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监控温湿度的茶苗栽培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6602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监控温湿度的茶苗栽培培养装置,包括防水组件、壳体和隔离组件,所述壳体的顶部等距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的顶部活动安装有防水组件,所述壳体内部的顶端等距安装有温湿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加热板之间固定安装有培养组件,能够利用存放架对培养槽进行存放,接着利用培养槽对茶苗进行培养工作,然后利用温湿传感器对壳体内部的温度与湿度进行监测,接着利用连接头与外接供水设备进行连接,然后利用外接供水设备带动水导入喷淋管的内部,接着利用雾化喷头将水呈雾状喷洒在空中,能够对壳体的内部进行加湿,然后利用加热板对壳体的内部进行加热,保持壳体内部的温度适应苗种的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监控温湿度的茶苗栽培培养装置
本技术涉及茶苗栽培培养设备
,具体为一种可监控温湿度的茶苗栽培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茶树为无性繁育,是采用茶树的成熟枝条通过插植,使其生根、发芽、长叶,育成植株,在培养插植的茶苗时,需要将茶苗浇足水,使土壤与插穗充分接触,免使插穗失水,插植后40天内,晴天每天早晚淋水一次,40天后晴天淋水一次,雨天看苗床水分情况少淋水或不淋水,两个月以后保持土壤湿润即可,而在茶苗栽培培养的过程中,现有的茶苗栽培培养装置存在很多问题或缺陷:传统的茶苗栽培培养装置在实际使用中,不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温湿度进行实时监测,影响茶苗苗种的快速生长,而且不方便工作人员进行观察,影响工作人员对茶苗进行施肥与灌溉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监控温湿度的茶苗栽培培养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监控温湿度的茶苗栽培培养装置,包括防水组件、壳体和隔离组件,所述壳体的顶部等距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的顶部活动安装有防水组件,所述壳体内部的顶端等距安装有温湿传感器,所述壳体内部的两侧皆固定安装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之间固定安装有培养组件,所述壳体的两侧皆贯穿设置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喷淋组件,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隔离组件。优选的,所述壳体表面的两侧皆通过铰链活动安装有门体,门体的表面皆固定设置有观察窗,观察窗的一侧皆固定安装有把手。优选的,所述防水组件包括防水板,防水板的底部等距安装有插杆。优选的,所述喷淋组件包括喷淋管,喷淋管的两侧皆固定设置有连接头,喷淋管的底部等距安装有雾化喷头。优选的,所述培养组件包括固定板,固定板的顶部等距安装有分隔板,分隔板的两侧皆固定安装有存放架,存放架的顶部皆活动设置有培养槽。优选的,所述隔离组件包括底座,底座的底部等距设置有防滑垫,底座的顶部等距安装有隔离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可监控温湿度的茶苗栽培培养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在加热板之间固定安装有培养组件,能够利用存放架对培养槽进行存放,接着利用培养槽对茶苗进行培养工作,然后利用温湿传感器对壳体内部的温度与湿度进行监测,接着利用连接头与外接供水设备进行连接,然后利用外接供水设备带动水导入喷淋管的内部,接着利用雾化喷头将水呈雾状喷洒在空中,能够对壳体的内部进行加湿,然后利用加热板对壳体的内部进行加热,保持壳体内部的温度适应苗种的生长;(2)通过在壳体的顶部等距设置有插槽,能够利用插杆与插槽进行活动连接,接着利用防水板将雨水进行引导,防止雨水的渗透,确保茶苗培养工作的正常使用,然后利用观察窗对壳体内部的情况进行观察,再利用把手打开门体,便于工作人员对茶苗进行施肥与灌溉;(3)通过在壳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隔离组件,在本装置进行工作时,能够利用防滑垫底部设置的防滑纹来增加接触面的摩擦力,防止本装置发生侧滑,从而提高本装置的稳定性,然后利用隔离杆将本装置进行隔离,防止壳体的内部受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喷淋组件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培养组件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防水组件;101、插杆;102、防水板;2、温湿传感器;3、壳体;301、门体;302、观察窗;303、把手;4、隔离组件;401、底座;402、隔离杆;403、防滑垫;5、插槽;6、喷淋组件;601、雾化喷头;602、喷淋管;603、连接头;7、培养组件;701、分隔板;702、存放架;703、培养槽;704、固定板;8、加热板;9、导向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可监控温湿度的茶苗栽培培养装置,包括防水组件