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被毛小粒草种子播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6550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播种装置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被毛小粒草种子播种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外表面沿靠近周围处盖有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进料结构,所述外壳体的内侧连通进料结构的下端设置有送料结构,所述底板的前端活动安装有播种件,所述底板的前端靠近播种件的外侧设置有刨地件,所述底板的靠近前端的两侧活动安装有从动轮,所述底板的靠近后端的两侧设置有驱动轮,所述底板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动力源,所述动力源的驱动端分别与驱动轮以及送料结构之间相连接。该一种被毛小粒草种子播种装置,具备种子加入均匀,便于被毛小粒草种子均匀播种的效果,使带芒的轻质种子能够受控的播种,方便田间试验,也可以用于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被毛小粒草种子播种装置
本技术属于播种
,具体为一种被毛小粒草种子播种装置。
技术介绍
青海扁茎早熟禾、青海草地早熟禾以及毛稃羊茅等牧草有耐寒、抗旱,耐贫瘠的特点,且具横向匍匐根茎,能起到很好的水土保持作用,广泛应用于高寒区退化草地补播、草坪草生产。但是这些牧草的种子多被毛、千粒重较低(0.23~0.35g),在生产实践中存在播量难以控制、播种不均匀的问题,现有的播种装置也无法对带芒/被毛小粒草种子的播种实现方便播种、播种均匀,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被毛小粒草种的播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毛播量不好控制、播种困难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被毛小粒草种子(也可称为带芒小粒种子),其实现的目的为,使带芒/被毛种子这些表面粘度比较大,自重比较轻的种子能够很好地分开播种,同时也使种子加入均匀,便于带芒/被毛种子均匀播种的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被毛小粒草种子播种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外表面沿靠近周围处盖有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进料结构,所述外壳体的内侧连通进料结构的下端设置有送料结构,所述底板的前端活动安装有播种件,所述底板的前端靠近播种件的外侧设置有刨地件,所述底板的靠近前端的两侧活动安装有从动轮,所述底板的靠近后端的两侧设置有驱动轮,所述底板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动力源,所述动力源的驱动端分别与驱动轮以及送料结构之间相连接。优选的,进料结构包括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上端敞开,所述进料口固定设置在外壳体的上端外表面,所述进料口的下端外表面开设有贯穿于外壳体的漏料口,所述进料口的内侧底面设置有倾斜底面,所述倾斜底面朝进料口方向向下倾斜。优选的,所述送料结构包括筒体壳、连通于筒体壳下端的传送道、活动设置在筒体壳内侧的转辊、设置在筒体壳内壁上的刮片,所述筒体壳的上端延伸出进料道,所述进料道的内侧与漏料口的内侧相连通,所述转辊的外表面套有粘附带,所述传送道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加固底,所述加固底与传送道以及底板之间均为固定连接,所述刮片的一端与转辊的表面相贴合。优选的,所述转辊的两端同轴方向延伸出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连接至动力源,所述动力源包括电机与连接在电机驱动端的变速箱,所述转轴的一端连入至变速箱的内侧。优选的,所述播种件包括连接轴、播种叶,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分别与底板之间活动连接,所述播种叶固定的设置在连接轴的外表面,所述播种叶呈扭弯的板状,且播种叶朝向一侧表面积逐渐增大,所述播种叶的数量为三组,所述播种叶呈环形阵列排布。优选的,所述播种叶的外表面开始有镂空孔,所述镂空孔的数量为若干组,所述播种叶的表面积较小的一端靠近送料结构的前方,所述播种叶的表面积较小的一端向着连接轴的一侧折弯处阻挡叶,所述连接轴相对于阻挡叶的另一端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固定安装在底板的上端外表面。优选的,所述所述驱动轮包括轮体与传动主轴,所述传动主轴的两端活动贯穿于底板的两侧外表面并与轮体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主轴的前端连入变速箱的内侧,所述传动主轴与电机之间通过变速箱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刨地件包括安装架与折弯杆,所述安装架呈弓型,且安装架的靠近两侧的下端与底板的上端外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折弯杆呈L型弯折,所述折弯杆弯折的水平端固定安装在安装架的上端外表面,所述折弯杆的竖直端朝向下方延伸,且折弯杆的下端不超过从动轮的下端所在的切面。优选的,所述折弯杆的数量为若干组,所述折弯杆呈等距排布,所述折弯杆的上端外表面贯穿设置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的下端延伸至安装架的上端外表面,所述折弯杆与安装架之间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被毛小粒草种子播种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一种被毛小粒草种子播种装置,通过设置有进料结构与送料结构,将种子导入进料口的内侧,在倾斜底面的作用下,滑至漏料口处,从漏料口处漏至进料道的内侧,转轴转动带动转辊转动,粘附带表面会粘附带芒的种子,转动至下方时种子均匀的掉落从传送道的内侧滑走,此过程中转辊与粘附带配合,使得种子的流动更加均匀,刮片防止种子粘于粘附带的表面难以下落,从而使得种子均匀的沿传送道的内侧送至播种件处,由播种件将种子送出,因此对于种子的送出过程更为均匀,有利于均匀播种的进行。