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摇式直杆伞用多功能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6670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摇式直杆伞用多功能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壳体套设在伞杆外围且摇手贯穿壳体而伸出在壳体之外,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音响组件包括第一、第二音响,分别设置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发光组件设置在壳体的上方,包括套设在伞杆外围的灯罩、设置在灯罩内的发光线路板及布置在发光线路板上的发光体,所述灯罩与壳体连接;控制线路板与第一、第二音响及发光线路板电连接而控制音响组件、发光组件工作。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不需要改变伞杆结构的前提下实现了播放音乐的功能和照明功能,同时灯罩与壳体连接将多功能组件安装在伞杆上,多功能组件整体设计紧促、组装方便,且对手摇式直杆伞通用,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摇式直杆伞用多功能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功能组件,具体涉及一种手摇式直杆伞用多功能组件。
技术介绍
户外遮阳伞是一种为人们户外活动提供便利休闲空间的常用工具,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草坪、广场、海滩等娱乐场所。传统户外遮阳伞为一普通的手摇式直杆伞结构,只具有遮阳功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户外遮阳伞的功能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在伞上设置了LED灯,伞上设置有蓄电池,通过蓄电池为LED灯提供电源,现有设计中,LED灯和蓄电池设置在伞盘内或者伞杆上,实现对伞具晚间照明,该设计需要改变原有的伞盘或者伞杆的设计结构,对伞的设计要求较高,还需要考虑LED灯、蓄电池与伞盘或者伞杆的装配精度,增加了生产成本,实用性差。如中国技术专利公告号为CN210841812U(申请号CN201921427831.1)公开的多功能灯光遮阳伞,包括伞杆和伞体,伞杆包括通过中节连接的上杆和下杆,上杆上圆周均布凹槽,每个凹槽内均贴合设有照明机构,照明机构包括导光条和LED灯,中节包括抵接在上杆和下杆之间的连接部,连接部上设有对应伸入凹槽内的可防止导光条下部脱离凹槽的限位块,下杆上部内设有B电路板、蓄电池以及分别安装在B电路板上的开关和USB接口,伞体包括套设在伞杆顶部的上伞盘,上伞盘上端螺接有为蓄电池充电的太阳能板,上伞盘内设有与LED灯电连接的A电路板,蓄电池分别为A电路板和B电路板提供电源。该方案为了配合LED灯和蓄电池的安装改变了原有的伞体结构,设计复杂,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摇式直杆伞用多功能组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不需要改变原有伞的结构,且该多功能组件组装简单、能够同时实现照明和播放音乐的功能。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手摇式直杆伞用多功能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套设在伞杆外围且摇手贯穿壳体而伸出在壳体之外,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音响组件,包括第一、第二音响,分别设置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发光组件,设置在壳体的上方,包括套设在伞杆外围的灯罩、设置在灯罩内的发光线路板及布置在发光线路板上的发光体,所述灯罩与壳体连接;控制线路板,其与第一、第二音响及发光线路板电连接而控制音响组件、发光组件工作。为利于灯罩的下端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作为优选,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所述灯罩的外侧设置有第三外螺纹,所述连接件套设在伞杆上且与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灯罩螺纹连接。采用连接件即可将灯罩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方便组装,提高了组装效率。为利于将发光线路板固定在灯罩内,避免运输或者使用过程中发光线路板移动而损坏,作为优选,所述发光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灯罩内且套设在伞杆外围的灯座,所述发光线路板套设在伞杆之外、且设置在灯座之上,所述灯座呈环形,所述灯座的外侧设置有第四外螺纹,所述灯座与连接件螺纹连接。发光线路板设置在灯座上,两者为一体件,在安装时直接将灯座套设在伞杆上即可,然后通过连接件螺纹连接,提高了组装效率。为利于美观,作为优选,所述发光线路板呈环形,所述发光体为多个灯珠,各发光体均匀地周向分布在发光线路板之上。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面向内延伸形成限位凸起,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面向外凹陷形成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凸起位于限位凹槽内。在连接件与第一壳体、第二壳体螺纹连接时必须保证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相对应,否则无法实现螺纹连接,因此,对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位置进行限定,保证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相对应。为利于摇手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伸出,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靠近摇手的一侧均开有半圆形安装缺口,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拼合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壳体的半圆形安装缺口与第二壳体的半圆形安装缺口合拼成一圆形安装口,摇手从该圆形安装口伸出。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包括靠近伞杆一侧的内壳体以及位于内壳体外侧的外壳体,所述内壳体与外壳体拼合形成有供第一、第二音响容纳的腔体。将第一、第二音响分别设置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组装为音响模块,在安装时,音响模块直接围合在伞杆外围即可,提高组装效率。音响的设计有多种,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第二音响均包括喇叭和振膜,所述外壳体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喇叭和振膜分别位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所述外壳体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网。