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方川贝精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46868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方川贝精片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复方川贝精片由中药提取物和辅料制备而成,其中中药提取物由川贝母、甘草、陈皮、麻黄、桔梗、五味子、法半夏、远志、海马、姜半夏、生姜、款冬花、麦芽和神曲制备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复方川贝精片具有良好的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有效避免了脾胃虚寒者食用后腹胀、胃呆少纳等情况出现,降低复方川贝精片对肠胃的刺激。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川贝母进行特殊处理,避免了农药、废料以及病菌等附着在川贝粗糙的表面上,引发腹泻、甚至农药中毒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方川贝精片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复方川贝精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川贝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可以达到止咳祛痰的功效,川贝中的川贝母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扩张人体的外周血管,起到降血压的作用,还可以降低人体的血液粘稠度,同时,川贝中还含有生物碱,这些生物碱成分可以抑制人体内胃蛋白酶,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减少胃酸的分泌量,达到抗溃疡的作用。复方川贝片是一种中成药,主治风寒咳嗽、痰喘引起的咳嗽气喘、胸闷、痰多;急、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川贝属于草本植物,植株较低矮,容易受病虫害和微生物的侵袭,因此,种植川贝的过程中要经常使用农药,而这些农药、废料以及病菌等很容易附着在川贝粗糙的表面上,加工制药时清洗不干净很可能引发腹泻,甚至农药中毒。川贝母性味苦、甘、凉,入肺经,但是不适用于寒性咳嗽,同时脾胃虚寒及湿痰者服用川贝后悔引起腹胀,胃呆少纳等症状。专利公开号为CN105079422A的专利文本公开了一种复方川贝精片的制备方法,其制备工艺为:将麻黄、川贝母用适量浓度的乙醇循环浸泡提取浸出液,然后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陈皮挥发油,静置后用β-环糊精包含挥发油,连续动态多重萃取原料,最后将浸出液和萃取液合并浓缩加入辅料制成软材,拌入法半夏粉和β-环糊精,制片即得。此方法制得的复方川贝精片虽然有效成分的含量很高,稳定性较强,降低了对肠胃的刺激性,但是其川贝在提取之前并没有进行预处理,导致川贝中的农药、废料及病菌等有害成分也被提取进药物中,存在一定的危害。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普遍存在川贝农药残留、清洗不净、脾胃虚寒者不适用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方川贝精片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方川贝精片具有良好的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有效避免了脾胃虚寒者食用后腹胀、胃呆少纳等情况出现,降低复方川贝精片对肠胃的刺激。此外,本专利技术对川贝母进行特殊处理,避免了农药、废料以及病菌等附着在川贝粗糙的表面上,引发腹泻、甚至农药中毒等。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复方川贝精片,包括中药提取物和辅料。进一步的,所述复方川贝精片中的中药提取物和辅料按照质量比为11-17:3-6组成。进一步的,所述复方川贝精片中的中药提取物由以下重量份数计的中药制备而成:川贝母10-15份、甘草8-13份、陈皮16-23份、麻黄20-26份、桔梗15-21份、五味子11-15份、法半夏6-12份、远志16-21份、海马5-9份、姜半夏11-16份、生姜1-3份、款冬花9-14份、麦芽7-11份、神曲5-10份。更进一步的,所述复方川贝精片中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川贝母用清水洗净后放入碳酸钠溶液中浸泡10-15min,取出后用清水浸泡5-10min,然后用清水冲洗3-5次;S2、将步骤S1清洗后的川贝母与甘草、麻黄混合,加入6-8倍量的水,浸煮3-5次,每次1h,过滤,将滤液用氢氧化钠碱化至pH值为12,然后用5-8倍体积量的丙酮溶液在35-45℃萃取,然后加入2-4倍量的醋酸溶液调整pH值为8,分离油层,得到混合提取液I;S3、将陈皮和生姜分别加入到挥发油提取器中,加入水并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6-8h,得到挥发油和药渣;S4、将桔梗、五味子、法半夏、远志、海马、姜半夏、款冬花、麦芽、神曲和步骤S3中制得的药渣混合,加入8-10倍量的水煎煮4-6次,每次2-3h,过滤合并滤液,制得混合提取液II;S5、将步骤S2制得的混合提取液I、步骤S3制得的挥发油和步骤S4制得的混合提取液II混合,搅拌均匀后减压浓缩至干浸膏,干燥后粉碎,即得。更进一步的,所述复方川贝精片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步骤S1中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百分数为2.5-3.1%。更进一步的,所述复方川贝精片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步骤S5中减压浓缩的压力为-0.12--0.15MPa,减压浓缩温度为45-52℃。