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阻尼的伸缩提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6815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箱包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带阻尼的伸缩提手;技术方案包括提手上盖、提手下盖、第一提手座、第二提手座、第一提手盖、第二提手盖、连杆、第一垫片、第二垫片,提手上盖与提手下盖固定连接,第一提手座与第一提手盖固定连接,第二提手座与第二提手盖固定连接,提手上盖和提手下盖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垫片设置在第一凹槽中,第二垫片设置在第二凹槽中,连杆的一端通过转轴分别设在第一提手座与第一提手盖之间以及第二提手座与第二提手盖之间,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上均设置有滑槽,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设置在滑槽中;解决了便携式设备提手复位或者振动时容易磕碰设备和易夹手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阻尼的伸缩提手
本技术属于箱包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带阻尼的伸缩提手。
技术介绍
便携式设备需配备提手,方便勤务,市场上现有提手多为PVC或橡胶提手配金属座,依靠内置弹簧或钢带实现伸缩;或采用全金属结构,提手两端与设备固定座轴连接,提手180°自由翻转。上述提手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弊端,未设置限位装置导致设备在提携状态下自由摆动翻转,提手释放后弹簧强力复位极易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伸缩过程中未设置阻尼,导致在振动或冲击环境下,提手结构件晃动并相互碰撞,易损坏设备并缩短提手自身使用寿命;且部分提手占用空间大,与设备贴合度差,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带阻尼的伸缩提手,解决了便携式设备提手复位或者振动时容易磕碰设备和易夹手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带阻尼的伸缩提手,包括提手上盖、提手下盖、第一提手座、第二提手座、第一提手盖、第二提手盖、连杆、第一垫片、第二垫片,所述提手上盖与提手下盖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提手座与第一提手盖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提手座与第二提手盖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第一垫片、第二垫片的数量为2,所述提手上盖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提手下盖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垫片设置在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二垫片设置在第二凹槽中,所述连杆的两端均固定设有转轴,所述连杆的一端通过转轴分别设在所述第一提手座与第一提手盖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提手座与第二提手盖之间,所述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上均设置有滑槽,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设置在滑槽中。进一步的,所述垫片的材质为POM,所述连杆材质为铝合金。进一步的,所述滑槽为长圆型通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提手座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底面设有孔,所述第一提手盖上设有孔,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在第三凹槽底面的孔和第一提手盖的孔中,所述第二提手座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的底面设有孔,所述第二提手盖上设有孔,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在第四凹槽底面的孔和第二提手盖的孔中。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提手结构可作为独立组件,安装快捷,通用性强,技术方案采用四连杆连接机构,能够灵活伸缩与摆动;连杆运动导轨滑槽为楔形槽,带弹垫的楔形垫片滑槽能够赋予运行中的提手以阻尼,并实现提手收拢时渐进定位,有助于减少整个设备的共振振幅,从而避免提手结构因震动应力达到极限造成设备破坏,在受到瞬间冲击后,能够很快恢复到稳定状态,设置阻尼能够减少因机械振动产生的声辐射,同时降低机械性噪音,可满足静音要求;四连杆运动至死点位置能够实现机构自锁,保证操作人员能够快速提携,提携过程中避免夹伤。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所述带阻尼的伸缩提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带阻尼的伸缩提手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带阻尼的伸缩提手的仰视图;图4为图2的C—C剖视图;图5为图2的E—E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所述带阻尼的伸缩提手的提携状态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所述带阻尼的伸缩提手的收拢状态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所述带阻尼的伸缩提手的自锁状态示意图;图中:1—提手上盖;2—提手下盖;3—第一提手座;4—第二提手座;5—第一提手盖;6—第二提手盖;7—连杆;8—第一垫片;9—第二垫片;10—第一凹槽;11—第二凹槽;12—第三凹槽;13—第四凹槽;14—设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