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耦合损耗高可靠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6678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耦合损耗高可靠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为多功能复合一体式驱动轮,所述多功能复合一体式驱动轮包括一体式传动轴孔,及其互成一体的输入驱动轮和输出驱动轮,互成一体的所述输入驱动轮和输出驱动轮、相对于所述一体式传动轴孔相互并列设置。该无耦合损耗高可靠驱动装置结构简单、合理,装备工艺简单,传动传输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耦合损耗高可靠驱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耦合损耗高可靠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密集架其驱动装置通常包括输出驱动行走轮,行走轮轴,动力输入驱动轴和相应的输入驱动轮等,其具体结构构成为:输出驱动行走轮通过焊接或紧固件装备固定在行走轮轴上,同时输入驱动轮通过焊接或紧固件固定在行走轮轴上,其输出驱动行走轮与输入驱动轮为相互独立的分立部件,需要分别进行装备固定,这样的驱动传动组成结构和连接结构,最大的问题就是传输轴如行走轮轴等容易发生扭力变形,传输损耗大,导致运行不稳定,且装备工艺复杂,效率低,同时,其输出驱动行走轮、输入驱动轮与行走轮轴采用焊接固定容易使相关部件产生焊接变形,采用紧固件连接又容易产生装备精度误差,以至于动力传输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无耦合损耗高可靠驱动装置。该无耦合损耗高可靠驱动装置结构简单、合理,装备工艺简单,传动传输可靠。本专利技术无耦合损耗高可靠驱动装置的技术方案包括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为多功能复合一体式驱动轮,所述多功能复合一体式驱动轮包括一体式传动轴孔,及其互成一体的输入驱动轮和输出驱动轮,互成一体的所述输入驱动轮和输出驱动轮、相对于所述一体式传动轴孔相互并列设置。多功能复合一体式驱动轮的所述互成一体的输入驱动轮和输出驱动轮分别包括轨道行走轮、链轮、齿轮或皮带轮。所述多功能复合一体式驱动轮的输出轨道行走轮包括行走轮主体,以及设于该行走轮主体相应一侧的转移耦合凸体,多功能复合一体式驱动轮的一体式传动轴孔开设于该行走轮主体及其相应一侧的转移耦合凸体,所述转移耦合凸体与输入驱动轮或输入链轮之间设有锁定装置。所述多功能复合一体式驱动轮的输入链轮包括链轮主体,以及开设于所述链轮主体的一体式耦合装备孔,所述链轮主体与转移耦合凸体之间设有一体式固定耦合装置,输入链轮或其链轮主体由其一体式耦合装备孔通过一体式固定耦合装置和/或相应的锁定装置一体式固定连接于转移耦合凸体。互成一体的所述输入驱动轮和输出驱动轮、相对于所述一体式传动轴孔相互有间隔或无间隔、并列设置。所述多功能复合一体式驱动轮的输入输出驱动轮或其齿轮、链轮、皮带轮、和/或轨道行走轮由相应的模具铸成一整体、或焊接呈一体。本专利技术不仅结构特别简单、合理,其通过行走轮与输入驱动轮设置为一体式结构,减化了装备工艺,避免了扭力变形,传动结构紧凑,传动稳固可靠,占用空间小,可以有效避免输入输出驱动轮的耦合传输损耗,同时减小了装备精度引起的装备误差,避免了分体部件装备固定连接方式造成的变形,以至于从根本上降低了驱动传动损耗,提高了传动运行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装备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的多功能复合一体式驱动轮的输入输出驱动轮一体式组成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说明。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无耦合损耗高可靠驱动装置包括多功能复合一体式驱动轮,其多功能复合一体式驱动轮包括一体式传动轴孔7,及其互成一体的输入驱动轮和输出驱动轮。其所述驱动轮也可包括传动轮或行走轮等。本例中,互成一体的输入驱动轮和输出驱动轮相对于一体式传动轴孔7相互成一间隔并列设置,其互成一体的输入驱动轮和输出驱动轮分别包括输出轨道行走轮1和输入链轮4等。其输入链轮4包括链轮主体4a,以及开设于其中心的一体式耦合装备孔4b。输出轨道行走轮1包括行走轮主体1a,以及外径或径向尺寸小于行走轮主体的转移耦合凸体1b,转移耦合凸体1b由行走轮主体相应一侧壁面的中央部分外延凸出一定长度构成,多功能复合一体式驱动轮的一体式传动轴孔7由开设于行走轮主体1a及其转移耦合凸体1b的中心的通孔构成。多功能复合一体式驱动轮由其一体式传动轴孔7通过两轴承6可转动式与行走轮轴8连接。