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动子电机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46193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动子电机输送系统,包括动子和定子,所述定子沿着输送路线设置,所述动子在定子的设置范围内移动,还包括用于获得动子运动信息的反馈装置,所述反馈装置包括用于检测动子运动状态的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与定子对应设置,所述动子上设有与所述检测组件相配合的反馈要件,所述检测组件与所述反馈要件无接触,所述检测组件通过动子上的反馈要件以获取动子的运动信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定子上的检测组件和动子上的反馈要件之间没有接触,检测动子的运动状态时,反馈装置不会对动子的运动造成影响,保证输送系统的稳定性;且检测组件没有部件设置在动子上,无需进行额外的打孔安装,避免误差的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动子电机输送系统
本技术涉及输送装置,具体为一种多动子电机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多动子电机输送系统的主要由线圈、永磁板、反馈装置构成。电流通过线圈产生行波磁场,从而与永磁板产生相互作用力进而运动,反馈装置获得运动的位置速度等数据给控制系统进行控制。现有的多动子电机输送系统以永磁板静止,线圈运动的模式为主,反馈机构以单独安装光栅尺或磁栅尺为主。成本相对较高,结构相对复杂,且线圈需要供电线缆,线圈与线缆之间的磁场会发生干涉而互相影响,很难实现多个线圈同时独立运动控制;另外线圈带电运动也需要加强绝缘保护;整个系统也难以实现模块化拼接延长。另外一些线圈静止,永磁板运动的多动子电机输送系统,反馈装置通常也需要单独配置光栅尺(或磁栅尺),光栅尺的发射端安装在定子(线圈)上,而光栅尺的接收端则需要安装在动子(永磁板)上。上述线圈静止永磁板运动的多动子电机输送系统存在以下缺陷:1、由于光栅尺(或磁栅尺)的发射端和接收端均需要通电,安装接收端时如果接收端采用光源或读数头,动子(永磁板)还需要单独的电源以供电,增加安装难度和成本,甚至动子(永磁板)依旧无法避免带着导线运动的情形,需要加强绝缘保护。2、由于在工程安装中,容易出现安装误差,光栅尺的接收端容易产生精度误差。3、整个多动子电机输送系统的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也难以实现绝对位置反馈和模块化拼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多动子电机输送系统,定子上的检测组件和动子上的反馈要件之间没有接触,检测动子的运动状态时,反馈装置不会对动子的运动造成影响,保证输送系统的稳定性;且检测组件没有部件设置在动子上,无需进行额外的打孔安装,避免误差的出现。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动子电机输送系统,包括动子和定子,所述定子沿着输送路线设置,所述动子在定子的设置范围内移动,还包括用于获得动子运动信息的反馈装置,所述反馈装置包括用于检测动子运动状态的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与定子对应设置,所述动子上设有与所述检测组件相配合的反馈要件,所述检测组件与所述反馈要件无接触,所述检测组件通过动子上的反馈要件以获取动子的运动信息。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多动子电机输送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本技术的多动子电机输送系统中的动子上的反馈要件可以指的是实质上的硬件,也可以是动子本身具备的属性,如温度、湿度、磁场强度等,这种属性性质的反馈要件无需在动子上精确地安装相应的零部件,避免工程安装,能够提高检测结果的精度。二、定子上的检测组件和动子上的反馈要件之间没有接触,检测动子的运动状态时,反馈装置不会对动子的运动造成影响,保证输送系统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定子为通电线圈,所述动子为永磁体。定子采用通电线圈固定在输送路线上,传输电力的电缆在固定后无需移动,永磁体在开路状态下也具有恒定磁场,无需另外连接导线,永磁体在运动状态下不会有导线影响。优选的,所述动子带有恒定磁场,所述恒定磁场为反馈要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若干磁性传感器,所述磁性传感器与定子对应设置,动子在定子上运动形成磁场变化,所述磁性传感器响应磁场的相位变化确定动子的运动信息。反馈装置中的磁性传感器通过获取永磁体的磁场相位变化得到永磁体的运动速度、加速度和位置信息等,利用磁场这种属性性质的反馈要件无需在动子上精确地安装相应的零部件,避免工程安装,能够提高检测结果的精度。优选的,所述反馈装置还包括用于处理检测信号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同时连接多个检测组件。处理器对每个检测组件检测的数据信息处理,最终能够得到动子的相应运动状态,并能够根据动子的相应运动状态做出适应性的调整。优选的,所述反馈装置还包括与定子相邻设置的电路板,所述磁性传感器和处理器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磁性传感器均匀间隔设置在电路板靠近动子的一侧。优选的,所述电路板竖直设置,电路板竖直设置后,能与相邻的定子贴近设置,缩小整个多动子电机输送系统的体积。输送路线可以根据实际的场景设置为支线、折线或者曲线,为了减少检测误差,降低制造成本,输送路线优选为直线或曲线。