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电路及其控制方法、电容放电电路及功率变换电路技术

技术编号:2946469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源电路及其控制方法、电容放电电路及功率变换电路,应用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该电源电路包括取电电路和电源主电路,电源主电路与取电电路相连,取电电路的辅助供电连接端与电容放电电路的供电连接端相连,在电容放电电路泄放母线电容电能的情况下,取电电路连通电容放电电路的供电连接端和电源主电路,使得电源主电路可以利用电容放电电路泄放的电能运行,从而减少母线电容电能的浪费,有助于提高系统效率,而且,由于通过电容放电电路泄放的电能减少,可以有效降低电容放电电路的发热量,有助于功率变换电路的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源电路及其控制方法、电容放电电路及功率变换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电子
,特别涉及一种电源电路及其控制方法、电容放电电路及功率变换电路。
技术介绍
为了降低功率变换电路工作过程中直流侧电压的波动,同时完成滤波、储能、稳压等作用,功率变换电路的正极直流母线和负极直流母线之间通常会配置大容量母线电容。而根据行业内相关标准要求,母线电容电压需在功率变换电路下电后5分钟内下降至不危及人身安全的安全电压,从而保证系统关机、检修时,不会对人身安全产生威胁。为满足这一要求,功率变换电路大都设置有放电电路,参见图1,图1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一种电容放电电路示意图,在母线电容需要放电时,控制元件闭合,母线电容和泄放电路之间形成闭合回路,由泄放电路泄放母线电容存储的电能。然而,现有技术中泄放电路大都由大功率电阻串、并联构成,泄放电路在泄放电能的过程中不仅发热量大,有可能影响功率变换电路的运行安全,而且在电容放电电路频繁放电的情况下,会造成系统能量损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系统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源电路及其控制方法、电容放电电路及功率变换电路,通过电源电路利用电容放电电路释放的部分电能,不仅降低电容放电电路的发热量,而且有效提高电能利用率,提高系统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源电路,包括:取电电路和电源主电路,其中,所述电源主电路与所述取电电路相连;所述取电电路包括辅助供电连接端,所述辅助供电连接端与电容放电电路的供电连接端相连;所述取电电路在所述电容放电电路泄放母线电容电能的情况下,连通所述供电连接端和所述电源主电路。可选的,所述取电电路还包括主供电连接端,其中,所述主供电连接端与所述电容放电电路对应的功率变换电路的高压侧连接端相连;所述取电电路连通目标连接端和所述电源主电路,其中,所述目标连接端为所述供电连接端和所述高压侧连接端中输出电压最高的连接端。可选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的电源电路,还包括:供电开关,其中,所述取电电路的主供电连接端经所述供电开关与所述高压侧连接端相连。可选的,若所述功率变换电路包括整流电路或逆变电路,所述高压侧连接端包括直流高压连接端和交流高压连接端中的至少一个。可选的,若所述功率变换电路包括DC/DC变换电路,所述高压侧连接端包括至少一个直流高压连接端。可选的,所述取电电路包括第一选择电路和第二选择电路,其中,所述第一选择电路包括预设数量的第一二极管;各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相连,且正极连接点作为所述第一选择电路的输出端;各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作为所述第一选择电路的连接端;所述第二选择电路包括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二二极管;各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相连,且负极连接点作为所述第二选择电路的输出端;各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分别作为所述第二选择电路的连接端。可选的,所述取电电路还包括整流桥堆,其中,所述整流桥堆的一端与所述高压侧连接端相连,所述整流桥堆的另一端与任一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以及任一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相连。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容放电电路,包括:控制电路和主泄放电路,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和所述主泄放电路串联连接,形成串联支路;所述串联支路连接于母线电容正极和母线电容负极之间;所述控制电路在未接收到关断信号的情况下处于导通状态;所述主泄放电路的两端作为电容放电电路的供电连接端,与用电负载相连。可选的,所述用电负载包括所述电容放电电路对应的功率变换电路中的电源电路。可选的,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可控开关、分压驱动电路和第二可控开关,其中,所述第一可控开关串联于所述主泄放电路和所述母线电容负极之间;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分压驱动电路的驱动端相连;所述分压驱动电路连接于所述母线电容正极和所述母线电容负极之间;所述第二可控开关连接于所述分压驱动电路与所述母线电容负极之间;所述第二可控开关基于所述关断信号控制所述分压驱动电路输出驱动信号。可选的,所述分压驱动电路包括驱动电路和分压电路,其中,所述分压电路串联于所述母线电容正极与所述母线电容负极之间;所述分压电路的分压输出端分别与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以及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相连;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作为所述分压驱动电路的驱动端。可选的,所述主泄放电路包括至少一个泄放电阻。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源电路控制方法,应用于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电源电路,所述方法包括:监测所述电源电路所连接的功率变换电路的运行状态;若所述功率变换电路掉电,断开所述电源电路中取电电路与所述功率变换电路中高压侧连接端的连接;停止输出关断信号,以使所述功率变换电路中电容放电电路泄放母线电容的电能。