阻尼的伸缩提手,包括提手上盖1、提手下盖2、第一提手座3、第二提手座4、第一提手盖5、第二提手盖6、连杆7、第一垫片8、第二垫片9,提手上盖1与提手下盖2固定连接,第一提手座3与第一提手盖5固定连接,第二提手座4与第二提手盖6固定连接,连杆7、第一垫片8、第二垫片9的数量为2,提手上盖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凹槽10和第二凹槽11,提手下盖2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凹槽10和第二凹槽11,第一垫片8粘合在第一凹槽10中,第二垫片9粘合在第二凹槽11中,连杆7的两端均固定设有转轴,连杆7的一端通过转轴分别设在第一提手座3与第一提手盖5之间以及第二提手座4与第二提手盖6之间,第一垫片8和第二垫片9上均设置有滑槽,连杆7的另一端通过转轴设置在滑槽中,滑槽为长圆型通孔,连杆7伸缩过程中压缩硅胶垫片可产生阻尼,第一提手座3设有第三凹槽12,槽深4mm,第三凹槽12的底面设有孔,第一提手盖5上设有孔,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在第三凹槽12底面的孔和第一提手盖5的孔中,第二提手座4设有第四凹槽13,槽深4mm,第四凹槽13的底面设有孔,第二提手盖6上设有孔,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在第四凹槽13底面的孔和第二提手盖6的孔中,垫片与连杆7相对面设计为0.6°斜面,连杆7运行空间由1.52mm逐渐缩至1.11mm,实现提手收拢时渐进挤紧定位,提手主体结构的材质为铝合金,垫片的材质为POM聚甲醛材料。本技术的提手通过第一提手座和第二提手座固定在设备14的平面,有以下几种状态。如图6所示,为提手的收拢状态:设备14静置工作时,提手处于收拢状态,此时,连杆7一端绕A(A')点旋转,另一端沿垫片的滑槽运动至B(B')点,连杆7被楔形上下轨迹的垫片挤紧,有效避免产生振动与噪音。如图7所示,为提手的提携状态:设备14被提携时,连杆7绕A(A')点旋转,另一端沿垫片的滑槽运动至C(C')点,此时提手与设备14间距最大,方便提携。如图8所示,为提手的自锁状态:设备14在提携过程中,连杆7绕A(A')点旋转,当左右两侧受力不均,提手向一侧倾斜,另一侧连杆7运行至与提手共线,四连杆处于死点位置,提手装置实现机构自锁,防止提手继续运动夹伤操作者。本技术提供的提手结构外形美观,能够与设备可靠贴合,可作为独立组件,安装快捷,通用性强,技术方案采用四连杆连接机构,能够灵活伸缩与摆动;连杆运动导轨滑槽为楔形槽,带弹垫的楔形垫片滑槽能够赋予运行中的提手以阻尼,并实现提手收拢时渐进定位,有助于减少整个设备的共振振幅,从而避免提手结构因震动应力达到极限造成设备破坏,在受到瞬间冲击后,能够很快恢复到稳定状态,设置阻尼能够减少因机械振动产生的声辐射,同时降低机械性噪音,可满足静音要求;四连杆运动至死点位置能够实现机构自锁,保证操作人员能够快速提携,提携过程中避免夹伤。本技术兼顾提手性能、强度、人机工程、设备外观整体一致性等因素,对应用于军用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做的进一步详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阻尼的伸缩提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提手上盖、提手下盖、第一提手座、第二提手座、第一提手盖、第二提手盖、连杆、第一垫片、第二垫片,所述提手上盖与提手下盖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提手座与第一提手盖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提手座与第二提手盖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第一垫片、第二垫片的数量为2,所述提手上盖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提手下盖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垫片设置在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二垫片设置在第二凹槽中,所述连杆的两端均固定设有转轴,所述连杆的一端通过转轴分别设在所述第一提手座与第一提手盖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提手座与第二提手盖之间,所述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上均设置有滑槽,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设置在滑槽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阻尼的伸缩提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提手上盖、提手下盖、第一提手座、第二提手座、第一提手盖、第二提手盖、连杆、第一垫片、第二垫片,所述提手上盖与提手下盖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提手座与第一提手盖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提手座与第二提手盖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第一垫片、第二垫片的数量为2,所述提手上盖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提手下盖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垫片设置在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二垫片设置在第二凹槽中,所述连杆的两端均固定设有转轴,所述连杆的一端通过转轴分别设在所述第一提手座与第一提手盖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提手座与第二提手盖之间,所述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上均设置有滑槽,所述连杆的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盟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斯泰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