进一步的,所述复方川贝精片中的辅料包括以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糊精10-15份、微晶纤维素6-11份、蔗糖10-15份、硬脂酸镁9-15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复方川贝精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4)将配方量的中药提取物与糊精、微晶纤维素、硬脂酸镁、蔗糖混合均匀,制得粉料;(5)向步骤(1)制得的粉料加入到制粒机中制粒,并控制粒径为0.6-1.0mm,然后利用压片机压片,制得片芯;(6)将步骤(2)制得的片芯进行包衣,铝膜包装,装盒,即得。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方川贝精片保留了传统复方川贝片中的川贝母、甘草、陈皮、麻黄、桔梗、五味子、法半夏和远志等成分,确保复方川贝精片具有良好的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同时在中药组分中添加了海马、姜半夏、生姜、款冬花等性温的组分,防止脾胃虚寒者食用后腹胀、胃呆少纳等情况出现。此外,海马、姜半夏、款冬花的加入还能够与川贝精片的各组分形成正协同作用,增加其降逆止咳、止咳平喘、润肺下气、燥湿化痰的功效。少量生姜的加入可以起到暖胃的作用,麦芽和神曲的加入可以起到健胃消食的作用,因此,生姜、麦芽和神曲的加入可以降低复方川贝精片对肠胃的刺激。本专利技术复方川贝精片中的川贝母在使用前采用碳酸钠溶液浸泡,此过程可以有效去除川贝母中的农药残留,可以有效避免因川贝清洗不净而引发腹泻,甚至农药中毒等情况出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方川贝精片及其制备方法具有如下优势:(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方川贝精片具有良好的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有效避免了脾胃虚寒者食用后腹胀、胃呆少纳等情况出现;(2)本专利技术通过生姜、麦芽和神曲的加入,有效降低复方川贝精片对肠胃的刺激;(3)本专利技术对川贝母进行特殊处理,避免了农药、废料以及病菌等附着在川贝粗糙的表面上,引发腹泻、甚至农药中毒等。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但本专利技术不仅仅限于以下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思路,可以做出各种修改,但是只要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思想,均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之内。实施例1、一种复方川贝精片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方川贝精片,包括中药提取物和辅料,所述复方川贝精片中的中药提取物和辅料按照质量比为11:3组成。所述复方川贝精片中的中药提取物由以下重量份数计的中药制备而成:川贝母10份、甘草8份、陈皮16份、麻黄20份、桔梗15份、五味子11份、法半夏6份、远志16份、海马5份、姜半夏11份、生姜1份、款冬花9份、麦芽7份、神曲5份。所述复方川贝精片中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川贝母用清水洗净后放入质量百分数为3.1%的碳酸钠溶液中浸泡10min,取出后用清水浸泡10min,然后用清水冲洗3次;S2、将步骤S1清洗后的川贝母与甘草、麻黄混合,加入8倍量的水,浸煮3次,每次1h,过滤,将滤液用氢氧化钠碱化至pH值为12,然后用8倍体积量的丙酮溶液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方川贝精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中药提取物和辅料,所述中药提取物和辅料按照质量比为11-17:3-6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方川贝精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中药提取物和辅料,所述中药提取物和辅料按照质量比为11-17:3-6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川贝精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提取物由以下重量份数计的中药制备而成:川贝母10-15份、甘草8-13份、陈皮16-23份、麻黄20-26份、桔梗15-21份、五味子11-15份、法半夏6-12份、远志16-21份、海马5-9份、姜半夏11-16份、生姜1-3份、款冬花9-14份、麦芽7-11份、神曲5-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川贝精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川贝母用清水洗净后放入碳酸钠溶液中浸泡10-15min,取出后用清水浸泡5-10min,然后用清水冲洗3-5次;
S2、将步骤S1清洗后的川贝母与甘草、麻黄混合,加入6-8倍量的水,浸煮3-5次,每次1h,过滤,将滤液用氢氧化钠碱化至pH值为12,然后用5-8倍体积量的丙酮溶液在35-45℃萃取,然后加入2-4倍量的醋酸溶液调整pH值为8,分离油层,得到混合提取液I;
S3、将陈皮和生姜分别加入到挥发油提取器中,加入水并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6-8h,得到挥发油和药渣;
S4、将桔梗、五味子、法半夏、远志、海马、姜半夏、款冬花、麦芽、神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运璋张小勇朱火木李霞梁烽焱
申请(专利权)人:一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