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气动肌肉的膝过伸柔性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及康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康复机器人
,具体是基于气动肌肉的膝过伸柔性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及康复方法。
技术介绍
康复机器人作为医疗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研究贯穿了康复医学、生物力学、机械学、机械力学、电子学、材料学、计算机科学以及机器人学等诸多领域,已经成为了国际机器人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目前,康复机器人已经广泛地应用到康复护理、假肢和康复治疗等方面,这不仅促进了康复医学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领域的新技术和新理论的发展。膝过伸也叫膝超伸,人体膝关节正常的伸膝幅度就是到你能完全伸直膝盖为止,也就是你的大腿和小腿呈一条直线,如果在这个基础上还能继续伸膝,就代表膝关节伸展的活动度过大,站立时候如果膝关节到了过伸的位置,从侧面看上大腿与小腿形成一个向后的弧形,长期膝过伸对腿部伤害极大,严重者导致瘫痪无法行走。本专利技术人在实施本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缺陷:(1)重症膝过伸患者从躺在病床上到完全康复,这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针对患者在不同时期的状态应有相 ...
【技术保护点】
1.基于气动肌肉的膝过伸柔性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包括:大腿骨架(31)和小腿骨架(32)铰接构成的腿部外骨骼(3),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外骨骼(3)的大腿骨架(31)上端通过转接架(2)连接有可拆式后撑架(4)的上端,可拆式后撑架(4)包括腰撑(41)、后撑腿(42)和电动轮(43),后撑腿(42)设于腰撑(41)的后侧,且电动轮(43)设置于后撑腿(42)的下端,所述腰撑(41)与大腿骨架(31)之间以及大腿骨架(31)与小腿骨架(32)之间均通过气动肌肉动力系统(1)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气动肌肉的膝过伸柔性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包括:大腿骨架(31)和小腿骨架(32)铰接构成的腿部外骨骼(3),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外骨骼(3)的大腿骨架(31)上端通过转接架(2)连接有可拆式后撑架(4)的上端,可拆式后撑架(4)包括腰撑(41)、后撑腿(42)和电动轮(43),后撑腿(42)设于腰撑(41)的后侧,且电动轮(43)设置于后撑腿(42)的下端,所述腰撑(41)与大腿骨架(31)之间以及大腿骨架(31)与小腿骨架(32)之间均通过气动肌肉动力系统(1)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气动肌肉的膝过伸柔性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肌肉动力系统(1)包括第一气动肌肉(11)、第二气动肌肉(12)、第三气动肌肉(13)、第四气动肌肉(14)、第一气泵组(15)和第二气泵组(16),所述第一气泵组(15)和第二气泵组(16)分别设置于腰撑(41)和小腿骨架(32)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气动肌肉的膝过伸柔性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架(2)的上端与腰撑(41)转动连接,且转接架(2)的下端通过快接件(21)与大腿骨架(31)的上端卡接固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气动肌肉的膝过伸柔性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接件(21)包括插销(211)、支撑环(212)、压缩弹簧(213)和拔片(214),插销(211)设置于转接架(2)下端开设的凹槽内,且插销(211)的一端突出所述凹槽,所述插销(211)通过外壁上的支撑环(212)与所述凹槽的底边连接,支撑环(212)的一侧连接有拔片(214),拔片(214)的一端穿出转接架(2)一侧的通孔和大腿骨架(31)一侧的通孔,所述大腿骨架(31)的上端开设有“T”字形的条形槽,该条形槽下端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插销(211)突出所述凹槽一端的结构相匹配的卡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气动肌肉的膝过伸柔性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腿骨架(31)和小腿骨架(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镜钧,王发善,
申请(专利权)人:王镜钧,黑龙江佳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