可选的,所述功率变换电路包括整流电流或逆变电路;所述断开所述电源电路中取电电路与所述功率变换电路中高压侧连接端的连接,包括:控制所述功率变换电路中交流高压连接端与所述电源电路中取电电路之间的供电开关断开;或者,控制所述功率变换电路中直流主开关与母线电容之间的直流接触器断开。可选的,在控制所述供电开关断开后,还包括:监测所述电容放电电路的供电连接端的输出电压;若所述供电连接端的输出电压降低至预设电压阈值,控制所述交流高压连接端与所述取电电路之间的供电开关闭合。可选的,所述功率变换电路包括DC/DC变换电路;所述断开所述电源电路中取电电路与所述功率变换电路中高压侧连接端的连接,包括:若所述DC/DC变换电路的第一高压侧掉电,控制所述DC/DC变换电路中第二高压侧的直流高压连接端与所述电源电路的取电电路之间的供电开关断开;以及,控制所述第二高压侧的直流主开关与母线电容之间的直流接触器断开。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功率变换电路,包括:功率变换主电路、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电源电路或本方面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电容放电电路,其中,所述功率变换主电路的直流母线连接有母线电容;所述功率变换主电路与所述电容放电电路或所述电源电路相连。可选的,所述功率变换主电路包括逆变电路、整流电路和DC/DC变换电路中的一种。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源电路,包括取电电路和电源主电路,电源主电路与取电电路相连,取电电路的辅助供电连接端与电容放电电路的供电连接端相连,在电容放电电路泄放母线电容电能的情况下,取电电路连通电容放电电路的供电连接端和电源主电路,使得电源主电路可以利用电容放电电路泄放的电能运行,从而减少母线电容电能的浪费,有助于提高系统效率,而且,由于通过电容放电电路泄放的电能减少,可以有效降低电容放电电路的发热量,有助于功率变换电路的安全运行。进一步的,当功率变换电路因故突然断电时,电源电路能够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取电电路和电源主电路,其中,/n所述电源主电路与所述取电电路相连;/n所述取电电路包括辅助供电连接端,所述辅助供电连接端与电容放电电路的供电连接端相连;/n所述取电电路在所述电容放电电路泄放母线电容电能的情况下,连通所述供电连接端和所述电源主电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取电电路和电源主电路,其中,
所述电源主电路与所述取电电路相连;
所述取电电路包括辅助供电连接端,所述辅助供电连接端与电容放电电路的供电连接端相连;
所述取电电路在所述电容放电电路泄放母线电容电能的情况下,连通所述供电连接端和所述电源主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电电路还包括主供电连接端,其中,
所述主供电连接端与所述电容放电电路对应的功率变换电路的高压侧连接端相连;
所述取电电路连通目标连接端和所述电源主电路,其中,所述目标连接端为所述供电连接端和所述高压侧连接端中输出电压最高的连接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电开关,其中,
所述取电电路的主供电连接端经所述供电开关与所述高压侧连接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功率变换电路包括整流电路或逆变电路,所述高压侧连接端包括直流高压连接端和交流高压连接端中的至少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功率变换电路包括DC/DC变换电路,所述高压侧连接端包括至少一个直流高压连接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电电路包括第一选择电路和第二选择电路,其中,
所述第一选择电路包括预设数量的第一二极管;
各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相连,且正极连接点作为所述第一选择电路的输出端;
各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作为所述第一选择电路的连接端;
所述第二选择电路包括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二二极管;
各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相连,且负极连接点作为所述第二选择电路的输出端;
各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分别作为所述第二选择电路的连接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电电路还包括整流桥堆,其中,
所述整流桥堆的一端与所述高压侧连接端相连,所述整流桥堆的另一端与任一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以及任一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相连。


8.一种电容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电路和主泄放电路,其中,
所述控制电路和所述主泄放电路串联连接,形成串联支路;
所述串联支路连接于母线电容正极和母线电容负极之间;
所述控制电路在未接收到关断信号的情况下处于导通状态;
所述主泄放电路的两端作为电容放电电路的供电连接端,与用电负载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容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负载包括所述电容放电电路对应的功率变换电路中的电源电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容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可控开关、分压驱动电路和第二可控开关,其中,
所述第一可控开关串联于所述主泄放电路和所述母线电容负极之间;
所述第一可控开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远征吴晓磊周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阳光储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