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蛾的综合监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46602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白蛾的综合监测方法,涉及白蛾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白蛾的综合监测方法,通过分布在多个区域的白蛾监测装置对白蛾进行诱捕、收集、计数,并将不同区域的白蛾数量发送至监测云平台,通过监测云平台对不同区域及不同时期的白蛾数量进行分析,并在出现风险后及时发出报警信号,便于移动终端接收报警信号后,找到对应区域的白蛾监测装置并及时采取杀灭措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综合监测方法不仅具备监测、统计的功能,同时针对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白蛾进行诱捕、收集,方便观察白蛾不同生长周期内的繁殖情况,并对风险进行评估报警,便于对白蛾风险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避免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白蛾的综合监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白蛾监测
,尤其涉及白蛾的综合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白蛾学名为美国白蛾,是灯蛾科、白蛾属蛾类,为白色蛾子。美国白蛾成虫具有“趋光”、“趋味”、“喜食”3个特性,对气味较为敏感,特别是对腥、香、臭味最敏感。一般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厕所、畜舍、臭水坑等周围树木,极易发生疫情。美国白蛾已被国家环保总局列入中国首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目前白蛾的监测方法大多通过监测装置来实现,包括诱捕装置、监测装置、集虫装置三部分组成。诱捕装置在美国白蛾交尾时间对其进行性诱、光诱,使美国白蛾产生趋向性,通过捕虫盒进入集虫装置,被捕虫网捕杀。通过捕虫盒漏斗槽喇叭口的红外计数器感应环,统计到红外计数器显示屏上,红外计数器显示屏内置美国白蛾监测程序,显示每天诱捕到的美国白蛾数量、美国白蛾始见期、始盛期等信息,美国白蛾防治人员根据当地美国白蛾的生活习性和监测装置提供的相关数据推算美国白蛾的最佳防治时期。但是,现有的利用白蛾监测装置来进行白蛾监测的方法,无法针对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白蛾进行诱捕、收集,不方便观察白蛾不同生长周期内的繁殖情况并对风险进行评估报警,造成防治措施不及时产生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白蛾的综合监测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白蛾的综合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分布在多个区域内的白蛾监测装置对白蛾进行诱捕、收集并计数,分析显示得到收集的白蛾数量后,将不同区域的白蛾数量发送至监测云平台;b.监测云平台对不同区域的白蛾监测装置发送的白蛾数量进行分析,得出不同时期及不同区域白蛾的分布情况,并在白蛾数量出现风险后产生报警信号,并将报警信号发送至移动终端;c.移动终端接收监测云平台发送的报警信号。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每个白蛾监测装置内设有微处理器、显示模块、通信模块,微处理器用于将计数腔和收集盒内多个红外感应计数器实时感应到的白蛾数量,进行加和求平均值后得出平均白蛾数量,通过通信模块发送至监测云平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平均白蛾数量。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监测云平台内设有分析模块、报警模块,分析模块用于将每个白蛾监测装置发送的平均白蛾数量,进行分析得出不同区域不同时期内的白蛾数量,根据不同区域的平均白蛾数量判定为高风险区域、中风险区域、低风险区域,当判定为高风险区域、中风险区域后产生控制信号;报警模块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后产生报警信号,并将报警信号发送至移动终端。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方案,高风险区域、中风险区域、低风险区域的判定标准为:高风险区域的平均白蛾数量排名前20%,中风险区域的平均白蛾数量排名前20%~60%,低风险区域的平均白蛾数量排名后4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白蛾监测装置包括诱捕收集器、支撑柱、安装柱,支撑柱通过升降机构安装于底座上,多个安装柱均匀分布在支撑柱的外围,多个诱捕收集器固定在支撑柱、安装柱的端部。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诱捕收集器包括诱捕排水室、收集室、收集盒,诱捕排水室的中心顶部设有诱捕口,诱捕口的下方设有诱捕灯;诱捕排水室内腔位于诱捕口的外围设有净化过滤室,诱捕排水室内腔位于净化过滤室的下方设有计数腔,计数腔的两侧底部设有红外感应计数器,收集室设置于诱捕排水室的底部,收集盒可拆卸安装于收集室的底部,收集盒的侧壁也设有红外感应计数器。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净化过滤室包括从上到下设置的沙石层、砂砾层、活性炭层,活性炭层的底部连通有向外延伸的排水管。