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卫通专利>正文

一种利用秸秆制备有机肥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46552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秸秆制备有机肥料的方法,其使用了秸秆破碎设备,该秸秆破碎设备包括破碎筒、挤压分离装置和切割破碎装置,所述的破碎筒内从上往下依次开设有挤压腔和切割腔,挤压腔上端内壁上设置有挤压分离装置,切割腔下端内壁上设置有切割破碎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定长出料以切割破碎的方式对秸秆进行破碎处理,从而解决了使用碾磨等方法对秸秆进行粉碎时,往往难以将秸秆的粗纤维进行有效破碎,从而导致破碎效率不够以及破碎效果不好等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秸秆自身重力向下进给,再通过只能固定进给挤压部分距离,从而通过挤压的方式控制定长进给,解决了秸秆难以进行自动进给料,也难以对秸秆进行夹持后切碎的方法处理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秸秆制备有机肥料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肥料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利用秸秆制备有机肥料的方法。
技术介绍
中国农民对作物秸秆的利用有悠久的历史,只是由于从前农业生产水平低、产量低,秸秆数量少,秸秆除少量用于垫圈、喂养牲畜,部分用于堆沤肥外,大部分都作燃料烧掉了。现有技术升级后,将秸秆制成有机肥料,更能很好的对秸秆进行利用。有机肥料亦称“农家肥料”。凡以有机物质作为肥料的均称为有机肥料。包括人粪尿、厩肥、堆肥、绿肥、饼肥、沼气肥等。具有种类多、来源广、肥效较长等特点。在用秸秆制作有机肥料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问题,一、由于秸秆为长粗纤维原料,从而在对秸秆粉碎时难以直接使用碾磨、锤击等方法,使用碾磨等方法对秸秆进行粉碎时,往往难以将秸秆的粗纤维进行有效破碎,从而导致破碎效率不够以及破碎效果不好等问题;二、由于秸秆的长杆型结构,从而导致秸秆难以进行自动进给料,也难以对秸秆进行夹持后切碎的方法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秸秆制备有机肥料的方法,具有自动下料,卡住固定以及切割绞碎等优点,从而解决了上述问题。一种利用秸秆制备有机肥料的方法,其使用了秸秆破碎设备,该秸秆破碎设备包括破碎筒、挤压分离装置和切割破碎装置,采用该秸秆破碎设备用秸秆制备有机肥料的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S1、秸秆清洗:通过人工或机械辅助的方式对秸秆进行清洗,再将清洗后的秸秆晾干;S2、挤压作业:将步骤S1中晾干后的秸秆导入破碎筒中,通过挤压分离装置对秸秆进行挤压作业;r>S3、切割破碎:通过切割破碎装置对步骤S2中挤压后的秸秆进行切割处理;S4、肥料制作:将步骤S3切碎的秸秆进行收集后,再对收集后的秸秆进行堆肥,从而制成肥料;所述的破碎筒内从上往下依次开设有挤压腔和切割腔,挤压腔上端内壁上设置有挤压分离装置,切割腔下端内壁上设置有切割破碎装置;挤压分离装置将秸秆压平,并将秸秆外表皮切开,再通过切割破碎装置对压平的秸秆进行切割,从而使得外表皮被切割的小块秸秆散开,从而使得秸秆分散成较小颗粒。所述的挤压分离装置包括导料槽、挡料板、驱动电机、转动柱、旋转凸轮、导向杆、进给板、复位弹簧和挤压机构,破碎筒上端绕轴向均匀开设有导料槽,导料槽靠近挤压腔一端的内壁上设置有挡料板,驱动电机通过电机座设置在挤压腔上端内壁上,驱动电机输出端下端设置有转动柱,转动柱外壁上设置有旋转凸轮,挤压腔内环面上绕轴向均匀设置有导向杆,进给板通过滑动方式与导向杆相连接,进给板与挤压腔内环面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进给板远离转动柱的一端设置有挤压机构;通过人工或机械辅助的方式将秸秆从导料槽下料,挡料板使得秸秆不在进给,驱动电机通过旋转凸轮驱动进给板和挤压机构对秸秆进行挤压作业,挤压部分的秸秆通过挡料板向下进给,挡料板则再次卡住没受挤压的部分,这时切割破碎装置则对部分下料的秸秆进行切割作业,从而将秸秆分散成小粒。