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相器、功分网络、天线以及基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6438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移相器、功分网络、天线以及基站,所述移相器,包括层叠设置的一对固定传输线和移相活动线,所述移相活动线包括彼此相导通且与各个固定传输线一一对应耦合连接设置的一对活动传输线,至少一个所述的固定传输线加载设置至少一个调谐枝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移相器的移相活动线相对于固定传输线移动以调节馈入信号的相位,在固定传输线上加载至少一个调谐枝节,改变用于移相的电传输路径的长度和面积,以改变电流的分布,从而调整移相器的谐振频点,使得谐振频点落在工作频带之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相器、功分网络、天线以及基站
本专利技术属于移动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移相器、配置了所述移相器的功分网络与配置了所述功分网络的天线,以及配置了所述天线的基站。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系统对场景覆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调天线以其灵活的波束调节和其较佳的远端遥控功能适应了移动通信需求。在通信网络系统的规划和建设中,移相器用于控制信号的相位变化,是电调天线的关键设备。通过移相器对馈入电调天线的信号进行移相,改变馈入信号的相位,可以调节天线波束的下倾角,便于通信网络的电调优化。但在5G通信网络的建设中,通常要求5G天线在4G通信网络的基础上更为小型化、轻量化,如此便对移相器的体积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G天线的移相器通常由腔体、介质片、电路板或金属带等构成,此种结构的移相器其体积和质量通常较大,应用在5G天线中会增加成本和重量。但是现有的5G天线的移相器,通常为电路板耦合线移相器,其适用频带窄,对高频信号还存在谐振现象,引入信号误差。因此,业内亟需一种体积和质量较轻,可适用于宽频带的移相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首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频带较宽的移相器。本专利技术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功分网络。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线。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站。适应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适于本专利技术首一目的而提供一种移相器,包括层叠设置的一对固定传输线和移相活动线,所述移相活动线包括彼此相导通且与各个固定传输线一一对应耦合连接设置的一对活动传输线,至少一个所述的固定传输线加载设置至少一个调谐枝节。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的固定传输线均设置有所述的调谐枝节。具体的,两个所述的固定传输线的调谐枝节彼此对称/不对称设置。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的固定传输线的调谐枝节相互导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传输线在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均加载设置所述的调谐枝节。具体的,所述调谐枝节包含开路线和/或接地线。进一步的,所述调谐枝节包含隔离电路。进一步的,所述隔离电路由调谐枝节处设置多个孔洞而形成。进一步的,所述调谐枝节用于控制该移相器的谐振零点,使其落在该移相器的工作频带之外。进一步的,所述两个固定传输线在彼此同向的端分别形成连接端口,由其中一个连接端口馈入的信号,行经由所述固定传输线和移相活动线构成的电传输路径而从另一连接端口输出。具体的,所述固定传输线固定在固定介质板正面,所述移相活动线固定在活动介质板背面,所述活动介质板沿所述固定介质板的在一个活动方向上的相对位移改变所述活动传输线与相应的固定传输线的耦合面积/耦合长度。具体的,所述固定介质板在其背面设有接地层,至少一个所述的调谐枝节穿过金属化过孔与所述接地层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介质板上设置有遮盖所述固定传输线的罩盖件,该罩盖件与固定介质板构成导向槽,该导向槽允许所述活动介质板仅在所述的活动方向执行线性运动。进一步的,所述罩盖件为介质材质,其固定安装在固定介质板上。具体的,所述罩盖件为金属材质,其固定安装在固定介质板上并通过金属化过孔与固定介质板背面的接地层构成屏蔽腔。进一步的,所述活动介质板在其两条活动传输线之间局部开槽分叉形成两个介质条,所述固定介质板上,对应每条固定传输线设置有一个遮罩该固定传输线的罩盖件。进一步的,所述罩盖件内壁面设置有抑制所述活动介质板在其厚度方向上的运动的限位件。具体的,所述移相器还包括移相平衡罩,其固定于固定介质板,在其朝向固定介质板的一面上设置有多个平面限位件,所述平面限位件共同定义出一个与固定介质板相平行的抑制平面,该抑制平面居于所述屏蔽罩与活动介质板之间,用于约束所述活动介质板相对于所述固定介质板的活动高度。进一步的,所述罩盖件设置有过孔,至少一个所述平面限位件穿过所述过孔设置,以使所述抑制平面设置居于所述遮罩件顶面与活动介质板之间。适于本专利技术的次一目的而提供一种功分网络,用于将一路信号分成多路,其中至少一个分路的信号被对应一个移相器移相后输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相器为首一目的所实施的所述的移相器。适于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而提供一种天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次一目的所提供的所述的功分网络,用于将该天线的一路信号分成多路并经移相后馈入至该天线的辐射单元,以向自由空间辐射对应的波束。适于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而提供一种基站,其包括再一目的所提供的所述的天线。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势如下:首先,本专利技术的移相器的移相活动线相对于固定传输线移动以调节馈入信号的相位,在固定传输线上加载至少一个调谐枝节,改变固定传输线的长度和面积,以改变其馈入电流的分布,从而调整移相器的谐振频点,使得谐振频点落在工作频带之外,避免带外干扰,减少信号干扰。其次,调谐枝节设置于固定介质板,调谐枝节占用体积小,质量轻便,可在不增加移相器的质量的情况下,调节移相器的工作频带。且调谐枝节结构简单,适于大规模的生产制造。本专利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移相器的爆炸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固定传输线和调谐枝节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固定传输线和调谐枝节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固定传输线和调谐枝节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固定传输线和调谐枝节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遮罩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遮罩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移相器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移相器的结构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实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实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相器,包括层叠设置的一对固定传输线和移相活动线,所述移相活动线包括彼此相导通且与各个固定传输线一一对应耦合连接设置的一对活动传输线,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的固定传输线加载设置至少一个调谐枝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相器,包括层叠设置的一对固定传输线和移相活动线,所述移相活动线包括彼此相导通且与各个固定传输线一一对应耦合连接设置的一对活动传输线,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的固定传输线加载设置至少一个调谐枝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的固定传输线均设置有所述的调谐枝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的固定传输线的调谐枝节彼此对称/不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的固定传输线的调谐枝节相互导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传输线在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均加载设置所述的调谐枝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谐枝节包含开路线和/或接地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谐枝节包含隔离电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电路由调谐枝节处设置多个孔洞而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谐枝节用于控制该移相器的谐振零点,使其落在该移相器的工作频带之外。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固定传输线在彼此同向的端分别形成连接端口,由其中一个连接端口馈入的信号,行经由所述固定传输线和移相活动线构成的电传输路径而从另一连接端口输出。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传输线固定在固定介质板正面,所述移相活动线固定在活动介质板背面,所述活动介质板沿所述固定介质板的在一个活动方向上的相对位移改变所述活动传输线与相应的固定传输线的耦合面积/耦合长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介质板在其背面设有接地层,至少一个所述的调谐枝节穿过金属化过孔与所述接地层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庚飞黄明达苏国生陈礼涛高彬韦图双郑桂鑫
申请(专利权)人: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京信射频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