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遮阳百叶棚的百叶叶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2976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遮阳百叶棚的百叶叶片,它包括叶片本体,叶片本体的两端设有转动轴,它还包括太阳能板、照明单元、蓄电池和充放电控制线路板,太阳能板和照明单元分设于叶片本体的上下两端,叶片本体具有径直腔,蓄电池和充放电控制线路板设于径直腔中,且二者电连接,叶片本体还具有与其径直腔贯通的第一导线槽和第二导线槽,第一导线槽和第二导线槽分别与太阳能板和照明单元相对,太阳能板和照明单元的连接线分别穿过第一导线槽和第二导线槽与充放电控制线路板电连接。本技术方案的百叶叶片可有效利用所受的太阳热辐射能以供照明电器进行使用,进而提升百叶遮阳棚使用功能,并提升用户活动体验及减少用电成本。并提升用户活动体验及减少用电成本。并提升用户活动体验及减少用电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遮阳百叶棚的百叶叶片


[0001]本技术涉及遮阳棚
,更具体讲的是一种用于遮阳百叶棚的百叶叶片。

技术介绍

[0002]遮阳设施能够灵活且合理的控制外部直射、辐射和漫辐射的太阳光线,进而起到控制另一侧热量、温度的作用,为用户提供满意的使用环境,百叶遮阳棚是常见的遮阳设施之一,其中,遮阳百叶为百叶遮阳棚的核心部件,遮阳百叶能够根据不同时段、不同要求、太阳光的强弱,主动进行开启和关闭,使得百叶遮阳棚广受人们的欢迎,但目前市面上的遮阳百叶功能较为单一,仅局限于采光的调节,如公开号为CN214835126U,专利名称为“一种百叶棚”的中国专利所示,其记载的百叶遮阳棚具体包括横梁、百叶片和转动设置在横梁上的曲柄,曲柄的一端与百叶片固连,另一端铰接有连杆,横梁上转动连接有传动杆,传动杆上固定连接有摇臂,摇臂与连杆转动连接,横梁上设置有能驱动传动杆转动的驱动件。
[0003]上述结构的百叶遮阳棚除通过转动摇臂控制百叶片转动实现基本的采光调节外,与市面上的其他百叶遮阳棚相似的是再无额外的扩展功能,且在如黑夜等环境中,随着外部光线的减弱,百叶遮阳棚的使用频率也大大减弱,因此,以上常见的百叶遮阳棚还存在着明显的时段性,同时,在黑夜等环境中存在光线较差的问题,此时,人们往往会使用照明电器进行照明,但部分照明电器使用时需要与户内插座连接,或与外接插线板连接,错综复杂的电源线不仅影响用户的活动还难以整理,同时,增加用户的用电成本,而在昼间,百叶遮阳棚的百叶叶片直接受到太阳光线的照射,太阳光线中蕴含丰富的热辐射能,这部分热辐射能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因此如何能够对照射至百叶叶片上的太阳光线中的热辐射能进行合理利用,来丰富百叶遮阳棚的使用功能是一个颇具前景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以上情况,为克服上述现有百叶遮阳棚功能单一,其百叶叶片无法对所受的太阳热辐射能进行有效的利用,致使用户在使用照明电器时需要与插座或外接插线板连接,影响用户的活动还难以整理,同时,增加用电成本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利用所受的太阳热辐射能以供照明电器进行使用的,进而提升百叶遮阳棚使用功能,并提升用户活动体验及减少用电成本的百叶叶片。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6]一种用于遮阳百叶棚的百叶叶片,它包括叶片本体,叶片本体的两端设有转动轴,它还包括太阳能板、照明单元、蓄电池和充放电控制线路板,太阳能板和照明单元分设于叶片本体的上下两端,叶片本体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径直腔,蓄电池和充放电控制线路板均设于径直腔中,且蓄电池与充放电控制线路板电连接,叶片本体还具有与其径直腔贯通的第一导线槽和第二导线槽,第一导线槽和第二导线槽分别与太阳能板和照明单元相对,太阳能板和照明单元的连接线分别穿过第一导线槽和第二导线槽与充放电控制线路板
电连接。
[0007]作为优选的是,径直腔与叶片本体的上端面贯通,径直腔一侧的叶片本体上形成有上部卡槽,上部卡槽沿叶片本体的长度方向布置,并与第一导线槽保持上下相对,太阳能板设于上部卡槽中。
[0008]作为优选的是,径直腔中插设有控制盒,控制盒包括上盖和下盖,蓄电池和充放电控制线路板均设于控制盒中,上盖的一端穿过径直腔与叶片本体上端面的贯通处向外延伸,且其位于叶片本体外的部分与叶片本体间台阶面配合。
[0009]作为优选的是,下盖与叶片本体间通过若干螺纹紧固件可拆卸连接。
[0010]作为优选的是,下盖和叶片本体上分别形成有凹凸配合的定位块和定位槽。
[0011]作为优选的是,叶片本体的下端面上开设有下部卡槽,下部卡槽沿叶片本体的长度方向布置,第二导线槽贯通下部卡槽和径直腔,照明单元卡接于下部卡槽中,转动轴插设于下部卡槽的下端。
[0012]作为优选的是,下部卡槽的宽度自其下方开口向封闭端先逐步递增后递减,照明单元形状与下部卡槽的形状一致。
[0013]作为优选的是,下部卡槽的内壁上环布有若干防滑纹。
