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网漏损分析算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6300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管网漏损分析算法,涉及漏水检测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定时启动:通过过往用水量的系统数据,判定一个时间点作为基准,记录用水量,通过计时启动系统启动官网漏损检测,步骤二:数据读取:通过计时启动系统作为系统时间,测量同一时间点,入户水表信息读取系统和主给水管流量监测系统的水流量。通过对过往数据的分析和计算,对基准量进行高效的调整,安装用水习惯和季节更替进行快速的调整,使得对管网的非正常用水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判定,提高测量的便捷性,通过对入户水表工作状态的记录和后续间歇性关停,可以初步提高漏水地点的测量精度,提高探测的效率,方便结合管网图纸进行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网漏损分析算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漏水检测
,具体为一种管网漏损分析算法。
技术介绍
漏水检测指当供水管道发生泄漏时,水在压力下溢出会产生一种噪音,这种噪音会沿管道向两侧传播,或沿介质传播到地面,漏水检测仪器就是通过拾取这种漏水的声音,并转换为电信号,经过相应放大并作数字化滤波处理,来判断漏水点的准确位置,这是漏水检测传统声波检测的方法,在直径2m的区域内,可以直接用听漏管确定确切的位置,听到的声音是水管破裂后水流出的哗哗声。目前在使用的检测算法,往往结合机械式水表的水量和主供水管的水量进行比对,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抄表的延迟,虽然近些年普及了物联网智能水表,但是对于数据的实时收集计算,起步较晚,只有当用户或者自来水厂发现用水过大时,才能发现漏水,其次是后续的检测过程中,往往也是对主供水管产生的分支供水管道进行依次检测,检测的工程量较大,精度也不高,极易产生检测的错误,导致后续工程的错误开挖,提高了维修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网漏损分析算法。通过对过往数据的分析和计算,对基准量进行高效的调整,安装用水习惯和季节更替进行快速的调整,使得对管网的非正常用水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判定,提高测量的便捷性,通过对入户水表工作状态的记录和后续间歇性关停,可以初步提高漏水地点的测量精度,提高探测的效率,方便结合管网图纸进行检测。为了实现上述降低环保性能不佳、结构强度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网漏损分析算法,包括以下步骤:<br>步骤一:定时启动:通过过往用水量的系统数据,判定一个时间点作为基准,记录用水量,通过计时启动系统启动官网漏损检测。步骤二:数据读取:通过计时启动系统作为系统时间,测量同一时间点,入户水表信息读取系统和主给水管流量监测系统的水流量,将信息传递给基准监测判定系统。步骤三:条件判定:将入户水表信息读取系统和主给水管流量监测系统的水流量取差值,当高于系统记录差值时,判定存在漏水。步骤四:确定漏点位置:按照2分钟为一个测试时间段,依次关闭每栋楼的入户水阀,一旦差值低于系统记录差值时,判定漏水,否则进行依序关停计算。步骤五:精确测量:通过漏水检测仪对漏水位置进行检测,确定最后的漏水点。进一步的,根据步骤一中的操作步骤,所述计时启动系统,采用多组数据参考,样本为过去一年每天用水量最低和时间的记录为准,所述每天用水量记为T,采样天数为N天,基准量记为K,所述基准量计算为(T1+T2+T3......+TN)/N=K。进一步的,根据步骤一中的操作步骤,所述采用方差计算,对最小用水量产生的时间点进行分布记录,确定最佳的测量时间端和开始测量点。进一步的,根据步骤二中的操作步骤,所述入户水表信息读取系统和主给水管流量监测系统的水流量分别记为L2与L2,采用L2-L1=K1进行计算。进一步的,根据步骤二中的操作步骤,所述基准监测判定系统采用计时启动系统为电子时钟。进一步的,根据步骤三中的操作步骤,所述K1小于K时,判定没有漏水。进一步的,根据步骤三中的操作步骤,所述K1持续大于K的时间超过三个测量周期,以一天为一次测量周期,判定存在管网漏水。进一步的,根据步骤四中的操作步骤,所述关闭每栋楼的入户水阀,开始计算的时间为关停水阀后1分钟。进一步的,根据步骤、四中的操作步骤,所述间歇性关停水阀,一旦检测到K1始终小于K的时间超过5分钟,反复开启对应关闭的水阀五次,每次间隔5分钟,确定是否存在漏水,排出系统误差。进一步的,根据步骤五中的操作步骤,所述漏水检测仪的型号为PQWT-CL,随后即可展开精确定点排查。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网漏损分析算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对过往数据的分析和计算,对基准量进行高效的调整,安装用水习惯和季节更替进行快速的调整,使得对管网的非正常用水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判定,提高测量的便捷性,通过对入户水表工作状态的记录和后续间歇性关停,可以初步提高漏水地点的测量精度,提高探测的效率,方便结合管网图纸进行检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管网漏损分析算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管网漏损分析算法的系统工作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管网漏损分析算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定时启动:通过过往用水量的系统数据,判定一个时间点作为基准,记录用水量,通过计时启动系统启动官网漏损检测。