1、壳体3和隔离组件4,壳体3的顶部等距设置有插槽5,壳体3表面的两侧皆通过铰链活动安装有门体301,门体301的表面皆固定设置有观察窗302,观察窗302的一侧皆固定安装有把手303,插槽5的顶部活动安装有防水组件1,防水组件1包括防水板102,防水板102的底部等距安装有插杆101;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使用时,通过在壳体3的顶部等距设置有插槽5,能够利用插杆101与插槽5进行活动连接,接着利用防水板102将雨水进行引导,防止雨水的渗透,确保茶苗培养工作的正常使用,然后利用观察窗302对壳体3内部的情况进行观察,再利用把手303打开门体301,便于工作人员对茶苗进行施肥与灌溉;壳体3内部的顶端等距安装有温湿传感器2,壳体3内部的两侧皆固定安装有加热板8,加热板8之间固定安装有培养组件7,培养组件7包括固定板704,固定板704的顶部等距安装有分隔板701,分隔板701的两侧皆固定安装有存放架702,存放架702的顶部皆活动设置有培养槽703,壳体3的两侧皆贯穿设置有导向套9,导向套9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喷淋组件6,喷淋组件6包括喷淋管602,喷淋管602的两侧皆固定设置有连接头603,喷淋管602的底部等距安装有雾化喷头601;具体的,如图3和图4所示,使用时,通过在加热板8之间固定安装有培养组件7,能够利用存放架702对培养槽703进行存放,接着利用培养槽703对茶苗进行培养工作,然后利用温湿传感器2对壳体3内部的温度与湿度进行监测,接着利用连接头603与外接供水设备进行连接,然后利用外接供水设备带动水导入喷淋管602的内部,接着利用雾化喷头601将水呈雾状喷洒在空中,能够对壳体3的内部进行加湿,然后利用加热板8对壳体3的内部进行加热,保持壳体3内部的温度适应苗种的生长,温湿传感器2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进行电性连接,该温湿传感器2的型号可为F1TS4-20ma温湿传感器,加热板8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进行电性连接,加热板8利用电流的焦耳效应将电能转变成热能以加热物体,通常分为直接电阻加热和间接电阻加热,前者的电源电压直接加到被加热物体上;壳体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隔离组件4,隔离组件4包括底座401,底座401的底部等距设置有防滑垫403,底座401的顶部等距安装有隔离杆402;具体的,如图1所示,使用时,通过在壳体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隔离组件4,在本装置进行工作时,能够利用防滑垫403底部设置的防滑纹来增加接触面的摩擦力,防止本装置发生侧滑,从而提高本装置的稳定性,然后利用隔离杆402将本装置进行隔离,防止壳体3的内部受潮。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通过在加热板8之间固定安装有培养组件7,能够利用存放架702对培养槽703进行存放,接着利用培养槽703对茶苗进行培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监控温湿度的茶苗栽培培养装置,包括防水组件(1)、壳体(3)和隔离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的顶部等距设置有插槽(5),所述插槽(5)的顶部活动安装有防水组件(1),所述壳体(3)内部的顶端等距安装有温湿传感器(2),所述壳体(3)内部的两侧皆固定安装有加热板(8),所述加热板(8)之间固定安装有培养组件(7),所述壳体(3)的两侧皆贯穿设置有导向套(9),所述导向套(9)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喷淋组件(6),所述壳体(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隔离组件(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监控温湿度的茶苗栽培培养装置,包括防水组件(1)、壳体(3)和隔离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的顶部等距设置有插槽(5),所述插槽(5)的顶部活动安装有防水组件(1),所述壳体(3)内部的顶端等距安装有温湿传感器(2),所述壳体(3)内部的两侧皆固定安装有加热板(8),所述加热板(8)之间固定安装有培养组件(7),所述壳体(3)的两侧皆贯穿设置有导向套(9),所述导向套(9)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喷淋组件(6),所述壳体(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隔离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监控温湿度的茶苗栽培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表面的两侧皆通过铰链活动安装有门体(301),门体(301)的表面皆固定设置有观察窗(302),观察窗(302)的一侧皆固定安装有把手(3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监控温湿度的茶苗栽培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萍萍江涛饶军
申请(专利权)人:修水县振泰良种茶树繁育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