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播种机排种管稳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6551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玉米播种机排种管稳定装置,包括排种管和排种管稳定机构,所述排种管稳定机构包括吊杆、叉形轴、支撑框架和平衡箱体,所述吊杆竖直设置,且吊杆上端与播种机的机架主体连接,在吊杆的下端部设置有转轴套筒,所述转轴套筒的中心轴线水平设置,所述叉形轴包括圆柱形轴体部和设置在轴体部一端的叉口部,所述叉口部夹装在排种管上端口处,轴体部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转轴套筒并与支撑框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支撑框架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立板和架设在两块立板上方的顶部横梁,本装置可以有效克服由于剧烈振动和在播种机运行过程中地形变化对排种作业的影响,能够让排种管保持相对地面的播种角度始终如一而不发生偏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玉米播种机排种管稳定装置
本技术属于农业播种
,具体涉及一种玉米播种机排种管稳定装置。
技术介绍
播种装置是以作物种子为作业对象的播种机械,是所有播种机械必不可少的播种装置,对于播种的稳定性是评量一辆播种机械性能的重要指标,目前市面上有着不少为了增加播种稳定性的设计,例如小麦的播种利用风机与通风管结合的方式,增加一个向下的推力,使小麦种子均匀排布,或者通过减少种子流动性等方式,来提高播种质量和播种合格率。在实际作业中,作业情况异常复杂,当遇到陡坡地,山地,凹地,倾斜地,或者运行过程中遇到一侧突然有凸起等状况时,种子便会在排种管发生碰撞,排种管口的种子会受到一个横向的力,便有可能落入种沟外。造成种子播种不均匀,影响机器播种质量。另外,在拖拉机牵引播种装置的实际工作过程中,拖拉机往往会因为大动力的驱动而整机振动,不可避免的带动种子发生振动,当种子在排种管时,由于振动的影响,便不利于种子落入种沟,且不利于对播深的控制。在机器运行的实际状况中,在本身机械都在振动的情况下,还易被地形的变化所影响,种子便不能正确落入种沟且种深无法确定,造成种子的浪费和播种的不精确,还无法保证种子覆土。为了解决现有的排种管易被地形的突变和振动影响的问题,需要设计出一种播种排种管稳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上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玉米播种机排种管稳定装置,本装置可以有效克服由于剧烈振动和在播种机运行过程中地形变化对排种作业的影响,能够让排种管保持相对地面的播种角度始终如一而不发生偏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玉米播种机排种管稳定装置,包括排种管和排种管稳定机构,所述排种管稳定机构包括吊杆、叉形轴、支撑框架和平衡箱体,所述吊杆竖直设置,且吊杆上端与播种机的机架主体连接,在吊杆的下端部设置有转轴套筒,所述转轴套筒的中心轴线水平设置,所述叉形轴包括圆柱形轴体部和设置在轴体部一端的叉口部,所述叉口部夹装在排种管上端口处,轴体部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转轴套筒并与支撑框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支撑框架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立板和架设在两块立板上方的顶部横梁,在两块立板的下端部内侧相对设置有支撑轴,所述平衡箱体两侧设置有与支撑轴配合的支撑套管,所述支撑套管套装在支撑轴上,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平衡箱体包括箱体、驱动电机和陀螺转子,驱动电机和陀螺转子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箱体内的中部水平设置有安装台,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安装台上,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安装台向下伸出,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陀螺转子。进一步改进本方案,所述安装台为两块平行且相对设置的角铁组成,所述角铁固定在箱体内壁上,两块角铁之间形成有用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的间隙,两块角铁的其中一侧侧面板均呈水平设置以组成水平安装台面。进一步改进本方案,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水平安装台面。进一步改进本方案,所述的顶部横梁并行设置有两根。进一步改进本方案,所述箱体的上端面形成有散热通风孔。进一步改进本方案,所述叉口部包括与轴体部连接的端面板和位于端面板同侧的两个相对的叉臂。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创新,在排种管上安装有新型的稳定装置,能够有效减少由于剧烈振动和在机器运行过程中因地形变化对排种作业的影响,可以让排种管保持相对地面的播种角度始终如一,让种子更加稳定的落入种沟,因此采用该稳定装置后,便可以更加精准播种,更有利于推断出播种深度。本申请的稳定装置结构简单,且稳定程度根据陀螺转子转速越快越稳定的特性,可以调节陀螺转子转速来适应不同的地况。具体分析如下:排种管通过叉形轴与支撑框刚性连接,从而构成一个整体,叉形轴与吊杆上伸出的转子套管间隙配合,箱体内通过驱动电机驱动陀螺转子转动,利用其转动惯量与角速度愈大,稳定性愈好的特性,使得排种管趋于稳定向下的状态。