所述的切割破碎装置包括旋转柱、承托板、旋转齿轮、传动链带、驱动机构、切割转刀和辅助切刀,切割腔下端内壁上通过轴承设置有旋转柱,旋转柱上端通过固定连接方式与转动柱相连接,旋转柱外壁上绕轴向均匀设置有承托板,承托板上端通过轴承设置在承托板上端,旋转齿轮外壁上套设有传动链带,旋转柱下端内壁上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电机通过带动旋转柱转动,从而带动承托架一同转动,驱动机构通过旋转齿轮和传动链带的配合带动多个切割转刀同时自转,从而将漏出的秸秆部分进行粉碎时的切割。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挤压机构包括从动压平座、纤维切割刀和挤压弹簧,导料槽靠近转动柱的一端内壁上开设有滑动槽,从动压平座通过滑动方式与滑动槽相连接,进给板远离转动柱的一端均匀设置有纤维切割刀,从动压平座与进给板之间设置有挤压弹簧。旋转凸轮转动时,通过挤压进给板带动进给板远离转动柱进给,进给板通过挤压弹簧带动从动压平座对秸秆进行挤压作业,当从动压平座无法进给时,进给板通过对挤压弹簧进行挤压,从而带动纤维切割刀对秸秆外表皮进行切割。当旋转凸轮与进给板脱离时,复位弹簧和挤压弹簧分别带动进给板和从动压平座复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从动压平座远离挤压板的一端均匀开设有滑槽,纤维切割刀通过滑动方式与滑槽相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旋转凸轮为椭圆型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辅助电机、皮带轮和传动皮带,辅助电机通过电机座设置在旋转柱下端内壁上,辅助电机输出端上端设置有皮带轮,位于后侧的承托板内开设有传动腔,传动腔下端内壁上通过轴承设置有从动轮,皮带轮和从动轮外壁上套设有传动皮带。辅助电机通过皮带轮和传动皮带的配合带动切割转刀进行高速自转。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从动轮上端通过固定连接方式与位于后侧的旋转齿轮相连接,从动轮用于使切割转刀旋转。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切割转刀外壁上均匀设置有切割齿牙,切割齿牙用于提升对秸秆的切割效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旋转柱外壁上绕轴向均匀设置有辅助切刀。(三)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定长出料以切割破碎的方式对秸秆进行破碎处理,从而解决了使用碾磨等方法对秸秆进行粉碎时,往往难以将秸秆的粗纤维进行有效破碎,从而导致破碎效率不够以及破碎效果不好等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秸秆自身重力向下进给,再通过只能固定进给挤压部分距离,从而通过挤压的方式控制定长进给,解决了秸秆难以进行自动进给料,也难以对秸秆进行夹持后切碎的方法处理的问题。2.本专利技术通过人工或机械辅助的方式将秸秆从导料槽下料后,挡料板使得秸秆不再进给,驱动电机通过旋转凸轮驱动进给板和挤压机构对秸秆进行挤压作业,挤压部分的秸秆通过挡料板向下进给,挡料板则再次卡住没受挤压的部分,这时切割破碎装置则对部分下料的秸秆进行切割作业,从而将秸秆分散成小粒。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用秸秆制作有机肥料的工艺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主视图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图3中A-A剖面的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图3中B-B剖面的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切割破碎装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挤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利用秸秆制备有机肥料的方法,其使用了秸秆破碎设备,该秸秆破碎设备包括破碎筒1、挤压分离装置2和切割破碎装置3,采用该秸秆破碎设备用秸秆制备有机肥料的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S1、秸秆清洗:通过人工或机械辅助的方式对秸秆进行清洗,再将清洗后的秸秆晾干;S2、挤压作业:将步骤S1中晾干后的秸秆导入破碎筒1中,通过挤压分离装置2对秸秆进行挤压作业;S3、切割破碎:通过切割破碎装置3对步骤S2中挤压后的秸秆进行切割处理;S4、肥料制作:将步骤S3切碎的秸秆进行收集后