2、该一种被毛小粒草种子播种装置,通过设置有播种件,种子从传送道的下端送至播种叶的内侧,在阻挡叶的阻挡下防止从一侧溜出,连接轴的转动,带动播种叶共同转动,使得位于播种叶内侧的种子受到离心作用而向着另一侧扩散,扩散过程中种子同时的从镂空孔的内侧漏出,以实现种子的均匀播撒,有利于种子的均匀播散,提升播种质量。3、该一种被毛小粒草种子播种装置,通过设置有刨地件,驱动轮转动,并配合从动轮的作用,带动底板移动,在底板移动过程中,折弯杆的下端将会对土面进行抓动,从而达到松土并使土面相对平整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使得较大的土块被破碎,因此进一步提升播种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局部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送料结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送料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播种件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播种件正视图;图7为本技术进料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外壳体;3、进料结构;31、进料口;32、倾斜底面;33、漏料口;4、送料结构;41、筒体壳;42、传送道;43、进料道;44、转轴;45、转辊;46、粘附带;47、加固底;48、刮片;5、播种件;51、连接轴;52、播种叶;53、镂空孔;54、阻挡叶;6、刨地件;61、安装架;62、折弯杆;7、从动轮;8、驱动轮;81、轮体;82、传动主轴;9、动力源;91、电机;92、变速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实施例一: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7,一种被毛小粒草种子播种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端外表面沿靠近周围处盖有外壳体2,外壳体2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进料结构3,外壳体2的内侧连通进料结构3的下端设置有送料结构4,底板1的前端活动安装有播种件5,底板1的前端靠近播种件5的外侧设置有刨地件6,底板1的靠近前端的两侧活动安装有从动轮7,底板1的靠近后端的两侧设置有驱动轮8,底板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动力源9,动力源9的驱动端分别与驱动轮8以及送料结构4之间相连接。进料结构3包括进料口31,进料口31的上端敞开,进料口31固定设置在外壳体2的上端外表面,进料口31的下端外表面开设有贯穿于外壳体2的漏料口33,进料口31的内侧底面设置有倾斜底面32,倾斜底面32朝进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被毛小粒草种子播种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外表面沿靠近周围处盖有外壳体(2),所述外壳体(2)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进料结构(3),所述外壳体(2)的内侧连通进料结构(3)的下端设置有送料结构(4),所述底板(1)的前端活动安装有播种件(5),所述底板(1)的前端靠近播种件(5)的外侧设置有刨地件(6),所述底板(1)的靠近前端的两侧活动安装有从动轮(7),所述底板(1)的靠近后端的两侧设置有驱动轮(8),所述底板(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动力源(9),所述动力源(9)的驱动端分别与驱动轮(8)以及送料结构(4)之间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被毛小粒草种子播种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外表面沿靠近周围处盖有外壳体(2),所述外壳体(2)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进料结构(3),所述外壳体(2)的内侧连通进料结构(3)的下端设置有送料结构(4),所述底板(1)的前端活动安装有播种件(5),所述底板(1)的前端靠近播种件(5)的外侧设置有刨地件(6),所述底板(1)的靠近前端的两侧活动安装有从动轮(7),所述底板(1)的靠近后端的两侧设置有驱动轮(8),所述底板(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动力源(9),所述动力源(9)的驱动端分别与驱动轮(8)以及送料结构(4)之间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被毛小粒草种子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料结构(3)包括进料口(31),所述进料口(31)的上端敞开,所述进料口(31)固定设置在外壳体(2)的上端外表面,所述进料口(31)的下端外表面开设有贯穿于外壳体(2)的漏料口(33),所述进料口(31)的内侧底面设置有倾斜底面(32),所述倾斜底面(32)朝进料口(31)方向向下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被毛小粒草种子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结构(4)包括筒体壳(41)、连通于筒体壳(41)下端的传送道(42)、活动设置在筒体壳(41)内侧的转辊(45)、设置在筒体壳(41)内壁上的刮片(48),所述筒体壳(41)的上端延伸出进料道(43),所述进料道(43)的内侧与漏料口(33)的内侧相连通,所述转辊(45)的外表面套有粘附带(46),所述传送道(42)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加固底(47),所述加固底(47)与传送道(42)以及底板(1)之间均为固定连接,所述刮片(48)的一端与转辊(45)的表面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被毛小粒草种子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辊(45)的两端同轴方向延伸出转轴(44),所述转轴(44)的一端连接至动力源(9),所述动力源(9)包括电机(91)与连接在电机(91)驱动端的变速箱(92),所述转轴(44)的一端连入至变速箱(92)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燕刘文辉魏小星贾志锋梁国玲张永超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