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转移的自粘性纳米纤维抗菌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46890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转移的自粘性纳米纤维抗菌敷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易转移的自粘性纳米纤维抗菌敷料包括依次结合的基材无纺布层、转移层和敷贴层;转移层为由具有水溶性的聚合物A经静电纺丝制备得到的纳米纤维薄膜层;敷贴层为由聚合物B经静电纺丝制备得到的纳米纤维薄膜层;转移层和/或敷贴层中含有抗菌成分。该纳米纤维抗菌敷料对作为基材的无纺布的种类没有特殊要求,均能够方便地将敷贴层从基材上转移至伤口表面并与皮肤贴合,兼具易转移、自粘性佳、抗菌效果优异的多重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转移的自粘性纳米纤维抗菌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抗菌敷料的
,尤其涉及一种易转移的自粘性纳米纤维抗菌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医用抗菌敷料是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创面敷料,它能覆盖在受损皮肤表面起到临时屏障作用的同时,为受损皮肤提供抗菌保护,防止创面感染,进一步促进创面愈合。静电纺丝是一种借助高压静电作用对聚合物溶液或熔体进行喷射拉伸而获得纳米级纤维的纺丝方法。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纳米纤维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可控的孔径及孔隙率,能够模仿细胞外基质的结构和生物功能,不但有利于生长因子、酶等生物大分子的吸附,还能促进细胞的附着和铺展,有利于细胞在三维方向上的生长,便于细胞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医用抗菌敷料的技术屡见不鲜。由于静电纺丝工艺的特殊性,纳米纤维薄膜须在基材上进行收集。纳米纤维膜一般薄而柔软,力学性能较差且表面易磨损,基材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作用。合适的基材需要一定的密度和均匀性以承载和保护纳米纤维膜,同时厚度也不宜过大,以保证电场的稳定性。实验室制备样品时一般用铝箔接收,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转移的自粘性纳米纤维抗菌敷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结合的基材无纺布层、转移层和敷贴层;/n所述转移层为由具有水溶性的聚合物A经静电纺丝制备得到的纳米纤维薄膜层,所述水溶性的聚合物A选自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氧化乙烯、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n所述敷贴层为由聚合物B经静电纺丝制备得到的纳米纤维薄膜层,所述聚合物B选自聚乳酸、聚羟基乙酸、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己内酯、聚氨酯、聚己内酰胺、聚己二酰己二胺、聚偏氟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n所述转移层和/或所述敷贴层中含有抗菌成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转移的自粘性纳米纤维抗菌敷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结合的基材无纺布层、转移层和敷贴层;
所述转移层为由具有水溶性的聚合物A经静电纺丝制备得到的纳米纤维薄膜层,所述水溶性的聚合物A选自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氧化乙烯、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敷贴层为由聚合物B经静电纺丝制备得到的纳米纤维薄膜层,所述聚合物B选自聚乳酸、聚羟基乙酸、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己内酯、聚氨酯、聚己内酰胺、聚己二酰己二胺、聚偏氟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转移层和/或所述敷贴层中含有抗菌成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转移的自粘性纳米纤维抗菌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层的厚度为10~3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转移的自粘性纳米纤维抗菌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无纺布层中,无纺布选自选自纺粘无纺布、熔喷无纺布、针刺无纺布、水刺无纺布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转移的自粘性纳米纤维抗菌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无纺布层的克重为20~50g/m2;
所述敷贴层的厚度为20~8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转移的自粘性纳米纤维抗菌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成分选自壳聚糖、ε-聚赖氨酸、莫匹罗星、纳米银、碘伏、醋酸氯己定、聚六亚甲基双胍、三氯生、苯扎氯铵、苯扎溴铵中的一种或多种。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易转移的自粘性纳米纤维抗菌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铭台启龙陈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和塑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