多功能复合一体式驱动轮同时可通过设置于行走轮轴与多功能复合一体式驱动轮之间的止动螺钉和/或限位挡块等限位于轮轴的相应部位。多功能复合一体式驱动轮的一体式传动轴孔7的靠两端部位的周壁分别开设有环凹槽3,一体式传动轴孔7两端的轴承6分别由相应的轴承孔用弹性挡圈5卡入位于轴承的外侧的环凹槽3,固定于一体式传动轴孔7内。输入链轮与转移耦合凸体1b之间设有锁定装置以及一体式固定耦合装置。其锁定装置包括开设于转移耦合凸体1b的自由端端部外周壁的环凹槽3,以及相应的弹性挡圈5等。其一体式固定耦合装置包括设置呈其轴向投影形状为多边形的一体式耦合装备孔4b,以及设置呈相应多边形的转移耦合凸体1b的相应部位的多边形外周壁1b1。即本例中,其输入链轮或链轮主体的一体式耦合装备孔4b由在轴向投影呈多边形的多边形孔构成,相应的与输入链轮配合连接的转移耦合凸体1b的外周壁形状为相应的多边形形状。输入链轮与输出轨道行走轮1的转移耦合凸体通过多边形一体式耦合装备孔和相应的多边形外周壁形成紧配合相互固定连接,并通过卡设于输入链轮外侧与转移耦合凸体1b的环凹槽之间的弹性挡圈5进行锁定。实施例2中,输入链轮或链轮主体的一体式耦合装备孔4b由靠输出轨道行走轮一侧的多边形孔4b1部分与另一侧的圆形孔4b2分部组合构成。其输出轨道行走轮1的转移耦合凸体相应部位的外周壁面形状包括靠内侧一端的多边形外周壁1b1部分和外侧一端的圆形外周壁1b2部分。多边形孔4b1部分与另一侧的圆形孔4b2分部、以及多边形外周壁1b1部分和外侧一端的圆形外周壁1b2部分构成一体式固定耦合装置。链轮4通过多边形孔4b1和圆形孔4b2与相应形状的多边形外周壁1b1和圆形外周壁1b2紧配合固定、并由弹性挡圈5限位锁定一体式固定连接于行走轮的转移耦合凸体部。多边形孔4b1和圆形孔4b2合并构成链轮4的复合式耦合装备孔,由多边形外周壁1b1和圆形外周壁1b2合并构成转移耦合凸体的复合式外周壁面。本例其余结构和相应的连接方式方法等可与上述实施例类同。实施例3中,其一体式固定耦合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呈锥形和圆形、或者锥形与锥形的输入链轮一体式耦合装备孔4b和输出轨道行走轮的转移耦合凸体相应部位的外周壁面。输入链轮与输出轨道行走轮通过相互对应的锥形与圆形、或者锥形与锥形壁面的紧配合互成一体式固定连接。本例其余结构和相应的连接方式方法等可与上述任一实施例类同。实施例4中,其输入链轮、输出轨道行走轮及其一体式传动轴孔由相应组成材料浇铸成一体构成。本例其余结构和相应的连接方式方法等可与上述任一实施例类同。实施例5中,其多功能复合一体式驱动轮的输入驱动轮和输出驱动轮分别为链轮、齿轮和/或皮带轮。当链轮直径大于行走轮相应直径,或行走轮不对链轮的传动链条产生影响时,或者其输入输出驱动轮为相应的齿轮、皮带轮等时,其互成一体的输入驱动轮和输出驱动轮相对于一体式传动轴孔7相互无间隔并列设置。多功能复合一体式驱动轮的一体式传动轴孔设置一个轴承,通过其一个轴向长度相对较长的轴承与相应的行走轮轴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耦合损耗高可靠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轮,其特征是所述驱动轮为多功能复合一体式驱动轮,所述多功能复合一体式驱动轮包括一体式传动轴孔,及其互成一体的输入驱动轮和输出驱动轮,互成一体的所述输入驱动轮和输出驱动轮、相对于所述一体式传动轴孔相互并列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耦合损耗高可靠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轮,其特征是所述驱动轮为多功能复合一体式驱动轮,所述多功能复合一体式驱动轮包括一体式传动轴孔,及其互成一体的输入驱动轮和输出驱动轮,互成一体的所述输入驱动轮和输出驱动轮、相对于所述一体式传动轴孔相互并列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耦合损耗高可靠驱动装置,其特征是多功能复合一体式驱动轮的所述互成一体的输入驱动轮和输出驱动轮分别包括轨道行走轮、链轮、齿轮或皮带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无耦合损耗高可靠驱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多功能复合一体式驱动轮的输出轨道行走轮包括行走轮主体,以及设于该行走轮主体相应一侧的转移耦合凸体,多功能复合一体式驱动轮的一体式传动轴孔开设于该行走轮主体及其相应一侧的转移耦合凸体,所述转移耦合凸体与输入驱动轮或输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建春刘增强黄贵清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卓尔金属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