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海洋生物运输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6598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型海洋生物运输箱,属于海洋生物运输技术领域,其结构包括箱体,箱体上设置有供水管路和供氧装置,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担架,担架包括担架布和担架钢管,担架钢管位于担架布的两侧且与箱体之间形成可拆卸连接,担架布连接在两个担架钢管之间;担架布的一端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裂口,裂口处设置有弹性带将裂口的两侧连接起来,担架布的另一端设置有视窗口,视窗口与裂口之间设置有鱼鳍伸出口和排泄口,视窗口、鱼鳍伸出口和排泄口均为通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示例的大型海洋生物运输箱,能够有效防止海洋生物与运输箱侧壁之间碰撞,利于海洋生物的安全运输,降低其受伤与死亡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海洋生物运输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洋生物运输
,具体地说是一种大型海洋生物运输箱,尤其适用于海豚等大型海洋生物的活体运输。
技术介绍
目前,在进行海洋生物的运输时,大都采用将海洋生物放置在运输容器中,如运输箱等,但目前的运输箱结构较为简陋,一般为简单的箱体结构和供氧的气泵构成,在实际的使用中,还存在以下比较明显的不足之处:1、运输箱的空间较为狭小,在长途运输过程中由于颠簸和惯性,容易使海洋生物撞击到运输箱的侧壁,导致海洋生物受伤;2、除供氧泵之外没有其他的维生设备,海洋生物的运输环境得不到保障,可能会造成海洋生物在运输中死亡;3、海洋生物离开海水环境后,会出现不适应的现象,但现有的运输箱内部的水没有呈现出流动状态,无法很好的模拟海洋生物生活的水动态环境,容易导致海洋生物在运输过程中焦躁不安,增加受伤几率;4、运输箱上没有检测海洋生物生命特征、生活环境的设备,不能帮助人们实时的了解运输箱内海洋生物的生活情况,出现状况无法及时处理,不利于海洋生物的安全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型海洋生物运输箱,该运输箱能够有效防止海洋生物与运输箱侧壁之间碰撞,利于海洋生物的安全运输,降低其受伤与死亡的概率。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了一种大型海洋生物运输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设置有供水管路和供氧装置,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担架,所述担架包括担架布和担架钢管,所述担架钢管位于担架布的两侧且与箱体之间形成可拆卸连接,所述担架布连接在两个担架钢管之间;所述担架布的一端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裂口,所述裂口处设置有弹性带将裂口的两侧连接起来,担架布的另一端设置有视窗口,视窗口与裂口之间设置有鱼鳍伸出口和排泄口,所述鱼鳍伸出口位于靠近视窗口的一端,所述排泄口位于靠近裂口的一端,视窗口、鱼鳍伸出口和排泄口均为通孔。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维生管,所述维生管两端均与箱体连通且在维生管上连接有水净化设备和动力泵,维生管、水净化设备、动力泵和箱体构成闭路循环。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上设置有水质检测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水质检测器和温度传感器的探头延伸至箱体内部的水中。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上设置有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水质检测器及温度传感器相连接,以显示水质情况和温度。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吊钩连接处。进一步的,所述吊钩连接处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吊钩连接处对称的分布在箱体的两侧。进一步的,所述吊钩连接处为带有通孔的吊耳。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侧壁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担架钢管的端部相适配的担架搭接槽,所述担架钢管的端部放置在所述担架搭接槽内并由担架搭接槽支撑。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侧壁的外侧并列设置有多个加固立杆,所述加固立杆为纵向固定在箱体侧壁上的杆状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外侧设置有纵向的爬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示例的大型海洋生物运输箱,在箱体内设置有担架,担架可以定制,与所运输的大型海洋生物的身体形态贴合,防止运输的海洋生物发生滑动和碰撞,有效降低海洋生物运输过程中受伤及死亡的概率。