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设计有利于喇叭声音的传出以及振膜的振动,防护网避免灰尘的落入。为利于喇叭与第一通孔之间的密封以及振膜的限位,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通孔的内侧孔径大于外侧孔径,内侧孔与外侧孔之间形成有能够阻止打胶时胶体外溢的台阶面,所述喇叭位于内侧孔内且与内侧孔密封配合;所述内壳体上设置有振膜座,所述第二通孔内壁向内延伸形成多条且间隔设置的环形凸筋,所述振膜设置在振膜座上且边沿卡设在环形凸筋之间。为利于对控制线路板的控制以及为音响组件、发光组件提供电能,作为优选,所述壳体的下方设置有壳座,所述壳座内设置有所述控制线路板以及电池,所述壳座上设置有与控制线路板相电连接的开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拼合后形成围合在伞杆外围且摇手从中伸出的壳体,第一音响和第二音响分别设置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一方面在不需要改变伞杆结构的前提下实现了播放音乐的功能,另一方面将摇手与伞杆连接的一端包裹在壳体内,起到了美观的效果;在壳体的上方设置发光组件,在不需要改变伞杆结构的前提下实现照明功能,同时发光组件的灯罩与壳体连接将多功能组件安装在伞杆上;且设置控制线路板与第一、第二音响及发光线路板电连接而控制音响组件、发光组件工作。本方案的多功能组件整体设计紧促、组装方便,且对手摇式直杆伞通用,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分解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拼合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壳体中内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壳体中内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发光线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灯座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外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I处放大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隐掉一侧防护网和外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至图1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手摇式直杆伞用多功能组件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包括壳体10、音响组件、发光组件、连接件5、控制线路板81以及壳座8。壳体10套设在伞杆91外围且摇手92贯穿壳体10而伸出在壳体10之外,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外螺纹11a和第二外螺纹12a,第一壳体11的内侧面向内延伸形成限位凸起11a,第二壳体12的内侧面向外凹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摇式直杆伞用多功能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10),套设在伞杆(91)外围且摇手(92)贯穿壳体(10)而伸出在壳体(10)之外,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n音响组件,包括第一、第二音响(20),分别设置在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内;/n发光组件,设置在壳体(10)的上方,包括套设在伞杆(91)外围的灯罩(4)、设置在灯罩(4)内的发光线路板(7)及布置在发光线路板(7)上的发光体(3),所述灯罩(4)与壳体(10)连接;/n控制线路板(81),其与第一、第二音响(20)及发光线路板(7)电连接而控制音响组件、发光组件工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摇式直杆伞用多功能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套设在伞杆(91)外围且摇手(92)贯穿壳体(10)而伸出在壳体(10)之外,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
音响组件,包括第一、第二音响(20),分别设置在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内;
发光组件,设置在壳体(10)的上方,包括套设在伞杆(91)外围的灯罩(4)、设置在灯罩(4)内的发光线路板(7)及布置在发光线路板(7)上的发光体(3),所述灯罩(4)与壳体(10)连接;
控制线路板(81),其与第一、第二音响(20)及发光线路板(7)电连接而控制音响组件、发光组件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摇式直杆伞用多功能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5),所述连接件(5)设置有内螺纹(51),所述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外螺纹(11a)和第二外螺纹(12a),所述灯罩(4)的外侧设置有第三外螺纹(41),所述连接件(5)套设在伞杆上且与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以及灯罩(4)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摇式直杆伞用多功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灯罩(4)内且套设在伞杆(91)外围的灯座(6),所述发光线路板(7)套设在伞杆(91)之外、且设置在灯座(6)之上,所述灯座(6)呈环形,所述灯座(6)的外侧设置有第四外螺纹(61),所述灯座(6)与连接件(5)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摇式直杆伞用多功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线路板(7)呈环形,所述发光体(3)为多个灯珠,各发光体(3)均匀地周向分布在发光线路板(7)之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摇式直杆伞用多功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侧面向内延伸形成限位凸起(11a),所述第二壳体(12)的内侧面向外凹陷形成限位凹槽(12a),所述限位凸起(11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新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东方盛世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