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白蛾的综合监测方法,通过分布在多个区域的白蛾监测装置对白蛾进行诱捕、收集、计数,并将不同区域的白蛾数量发送至监测云平台,通过监测云平台对不同区域及不同时期的白蛾数量进行分析,并在出现风险后及时发出报警信号,便于移动终端接收报警信号后,找到对应区域的白蛾监测装置并及时采取杀灭措施;本专利技术的综合监测方法不仅具备监测、统计的功能,同时针对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白蛾进行诱捕、收集,方便观察白蛾不同生长周期内的繁殖情况,并对风险进行评估报警,便于对白蛾风险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避免损失。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白蛾的综合监测系统的控制原理模块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白蛾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白蛾监测装置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诱捕收集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白蛾监测装置;110、诱捕收集器;111、诱捕排水室;112、收集室;113、收集盒;114、诱捕口;115、诱捕灯;116、净化过滤室;117、计数腔;118、红外感应计数器;119、沙石层;120、支撑柱;121、砂砾层;122、活性炭层;123、排水管;130、安装柱;140、底座;141、滑槽;142、气缸;200、监测云平台;300、移动终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白蛾的综合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分布在多个区域内的白蛾监测装置100对白蛾进行诱捕、收集并计数,分析显示得到收集的白蛾数量后,将不同区域的白蛾数量发送至监测云平台200;b.监测云平台200对不同区域的白蛾监测装置100发送的白蛾数量进行分析,得出不同时期及不同区域白蛾的分布情况,并在白蛾数量出现风险后产生报警信号,并将报警信号发送至移动终端300;c.移动终端300接收监测云平台200发送的报警信号。如图1-4所示,每个白蛾监测装置100内设有微处理器、显示模块、通信模块,微处理器用于将计数腔117和收集盒113内多个红外感应计数器118实时感应到的白蛾数量,进行加和求平均值后得出平均白蛾数量,通过通信模块发送至监测云平台200,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平均白蛾数量。微处理器得出的平均白蛾数量,能够较为精准地反映每个白蛾监测装置100内的白蛾数量,便于分析模块精准分析得出不同区域不同时期内的白蛾数量。监测云平台200内设有分析模块、报警模块,分析模块用于将每个白蛾监测装置100发送的平均白蛾数量,进行分析得出不同区域不同时期内的白蛾数量,根据不同区域的平均白蛾数量判定为高风险区域、中风险区域、低风险区域,当判定为高风险区域、中风险区域后产生控制信号;报警模块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后产生报警信号,并将报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白蛾的综合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a.分布在多个区域内的白蛾监测装置(100)对白蛾进行诱捕、收集并计数,分析显示得到收集的白蛾数量后,将不同区域的白蛾数量发送至监测云平台(200);/nb.监测云平台(200)对不同区域的白蛾监测装置(100)发送的白蛾数量进行分析,得出不同时期及不同区域白蛾的分布情况,并在白蛾数量出现风险后产生报警信号,并将报警信号发送至移动终端(300);/nc.移动终端(300)接收监测云平台(200)发送的报警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白蛾的综合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分布在多个区域内的白蛾监测装置(100)对白蛾进行诱捕、收集并计数,分析显示得到收集的白蛾数量后,将不同区域的白蛾数量发送至监测云平台(200);
b.监测云平台(200)对不同区域的白蛾监测装置(100)发送的白蛾数量进行分析,得出不同时期及不同区域白蛾的分布情况,并在白蛾数量出现风险后产生报警信号,并将报警信号发送至移动终端(300);
c.移动终端(300)接收监测云平台(200)发送的报警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蛾的综合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白蛾监测装置(100)内设有微处理器、显示模块、通信模块,微处理器用于将计数腔(117)和收集盒(113)内多个红外感应计数器(118)实时感应到的白蛾数量,进行加和求平均值后得出平均白蛾数量,通过通信模块发送至监测云平台(200),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平均白蛾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蛾的综合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云平台(200)内设有分析模块、报警模块,分析模块用于将每个白蛾监测装置(100)发送的平均白蛾数量,进行分析得出不同区域不同时期内的白蛾数量,根据不同区域的平均白蛾数量判定为高风险区域、中风险区域、低风险区域,当判定为高风险区域、中风险区域后产生控制信号;报警模块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后产生报警信号,并将报警信号发送至移动终端(3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白蛾的综合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高风险区域、中风险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贺佳龙成林张娓娓冯婷舒杨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沐森林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