,再对收集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秸秆制备有机肥料的方法,其使用了秸秆破碎设备,该秸秆破碎设备包括破碎筒(1)、挤压分离装置(2)和切割破碎装置(3),其特征在于:采用该秸秆破碎设备用秸秆制备有机肥料的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nS1、秸秆清洗:通过人工或机械辅助的方式对秸秆进行清洗,再将清洗后的秸秆晾干;/nS2、挤压作业:将步骤S1中晾干后的秸秆导入破碎筒(1)中,通过挤压分离装置(2)对秸秆进行挤压作业;/nS3、切割破碎:通过切割破碎装置(3)对步骤S2中挤压后的秸秆进行切割处理;/nS4、肥料制作:将步骤S3切碎的秸秆进行收集后,再对收集后的秸秆进行堆肥,从而制成肥料;/n所述的破碎筒(1)内从上往下依次开设有挤压腔和切割腔,挤压腔上端内壁上设置有挤压分离装置(2),切割腔下端内壁上设置有切割破碎装置(3);/n所述的挤压分离装置(2)包括导料槽(21)、挡料板(22)、驱动电机(23)、转动柱(24)、旋转凸轮(25)、导向杆(26)、进给板(27)、复位弹簧(28)和挤压机构(29),破碎筒(1)上端绕轴向均匀开设有导料槽(21),导料槽(21)靠近挤压腔一端的内壁上设置有挡料板(22),驱动电机(23)通过电机座设置在挤压腔上端内壁上,驱动电机(23)输出端下端设置有转动柱(24),转动柱(24)外壁上设置有旋转凸轮(25),挤压腔内环面上绕轴向均匀设置有导向杆(26),进给板(27)通过滑动方式与导向杆(26)相连接,进给板(27)与挤压腔内环面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28),进给板(27)远离转动柱(24)的一端设置有挤压机构(29);/n所述的切割破碎装置(3)包括旋转柱(31)、承托板(32)、旋转齿轮(33)、传动链带(34)、驱动机构(35)、切割转刀(36)和辅助切刀(37),切割腔下端内壁上通过轴承设置有旋转柱(31),旋转柱(31)上端通过固定连接方式与转动柱(24)相连接,旋转柱(31)外壁上绕轴向均匀设置有承托板(32),承托板(32)上端通过轴承设置在承托板(32)上端,旋转齿轮(33)外壁上套设有传动链带(34),旋转柱(31)下端内壁上设置有驱动机构(3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秸秆制备有机肥料的方法,其使用了秸秆破碎设备,该秸秆破碎设备包括破碎筒(1)、挤压分离装置(2)和切割破碎装置(3),其特征在于:采用该秸秆破碎设备用秸秆制备有机肥料的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S1、秸秆清洗:通过人工或机械辅助的方式对秸秆进行清洗,再将清洗后的秸秆晾干;
S2、挤压作业:将步骤S1中晾干后的秸秆导入破碎筒(1)中,通过挤压分离装置(2)对秸秆进行挤压作业;
S3、切割破碎:通过切割破碎装置(3)对步骤S2中挤压后的秸秆进行切割处理;
S4、肥料制作:将步骤S3切碎的秸秆进行收集后,再对收集后的秸秆进行堆肥,从而制成肥料;
所述的破碎筒(1)内从上往下依次开设有挤压腔和切割腔,挤压腔上端内壁上设置有挤压分离装置(2),切割腔下端内壁上设置有切割破碎装置(3);
所述的挤压分离装置(2)包括导料槽(21)、挡料板(22)、驱动电机(23)、转动柱(24)、旋转凸轮(25)、导向杆(26)、进给板(27)、复位弹簧(28)和挤压机构(29),破碎筒(1)上端绕轴向均匀开设有导料槽(21),导料槽(21)靠近挤压腔一端的内壁上设置有挡料板(22),驱动电机(23)通过电机座设置在挤压腔上端内壁上,驱动电机(23)输出端下端设置有转动柱(24),转动柱(24)外壁上设置有旋转凸轮(25),挤压腔内环面上绕轴向均匀设置有导向杆(26),进给板(27)通过滑动方式与导向杆(26)相连接,进给板(27)与挤压腔内环面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28),进给板(27)远离转动柱(24)的一端设置有挤压机构(29);
所述的切割破碎装置(3)包括旋转柱(31)、承托板(32)、旋转齿轮(33)、传动链带(34)、驱动机构(35)、切割转刀(36)和辅助切刀(37),切割腔下端内壁上通过轴承设置有旋转柱(31),旋转柱(31)上端通过固定连接方式与转动柱(24)相连接,旋转柱(31)外壁上绕轴向均匀设置有承托板(32),承托板(32)上端通过轴承设置在承托板(32)上端,旋转齿轮(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卫通
申请(专利权)人:周卫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