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多功能灭蚊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2268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多功能灭蚊灯,包括:灯罩、底座和挂钩;所述灯罩中至少有一面呈向内凹陷的漏斗状,且中间部位设有若干个透虫孔,所述透虫孔的边缘在向灯罩内部方向设置有防逃逸毛边;所述挂钩与所述灯罩连接;所述底座上设有供电装置、诱蚊灯、照明灯和灭蚊液槽,所述供电装置分别与所述诱蚊灯、照明灯电性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灯罩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灭蚊灯具有结构简单、美观大方、功能多样、灭虫效果佳等特点。并且在使用时,安全环保,可以用于各种场所,有效解决了夏季蚊虫叮咬的烦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多功能灭蚊灯
本技术涉及生活用品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新型多功能灭蚊灯。
技术介绍
炎热的夏季,灭蚊一直是人们重视的一个方面,现如今人们灭蚊的方式也随着科技的进步在与时俱进,从开始的蚊香,到电动蚊香液,再到灭蚊灯,但是在灭蚊效果逐步提升的同时对人体的危害也在逐步降低。现有的灭蚊灯采用的灭蚊方案一种是使用诱蚊灯将蚊子引诱至设备上方,再被设备内部的风机吸入设备中风干,灭蚊效果好,但是仍然存在灭蚊不彻底的隐患,可能有未杀灭蚊子在清理设备时飞出;另一种是用高压电网拍打,昆虫接触后触电死亡,但虫尸清理比较困难,如不及时清除,虫尸粘满网罩表面,影响灭蚊效果。并且这两种灭蚊灯容易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当蚊虫身体被风干或被电击瞬间,会将体内的大量病菌扩散到空气中和物体表面;对人们的身体造成一定的危害,不够安全。此外,现有灭蚊灯功能较为单一,在无蚊子的季节没有用武之地,成为了摆设。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多功能灭蚊灯,该灭蚊灯既可以灭蚊又能够照明,且灭蚊效果理想,没有污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多功能灭蚊灯,包括:灯罩、底座和挂钩;所述灯罩中至少有一面呈向内凹陷的漏斗状,且中间部位设有若干个透虫孔,所述透虫孔的边缘在向灯罩内部方向设置有防逃逸毛边;所述挂钩与所述灯罩连接;所述底座上设有供电装置、诱蚊灯、照明灯和灭蚊液槽,所述供电装置分别与所述诱蚊灯、照明灯电性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灯罩可拆卸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诱蚊灯发射蚊子最喜爱的波长360-380纳米的紫外线,利用蚊子的趋光性,将蚊子吸引过来,然后通过灯罩中的透虫孔进入灯罩内,由于灯罩是向内凹陷的并且透虫孔上设有防回流毛边能够有效的防止蚊虫逃逸,提高捕蚊效果。同时,本技术还在底座上设置了照明灯,在不需要捕蚊的时候可以作为照明设备使用。优选的,所述灯罩内壁上设有粘蚊层。本技术在灯罩内壁上设置粘蚊层,与灭蚊槽相配合进一步提高灭蚊效果,并且不会在杀灭蚊子的时候使蚊子释放有害物质,影响身体健康。更优选的,所述粘蚊层由多层粘结层和油纸依次交替铺设而成,可以多次进行撕除,方便使用。优选的,所述底座底面设有若干个硅胶吸盘。硅胶吸盘可以增加灭蚊灯的与支撑物之间的牢固性,防止灭蚊灯在误碰倾倒时灭蚊槽内的灭蚊液流出来。优选的,所述灯罩为宫灯形状,包括上顶面、下底面和侧面,所述侧面分别与所述上顶面、所述下底面可拆卸连接;所述挂钩与所述上顶面或侧面连接。优选的,所述上顶面、下底面和侧面均由4~8个平面依次连接而成。优选的,所述上顶面和侧面至少有一面呈向内凹陷的弧形或方形漏斗状。本技术通过将灯罩设置为宫灯形状,一方面增加外观的美感,另一方面通过增加灯罩的面积增大灯罩与蚊虫的接触面,更有利于捕获蚊虫。优选的,所述底座设有发热体,且所述下底面设有散热孔。由于蚊虫对温度也特别敏感,本技术通过设置发热体模拟生物体温进一步提高诱蚊效果,同时在下底面设置散热孔,从而解决散热问题。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表面装有反光板,该反光板呈圆盘状,所述诱蚊灯为灯条。通过采用灯条将传统光变成面光源,使其光线分布均匀,避免光衰,具有节约成本,增强寿命等优点。优选的,所述灭蚊液槽内装有苏云金杆菌制剂。优选的,所述苏云金杆菌制剂为苏云金杆菌缓释颗粒水溶液,且其中含有吲哚或甲基吲哚。优选的,所述水、苏云金杆菌缓释颗粒与吲哚或甲基吲哚的质量比为1000:(5-10):(1-5)。苏云金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Bt)是包括许多变种的一类产菌体的芽孢杆菌,是一种生物源性杀虫剂,在自然界水体和土壤中广泛存在,能产生内毒素伴孢晶体,通过胃毒作用,可用于防治直翅目、鞘翅目、膜翅目,特别是鳞翅目的多种幼虫,安全刺激性。苏云金杆菌缓释颗粒可以在一个月内缓慢释放苏云金杆菌,用量少,作用时间长。