2、本专利技术示例的大型海洋生物运输箱,担架的一端设置有裂口,裂口的两侧通过弹性带连接起来,裂口用于承托大型海洋生物的尾部,使得海洋生物的尾部保持舒适的姿势,减少海洋生物因固定不适导致的身体扭动,增加运输过程的安全性。3、本专利技术示例的大型海洋生物运输箱,担架上设置有视窗口、鱼鳍伸出口和排泄口,视窗口避免遮挡海洋生物的视线,鱼鳍伸出口便于鱼鳍伸出,避免鱼鳍被挤压,排泄口根据生物器官合理设置,方便排泄粪便,这些设置大大提高了海洋生物运输过程中的舒适性。4、本专利技术示例的大型海洋生物运输箱,箱体的侧壁上设置维生管,维生管连接水净化设备等维生设备,及时净化水中的杂质,防止水污染,使海洋生物运输过程中的生活环境有了保障。5、本专利技术示例的大型海洋生物运输箱,设置动力泵,形成洋流,模拟海洋生物生活的水动态环境,降低它对陌生狭窄环境的不安感,可以安抚运输过程中焦躁的情绪。6、本专利技术示例的大型海洋生物运输箱,增加了水质检测器、温度传感器等检测设备,对海洋生物的生命体征和水质环境进行检测,帮助相关的工作人员实时了解运输中的海洋生物的状况,出现异常可以及时处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7、本专利技术示例的大型海洋生物运输箱,箱体的顶部设置吊钩连接处,结构简单,起吊方便,便于箱体的移动和安装;设置多个吊钩连接处且吊钩连接处在箱体的两侧对称布置,可以自由选择吊钩的连接位置,且力学平衡性好。8、本专利技术示例的大型海洋生物运输箱,箱体侧壁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担架钢管的端部相适配的担架搭接槽,担架钢管的端部直接放置在担架搭接槽内,装拆十分方便。9、本专利技术示例的大型海洋生物运输箱,箱体侧壁的外侧并列设置有多个加固立杆,保证箱体的强度和使用寿命;箱体的外侧设置有纵向的爬梯,便于工作人员进行相关操作时在箱体外侧攀爬,便于使用。10、本专利技术示例的大型海洋生物运输箱,解决了大型海洋生物长途运输时,海洋生物生活环境的问题,给海洋生物提供最可靠的生存保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担架的侧面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担架的顶部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担架的端部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箱体的侧面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箱体的端部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箱体的顶部视图。图中:1担架钢管,2弹性带,3排泄口,4鱼鳍伸出口,5视窗口,6担架布,7显示器,8检测装置,9维生管,10吊钩连接处,11箱体,12加固立杆,14爬梯,15担架搭接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型海洋生物运输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设置有供水管路和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担架,所述担架包括担架布和担架钢管,所述担架钢管位于担架布的两侧且与箱体之间形成可拆卸连接,所述担架布连接在两个担架钢管之间;所述担架布的一端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裂口,所述裂口处设置有弹性带将裂口的两侧连接起来,担架布的另一端设置有视窗口,视窗口与裂口之间设置有鱼鳍伸出口和排泄口,所述鱼鳍伸出口位于靠近视窗口的一端,所述排泄口位于靠近裂口的一端,视窗口、鱼鳍伸出口和排泄口均为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海洋生物运输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设置有供水管路和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担架,所述担架包括担架布和担架钢管,所述担架钢管位于担架布的两侧且与箱体之间形成可拆卸连接,所述担架布连接在两个担架钢管之间;所述担架布的一端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裂口,所述裂口处设置有弹性带将裂口的两侧连接起来,担架布的另一端设置有视窗口,视窗口与裂口之间设置有鱼鳍伸出口和排泄口,所述鱼鳍伸出口位于靠近视窗口的一端,所述排泄口位于靠近裂口的一端,视窗口、鱼鳍伸出口和排泄口均为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海洋生物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维生管,所述维生管两端均与箱体连通且在维生管上连接有水净化设备和动力泵,维生管、水净化设备、动力泵和箱体构成闭路循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海洋生物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设置有水质检测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水质检测器和温度传感器的探头延伸至箱体内部的水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型海洋生物运输箱,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张坤刘浩王乐王金哲王海洋郑文元孙凯李强刘立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