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6868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及应用,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配比原料制成:生地黄12‑20份、山药12‑15份、山茱萸9‑12份、肉桂6‑12份、制附子5‑15份、川牛膝9‑15份、地龙9‑12份、巴戟天9‑12份,炮姜3‑9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中药组合物采用外用穴位贴敷的形式,经皮给药,贴敷促进药物吸收,且实现了穴位刺激,以达到温肾健脾、活血通络、利水消肿的作用,进而减少蛋白尿、改善低蛋白血症、减轻水肿,提高患者免疫功能,达到治疗效果。安全无毒副作用,操作简单方便,疗效直接,价格低廉,患者依从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及应用(一)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及应用方法。(二)
技术介绍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Syndrome,NS)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导致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的一种临床常见症候,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大量的尿蛋白、高度水肿、高脂血症以及低蛋白血症(即“三高一低”)。大量的尿蛋白,即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g。低蛋白血症,即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NS可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现代医学在治疗上通常是通过帮助患者改善饮食、进行利尿消肿、减少尿蛋白、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措施进行病情发展的控制。但是,激素、免疫抑制剂药物有其独特的作用和使用方法,且副作用较多,如出现满月脸、水牛背等形体改变以及精神症状改变,从而导致患者经济、生理、心理压力增大,社会适应能力降低,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增加,进而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肾病综合征患者免疫功能普遍偏低,导致缓解后易于复发,多次复发不仅加重肾脏负担,损害肾脏功能,严重者也可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心功能衰竭、严重感染、血栓栓塞综合征等致命的并发症,后期必须依靠透析维持,危重者甚至随时威胁生命。中医外治法是传统中医治疗方法之一,正如《理瀹骈文》日:“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很好地阐述了中医外治法内病外治的原理。所以,在原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医中药外敷治疗肾病,不仅可减轻肾损伤,减轻消化道负担,还能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无任何毒副作用,故受到广大医学同仁的一致追捧。综上,寻求一种有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中医外治的组方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及应用方法,利用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结合该中药组合物的使用方法,治疗效果显著,无任何副作用。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配比原料制成:生地黄12-20份、山药12-15份、山茱萸9-12份、肉桂6-12份、制附子5-15份、川牛膝9-15份、地龙9-12份、巴戟天9-12份,炮姜3-9份。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配比原料制成:生地黄15份、山药15份、山茱萸10份、肉桂10份、制附子10份、川牛膝10份、地龙10份、巴戟天10份、炮姜5份。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配比原料制成:生地黄20份、山药15份、山茱萸12份、肉桂12份、制附子15份、川牛膝15份、地龙12份、巴戟天12份、炮姜9份。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配比原料制成:生地黄12份、山药12份、山茱萸9份、肉桂6份、制附子5份、川牛膝9份、地龙9份、巴戟天9份、炮姜3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由所述中药组合物制备的敷贴,所述敷贴按如下方法制备:按配方量,将各原料药研磨为粉末,混合,加入米醋和蜂蜜,调成糊状,调糊时需用力均匀,使药末与蜂蜜、米醋充分混合;调成的药糊需不干不湿,既不可流动也不可结块,取适量药糊分开各自搓成直径0.6-1.0cm球形,作为中药团;将制作好的中药团放在2cm×2cm的敷贴上面,制成敷贴;所述米醋和蜂蜜质量比1.5:1,所述米醋和蜂蜜总加入量为药物总质量的1/4~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所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肾病综合征药物中的应用,所述药物采用敷贴形式。本专利技术所述敷贴使用方法为:分别贴于肾俞(双侧),京门(双侧),关元,水分,脾俞(双侧),膈俞(双侧),足三里(双侧),复溜(双侧),太溪(双侧);首次贴敷2小时,之后每次贴敷时间4小时,隔7天贴一次,8次一疗程;如出现瘙痒、疼痛、肿胀等,可提前取下,以免起泡脱皮;贴敷后6小时可正常洗澡;当天不宜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等食物。多休息、避风寒、调情志;贴敷以后,如果局部出现皮肤小水泡,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泡较大,加强局部保护,避免感染,用碘伏消毒,去除水泡内液体,覆盖无菌纱布,保持干燥,贴敷后6小时内禁止洗澡。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及穴位选择是由著名中医专家30余年临床经验积累而成,且经过临床多年验证,效果确切,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本专利技术单个原料的功效和作用:生地黄:性寒,味甘。归心、肝、肾经。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山药;性平,味甘。归脾、肺、肾经。功效: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还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山茱萸;性微温,味酸、涩。归肝、肾经。功效:补益肝肾,收涩固脱。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肉桂:性大热,味辛、甘。归肾、脾、心、肝经。功效: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虚阳上浮,眩晕目赤,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腹痛,痛经经闭。制附子:性大热,味辛、甘;有毒。归心、肾、脾经。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心阳不足,胸痹心痛,虚寒吐泻,脘腹冷痛,肾阳虚衰,阳痿宫冷,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川牛膝:性平,味甘、微苦。归肝、肾经。功效: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用于经闭癥痕,胞衣不下,跌扑损伤,风湿痹痛,足痿筋挛,尿血,血淋。巴戟天:性微温,味甘、辛,。归肾、肝经。功效: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炮姜:性热,味辛。归脾、胃、肾经。功效:温经止血,温中止痛。用于阳虚失血,吐衄崩漏,脾胃虚寒,腹痛吐泻。地龙:性寒,味咸。归肝、脾、膀胱经。功效: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肺热喘咳,水肿尿少。蜂蜜:性平,味甘。归肺、脾、大肠经。功效:补中,润燥,止痛,解毒;外用生肌敛疮。用于脘腹虚痛,肺燥干咳,肠燥便秘,解乌头类药毒;外治疮疡不敛,水火烫伤。米醋:性温,味酸、苦。归肝、胃经;功效:散瘀,止血,解毒,杀虫。用于产后血晕、黄疸、黄汗、吐血、衄血、大便下血、痈疽疮肿,又可解鱼肉菜毒。本专利技术各原料组合原理: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中药组合物中,根据肾病综合征的特点可划分为中医“水肿”、“尿浊”等范畴,然其基本病机以脾肾两虚为本,且起病多为脾肾阳虚,瘀血阻络、水湿内停为标,正如《景岳全书》云:“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脾虚则水不制土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脾阳虚,运化失司,水湿壅盛;肾阳不足,无以温养脾土,水无所主,又会加重水液输布障碍。瘀血既是阳气不足的产物,又是病理产物性病因,会阻滞气机,反过来影响阳气的运动。故以大辛大热的肉桂、制附子二药为君以温肾健脾助阳,肾阳为人体一身阳气之根本,以达到从根本上起到温煦的目的;以生地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配比原料制成:生地黄12-20份、山药12-15份、山茱萸9-12份、肉桂6-12份、制附子5-15份、川牛膝9-15份、地龙9-12份、巴戟天9-12份,炮姜3-9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配比原料制成:生地黄12-20份、山药12-15份、山茱萸9-12份、肉桂6-12份、制附子5-15份、川牛膝9-15份、地龙9-12份、巴戟天9-12份,炮姜3-9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配比原料制成:生地黄15份、山药15份、山茱萸10份、肉桂10份、制附子10份、川牛膝10份、地龙10份、巴戟天10份、炮姜5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配比原料制成:生地黄20份、山药15份、山茱萸12份、肉桂12份、制附子15份、川牛膝15份、地龙12份、巴戟天12份、炮姜9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灵芝吴满满甘安平朱秀芳张缘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中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东方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