利用陀螺转子的自转轴指向相对惯性空间恒定不变的特性,减少振动与地形变化时对排种作业的影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稳定装置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中箱体的剖视图;图中标记:1、排种管,2、吊杆,2-1、转轴套筒,3、叉形轴,4、支撑框架,4-1、立板,4-2、顶部横梁,4-3、支撑轴,4-4、轴承,5、平衡箱体,5-1、箱体,511、散热通风孔,5-2、驱动电机,5-3、陀螺转子,5-4、安装台。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玉米播种机排种管稳定装置,包括排种管1和排种管稳定机构,所述排种管稳定机构包括吊杆2、叉形轴3、支撑框架4和平衡箱体5,所述吊杆2竖直设置,且吊杆2上端与播种机的机架主体连接,在吊杆2的下端部设置有转轴套筒2-1,所述转轴套筒2-1的中心轴线水平设置,所述叉形轴3包括圆柱形轴体部和设置在轴体部一端的叉口部,所述叉口部夹装在排种管1上端口处,所述叉口部包括与轴体部连接的端面板和位于在所述端面板同侧的两个相对设置的叉臂。轴体部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转轴套筒2-1并与支撑框架4的一侧固定连接,支撑框架4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立板4-1和架设在两块立板4-1上方的顶部横梁4-2,优选地,所述的顶部横梁4-2并行设置有两根以上。在两块立板4-1的下端部内侧设置有支撑轴4-3,所述平衡箱体5两侧设置有与支撑轴4-3配合的支撑套管,所述支撑套管套装在支撑轴4-3上,并通过轴承4-4转动连接,所述平衡箱体5包括箱体5-1和设置在箱体5-1内的驱动电机5-2和陀螺转子5-3,所述箱体5-1内的中部设置有水平的安装台5-4,所述箱体5-1的上端面形成有散热通风孔511,以用于驱动电机5-2散热。所述驱动电机5-2固定在安装台5-4上,驱动电机5-2的输出轴穿过所述安装台5-4向下伸出,在驱动电机5-2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陀螺转子5-3。本方案中,所述安装台5-4为两块平行且相对设置的直角角铁组成,所述角铁固定在箱体5-1内壁上且位于同一高度,两块角铁之间形成有用于驱动电机5-2的输出轴通过的间隙,两块角铁的其中一侧侧面板均呈水平设置以组成水平安装台面。所述驱动电机5-2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水平安装台面上。本方案中,排种管稳定装置主要包括排种管1和排种管稳定机构等结构。排种管1与排种管稳定机构通过叉形轴3刚性连接,叉形轴3的叉口部固定于排种管1的排种盘外侧,叉形轴3与机器主体的吊杆2上伸出的转轴套筒2-1间隙配合,可以转动,本装置利用了陀螺转子5-3高速旋转时,转子自转轴指向相对惯性空间恒定不变的特性,减少振动与地形变化时对排种盘的影响。采用箱体5-1充当配重块,简化稳定装置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玉米播种机排种管稳定装置,包括排种管(1)和排种管稳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种管稳定机构包括吊杆(2)、叉形轴(3)、支撑框架(4)和平衡箱体(5),所述吊杆(2)竖直设置,且吊杆(2)上端与播种机的机架主体连接,在吊杆(2)的下端部设置有转轴套筒(2-1),转轴套筒(2-1)的中心轴线水平设置,所述叉形轴(3)包括圆柱形轴体部和设置在轴体部一端的叉口部,叉口部夹装在排种管(1)上端口处,轴体部的另一端穿过转轴套筒(2-1)并与支撑框架(4)的一侧固定连接,支撑框架(4)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立板(4-1)和架设在两块立板(4-1)上方的顶部横梁(4-2),在两块立板(4-1)的下端部内侧相对设置有支撑轴(4-3),所述平衡箱体(5)两侧设置有与支撑轴(4-3)配合的支撑套管,支撑套管套装在支撑轴(4-3)上,并通过轴承(4-4)转动连接,所述平衡箱体(5)包括箱体(5-1)、驱动电机(5-2)和陀螺转子(5-3),驱动电机(5-2)和陀螺转子(5-3)设置在箱体(5-1)内,箱体(5-1)内的中部水平设置有安装台(5-4),驱动电机(5-2)固定在安装台(5-4)上,驱动电机(5-2)的输出轴穿过安装台(5-4)向下伸出,在驱动电机(5-2)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陀螺转子(5-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玉米播种机排种管稳定装置,包括排种管(1)和排种管稳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种管稳定机构包括吊杆(2)、叉形轴(3)、支撑框架(4)和平衡箱体(5),所述吊杆(2)竖直设置,且吊杆(2)上端与播种机的机架主体连接,在吊杆(2)的下端部设置有转轴套筒(2-1),转轴套筒(2-1)的中心轴线水平设置,所述叉形轴(3)包括圆柱形轴体部和设置在轴体部一端的叉口部,叉口部夹装在排种管(1)上端口处,轴体部的另一端穿过转轴套筒(2-1)并与支撑框架(4)的一侧固定连接,支撑框架(4)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立板(4-1)和架设在两块立板(4-1)上方的顶部横梁(4-2),在两块立板(4-1)的下端部内侧相对设置有支撑轴(4-3),所述平衡箱体(5)两侧设置有与支撑轴(4-3)配合的支撑套管,支撑套管套装在支撑轴(4-3)上,并通过轴承(4-4)转动连接,所述平衡箱体(5)包括箱体(5-1)、驱动电机(5-2)和陀螺转子(5-3),驱动电机(5-2)和陀螺转子(5-3)设置在箱体(5-1)内,箱体(5-1)内的中部水平设置有安装台(5-4),驱动电机(5-2)固定在安装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桑伢员韩玉宝黄宇王一博贺智涛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