步骤二:数据读取:通过计时启动系统作为系统时间,测量同一时间点,入户水表信息读取系统和主给水管流量监测系统的水流量,将信息传递给基准监测判定系统。步骤三:条件判定:将入户水表信息读取系统和主给水管流量监测系统的水流量取差值,当高于系统记录差值时,判定存在漏水。步骤四:确定漏点位置:按照2分钟为一个测试时间段,依次关闭每栋楼的入户水阀,一旦差值低于系统记录差值时,判定漏水,否则进行依序关停计算。步骤五:精确测量:通过漏水检测仪对漏水位置进行检测,确定最后的漏水点。具体的,根据步骤一中的操作步骤,计时启动系统,采用多组数据参考,样本为过去一年每天用水量最低和时间的记录为准,每天用水量记为T,采样天数为N天,基准量记为K,基准量计算为(T1+T2+T3......+TN)/N=K。具体的,根据步骤一中的操作步骤,采用方差计算,对最小用水量产生的时间点进行分布记录,确定最佳的测量时间段和开始测量点。具体的,根据步骤二中的操作步骤,入户水表信息读取系统和主给水管流量监测系统的水流量分别记为L2与L2,采用L2-L1=K1进行计算。具体的,根据步骤二中的操作步骤,基准监测判定系统采用计时启动系统为电子时钟。具体的,根据步骤三中的操作步骤,K1小于K时,判定没有漏水。具体的,根据步骤三中的操作步骤,K1持续大于K的时间超过三个测量周期,以一天为一次测量周期,判定存在管网漏水。具体的,根据步骤四中的操作步骤,关闭每栋楼的入户水阀,开始计算的时间为关停水阀后1分钟。具体的,根据步骤、四中的操作步骤,间歇性关停水阀,一旦检测到K1始终小于K的时间超过5分钟,反复开启对应关闭的水阀五次,每次间隔5分钟,确定是否存在漏水,排出系统误差。具体的,根据步骤五中的操作步骤,漏水检测仪的型号为PQWT-CL,随后即可展开精确定点排查。实施例的方法进行检测分析,并与现有技术进行对照,得出如下数据:检测效率排查精准度实施例较高较高现有技术较低较低根据上述表格数据可以得出,当使用实施例时,通过环管网漏损分析算法,进一步提高检测的效率,并且提高了整体的排查精准度。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网漏损分析算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定时启动:通过过往用水量的系统数据,判定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网漏损分析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定时启动:通过过往用水量的系统数据,判定一个时间点作为基准,记录用水量,通过计时启动系统启动官网漏损检测;/n步骤二:数据读取:通过计时启动系统作为系统时间,测量同一时间点,入户水表信息读取系统和主给水管流量监测系统的水流量,将信息传递给基准监测判定系统;/n步骤三:条件判定:将入户水表信息读取系统和主给水管流量监测系统的水流量取差值,当高于系统记录差值时,判定存在漏水;/n步骤四:确定漏点位置:按照2分钟为一个测试时间段,依次关闭每栋楼的入户水阀,一旦差值低于系统记录差值时,判定漏水,否则进行依序关停计算;/n步骤五:精确测量:通过漏水检测仪对漏水位置进行检测,确定最后的漏水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网漏损分析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定时启动:通过过往用水量的系统数据,判定一个时间点作为基准,记录用水量,通过计时启动系统启动官网漏损检测;
步骤二:数据读取:通过计时启动系统作为系统时间,测量同一时间点,入户水表信息读取系统和主给水管流量监测系统的水流量,将信息传递给基准监测判定系统;
步骤三:条件判定:将入户水表信息读取系统和主给水管流量监测系统的水流量取差值,当高于系统记录差值时,判定存在漏水;
步骤四:确定漏点位置:按照2分钟为一个测试时间段,依次关闭每栋楼的入户水阀,一旦差值低于系统记录差值时,判定漏水,否则进行依序关停计算;
步骤五:精确测量:通过漏水检测仪对漏水位置进行检测,确定最后的漏水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网漏损分析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步骤一中的操作步骤,所述计时启动系统,采用多组数据参考,样本为过去一年每天用水量最低和时间的记录为准,所述每天用水量记为T,采样天数为N天,基准量记为K,所述基准量计算为(T1+T2+T3......+TN)/N=K。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网漏损分析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步骤一中的操作步骤,所述采用方差计算,对最小用水量产生的时间点进行分布记录,确定最佳的测量时间端和开始测量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网漏损分析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圣仓程连波丁红雷周志伟杨福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秉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