同时吲哚或甲基吲哚具有人体挥发性气味,引诱力强、安全无抗药性、不污染环境,进一步提高诱蚊能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灭蚊灯具有结构简单、美观大方、功能多样、灭虫效果佳等特点。并且在使用时,安全环保,可以用于各种场所,有效解决了夏季蚊虫叮咬的烦恼。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附图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新型多功能灭蚊灯示意图;图2附图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新型多功能灭蚊灯示意图;图3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新型多功能灭蚊灯底座示意图;图1-3中,1-灯罩;2-底座;3-挂钩;4-透虫孔;5-诱蚊灯;6-照明灯;7-灭蚊液槽;8-发热体;9-散热孔;10-反光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多功能灭蚊灯,包括:灯罩1、底座2和挂钩3;灯罩1中至少有一面呈向内凹陷的漏斗状,且中间部位设有若干个透虫孔4,透虫孔4向内延伸有防逃逸毛边;挂钩3与灯罩1连接;底座2上设有供电装置、诱蚊灯5、照明灯6和灭蚊液槽7,供电装置分别与诱蚊灯5、照明灯6电性连接;底座2与灯罩1可拆卸连接。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灯罩内壁上设有粘蚊层。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底座底面设有若干个硅胶吸盘。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灯罩为宫灯形状,包括上顶面101、下底面102和侧面103,侧面103分别与上顶面101、下底面102可拆卸连接;挂钩3与上顶面101或侧面103连接。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上顶面101、下底面102和侧面103均由6个平面依次连接而成。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上顶面101和侧面103至少有一面呈向内凹陷的方形漏斗状104。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底座2设有发热体8,且下底面设有散热孔9。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底座上表面装有反光板10,该反光板10呈圆盘状,诱蚊灯5为灯条。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灭蚊液槽7内装有苏云金杆菌制剂。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苏云金杆菌制剂为苏云金杆菌缓释颗粒水溶液,且其中含有吲哚,其中,水、苏云金杆菌缓释颗粒与吲哚的质量比为1000:5:1。实施例2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多功能灭蚊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罩、底座和挂钩;/n所述灯罩中至少有一面呈向内凹陷的漏斗状,且中间部位设有若干个透虫孔,所述透虫孔的边缘在向灯罩内部方向设置有防逃逸毛边;所述挂钩与所述灯罩连接;/n所述底座上设有供电装置、诱蚊灯、照明灯和灭蚊液槽,所述供电装置分别与所述诱蚊灯、照明灯电性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灯罩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多功能灭蚊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罩、底座和挂钩;
所述灯罩中至少有一面呈向内凹陷的漏斗状,且中间部位设有若干个透虫孔,所述透虫孔的边缘在向灯罩内部方向设置有防逃逸毛边;所述挂钩与所述灯罩连接;
所述底座上设有供电装置、诱蚊灯、照明灯和灭蚊液槽,所述供电装置分别与所述诱蚊灯、照明灯电性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灯罩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灭蚊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内壁上设有粘蚊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灭蚊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底面设有若干个硅胶吸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灭蚊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宏美程鹏刘丽娟张崇星公茂庆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