(10)和第三转轴(11)的底端均转动安装有桨叶(12),所述横板(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个呈线性排列的电机(15),所述第一转轴(9)、第二转轴(10)、第三转轴(11)与第四转轴(22)的顶端均贯穿横板(8)并和对应的电机(1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第四转轴(2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刮板(16),所述刮板(16)的底部和沉淀池(7)的底部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沉淀池(7)内固定安装有斜板组(17)和集水槽(18),所述集水槽(18)处于斜板组(17)的上方,所述反应池(1)靠近沉淀池(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清水槽(19),所述清水槽(19)的顶部和沉淀池(7)的顶部平齐,所述第三转轴(11)上转动套设有导流筒(13),所述导流筒(13)的顶部和横板(8)的底部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磁介质混合池(5)和导流筒(13)通过第三导管(14)相连通,所述第三导管(14)的出口端处于第三转轴(11)的正下方,所述第三导管(14)贯穿反应池(1)并和反应池(1)固定连接在一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水处理用机械搅拌澄清池,包括反应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池(1)内固定安装有多个呈线性排列的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多个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间隔排列并将反应池(1)分割成依次连通的混凝剂混合池(4)、磁介质混合池(5)、絮凝池(6)、推流区(20)和沉淀池(7),所述反应池(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横板(8),所述混凝剂混合池(4)、磁介质混合池(5)、絮凝池(6)和沉淀池(7)内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9)、第二转轴(10)、第三转轴(11)与第四转轴(22),所述第一转轴(9)、第二转轴(10)和第三转轴(11)的底端均转动安装有桨叶(12),所述横板(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个呈线性排列的电机(15),所述第一转轴(9)、第二转轴(10)、第三转轴(11)与第四转轴(22)的顶端均贯穿横板(8)并和对应的电机(1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第四转轴(2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刮板(16),所述刮板(16)的底部和沉淀池(7)的底部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沉淀池(7)内固定安装有斜板组(17)和集水槽(18),所述集水槽(18)处于斜板组(17)的上方,所述反应池(1)靠近沉淀池(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清水槽(19),所述清水槽(19)的顶部和沉淀池(7)的顶部平齐,所述第三转轴(11)上转动套设有导流筒(13),所述导流筒(13)的顶部和横板(8)的底部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磁介质混合池(5)和导流筒(13)通过第三导管(14)相连通,所述第三导管(14)的出口端处于第三转轴(11)的正下方,所述第三导管(14)贯穿反应池(1)并和反应池(1)固定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用机械搅拌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9)的速度梯度为300s-1~1000s-1,水力停留时间为0.5min~3min,所述第二转轴(10)的速度梯度为100s-1~500s-1,水力停留时间为1.5min~3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用机械搅拌澄清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瑞印黄勤超范彦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