[0014]作为优选的是,叶片本体的径直腔中形成有加强筋。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6]本技术中,百叶叶片能够直接将所照射的太阳光线中的热辐射能转化为电能供照明单元照明使用,进而实现对太阳热辐射能的合理利用,同时丰富配置有本技术百叶叶片的百叶遮阳棚的使用功能,使得百叶遮阳棚在黑暗环境中也能够发挥其使用功能,同时,由于无需使用市电为照明设备进行供电,故能够极大地节约用电成本,且无需额外的外接线与插座或外接插线板连接,确保使用者具有较佳的活动体验。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百叶叶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百叶叶片的局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百叶叶片控制盒下盖与上盖分离后的局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百叶叶片的叶片本体的局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百叶叶片另一视角的局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技术百叶叶片的叶片本体另一视角的局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本技术百叶叶片的叶片本体侧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8是本技术百叶叶片的叶片本体下部卡槽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9是本技术百叶叶片的控制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10配置有本技术百叶叶片的百叶遮阳棚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如图所示:
[0028]1、叶片本体;101、径直腔;102、第一导线槽;103、第二导线槽;104、上部卡槽;105、定位槽;106、下部卡槽;106a、防滑纹;107、加强筋;2、转动轴;3、太阳能板;4、照明单元;5、蓄电池;6、充放电控制线路板;7、控制盒;701、上盖;702、下盖;702a、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该方位是必须具有的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1]如图1至图7以及图10所示,一种用于遮阳百叶棚的百叶叶片,它包括叶片本体1,本技术的叶片主体选用铝合金型材制成,叶片本体1的两端设有转动轴2,转动轴2用于同百叶遮阳棚铰接,使得百叶叶片能够自由转动以进行采光调节,此外,它还包括太阳能板3、照明单元4、蓄电池5和充放电控制线路板6,太阳能电池板、照明单元4和蓄电池5均与充放电控制线路板6电连接,太阳能电池板用于将太阳光线蕴含的热辐射能转化为电能,蓄电池5用于存储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遮阳百叶棚的百叶叶片,它包括叶片本体(1),所述叶片本体(1)的两端设有转动轴(2),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太阳能板(3)、照明单元(4)、蓄电池(5)和充放电控制线路板(6),所述太阳能板(3)和照明单元(4)分设于叶片本体(1)的上下两端,所述叶片本体(1)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径直腔(101),所述蓄电池(5)和充放电控制线路板(6)均设于径直腔(101)中,且所述蓄电池(5)与充放电控制线路板(6)电连接,所述叶片本体(1)还具有与其径直腔(101)贯通的第一导线槽(102)和第二导线槽(103),所述第一导线槽(102)和第二导线槽(103)分别与太阳能板(3)和照明单元(4)相对,所述太阳能板(3)和照明单元(4)的连接线分别穿过第一导线槽(102)和第二导线槽(103)与充放电控制线路板(6)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遮阳百叶棚的百叶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径直腔(101)与叶片本体(1)的上端面贯通,所述径直腔(101)一侧的叶片本体(1)上形成有上部卡槽(104),所述上部卡槽(104)沿叶片本体(1)的长度方向布置,并与第一导线槽(102)保持上下相对,所述太阳能板(3)设于上部卡槽(104)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遮阳百叶棚的百叶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径直腔(101)中插设有控制盒(7),所述控制盒(7)包括上盖(701)和下盖(702),所述蓄电池(5)和充放电控制线路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新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东方盛世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