优选的,所述动子的底部设有反射板,所述检测组件设置定子与动子之间,所述检测组件固定在动子上;所述检测组件包括用于发射检测信号的发射器和用于接收检测信号的接收器,所述发生器的发射口和所述接收器的接收口均倾斜朝向反射板设置,当动子移动到相应定子上时,所述发生器发射的检测信号通过发射板发射后,由相应的接收器接收,所述反射板为所述反馈要件。通过遮挡检测信号并反射,将检测组件的发射器和接收器一同设置在定子上,避免接收器和发射器分别设置在定子和动子上,避免动子上安装检测组件中的部件,需要连接导线进行必要的供电,简化多动子电机输送系统的结构,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多动子电机输送系统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磁浮传送系统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2中磁浮传送系统的侧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定子;2、动子;3、反馈装置;311、磁性传感器;312、发射器;313、接收器;32、电路板;4、反射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图1至2所示的多动子电机输送系统,多个通电线圈呈直线连接形成用于定子1运动的输送路线,通电线圈不会发生运动为定子1,在排列整齐的定子1上方设有一个或者多个动子2,本实施例中的动子2为带有恒定磁场的永磁体。多动子电机输送系统接入电源后,电流通入通电线圈,通电线圈产生行波磁场,驱动设置在定子1上方的永磁体产生运动。反馈装置3与定子1相应设置,反馈装置3包括电路板32、电路板32上设置的监测组件和处理器(图中未示出)。电路板32竖直相邻设置在定子1的边上,永磁体在通电线圈组成的线圈组与反馈装置3可工作范围内运动,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永磁体自带的恒定磁场为反馈要件,检测组件为用于检测相应定子1上方的磁场变化的磁性传感器311。当多动子电机输送系统运行时,动子2在定子1上运动,动子2自身携带的恒定磁场对运动到的位置的磁场作出改变,检测组件检测到相应磁场变化,已达到动子2的运动信息。检测组件包括若干磁性传感器311,所述磁性传感器311与定子1对应设置,动子2在定子1上运动形成磁场变化,所述磁性传感器311响应磁场的相位变化确定动子2的运动信息。反馈装置3中的磁性传感器311通过获取永磁体的磁场相位变化得到永磁体的运动速度、加速度和位置信息等,利用磁场这种属性性质的反馈要件无需在动子2上精确地安装相应的零部件,避免工程安装,能够提高检测结果的精度。实施例2:如图3为本实施例的多动子电机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检测组件采用了发射器312和接收器313均设置在定子1上的方案。在动子2的底部设置反射板4,反射板4为本实施例中的反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动子电机输送系统,包括动子(2)和定子(1),所述定子(1)沿着输送路线设置,所述动子(2)在定子(1)的设置范围内移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获得动子(2)运动信息的反馈装置(3),所述反馈装置(3)包括用于检测动子(2)运动状态的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与定子(1)对应设置,所述动子(2)上设有与所述检测组件相配合的反馈要件,所述检测组件与所述反馈要件无接触,所述检测组件通过动子(2)上的反馈要件以获取动子(2)的运动信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动子电机输送系统,包括动子(2)和定子(1),所述定子(1)沿着输送路线设置,所述动子(2)在定子(1)的设置范围内移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获得动子(2)运动信息的反馈装置(3),所述反馈装置(3)包括用于检测动子(2)运动状态的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与定子(1)对应设置,所述动子(2)上设有与所述检测组件相配合的反馈要件,所述检测组件与所述反馈要件无接触,所述检测组件通过动子(2)上的反馈要件以获取动子(2)的运动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动子电机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1)为通电线圈,所述动子(2)为永磁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动子电机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子(2)带有恒定磁场,所述恒定磁场为反馈要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若干磁性传感器(311),所述磁性传感器(311)与定子(1)对应设置,动子(2)在定子(1)上运动形成磁场变化,所述磁性传感器(311)响应磁场的相位变化确定动子(2)的运动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动子电机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装置(3)还包括用于处理检测信号的处理器,所述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进余刘昊林卢红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纵苇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