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二才专利>正文

一种串激式电机EMI滤波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6189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串激式电机EMI滤波电路,包括电机的机壳、定子线圈以及市电的零线端子、火线端子、接地端子,还包括滤波电路,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第一安规电容组、第二安规电容组以及差模电感;所述定子线圈与所述第一安规电容组并联于所述零线端子和火线端子之间;所述第二安规电容组与所述机壳并联于火线端子和接地端子之间、或零线端子和接地端子之间;所述机壳连接接地端子,所述差模电感串联在机壳与接地端子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串激式电机EMI滤波电路通过第一安规电容组、第二安规电容组以及差模电感组成串激式电机的EMI滤波电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串激式电机EMI滤波电路
本技术涉及串激式电机、EMI、滤波电路等
,具体涉及一种串激式电机EMI滤波电路。
技术介绍
单相串励电动机俗称串激电机,因激磁绕组和励磁绕组串联在一起工作而得名。单相串励电动机属于交、直流两用电动机,它既可以使用交流电源工作,也可以使用直流电源工作。在电机运行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一定的电磁干扰(EMI),为解决以上问题,通常采用干扰抑制器,吸收式低通滤波器,为电机的干扰源提供一个低阻抗通路同时在电源线上吸收和限制干扰源通过电源线电缆对外的辐射,由此达到EMI的设计优化目的。传统电路滤波需增加Π型滤波电路,即安规电容+共模电感+安规电容,元器件较多,成本较高,生产效率较低,体积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串激式电机EMI滤波电路,以降低成本、安装尺寸,并提高抗干扰能力、生产效率。一种串激式电机EMI滤波电路,包括电机的机壳、定子线圈以及市电的零线端子、火线端子、接地端子,还包括滤波电路,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第一安规电容组、第二安规电容组以及差模电感;所述定子线圈与所述第一安规电容组并联于所述零线端子和火线端子之间;所述第二安规电容组与所述机壳并联于火线端子和接地端子之间、或零线端子和接地端子之间;所述机壳连接接地端子,所述差模电感串联在机壳与接地端子之间。本技术一种串激式电机EMI滤波电路通过第一安规电容组、第二安规电容组以及差模电感组成串激式电机的EMI(干扰电压,干扰功率)滤波电路,采用的元件数量少,成本低,且本身的抗干扰能力不变,通常电机工作工程中,碳刷与转子的关断与闭合容易拉弧,产生差模干扰,将电路中电源地线和电机的机壳之间串入差模电感,可以有效的抑制电机转动过程中产生的差模干扰。进一步的,为了减小安装体积,所述第一安规电容组包括至少一个安规电容。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规电容组中的安规电容为X电容。进一步的,所述X电容具体采用X2电容。进一步的,为了减小安装体积,所述第二安规电容组包括至少两个安规电容。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安规电容组中的安规电容为两个Y电容。进一步的,两个所述Y电容的一端均连接所述差模电感与接地端子之间。进一步的,为了减小体积,所述的一种串激式电机EMI滤波电路,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第一安规电容组、第二安规电容组以及差模电感均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技术一种串激式电机EMI滤波电路,降低成本、安装尺寸,并提高抗干扰能力、生产效率;通过第一安规电容组、第二安规电容组以及差模电感组成串激式电机的EMI(干扰电压,干扰功率)滤波电路,采用的元件数量少,成本低,且本身的抗干扰能力不变,通常电机工作工程中,碳刷与转子的关断与闭合容易拉弧,产生差模干扰,将电路中电源地线和电机的机壳之间串入差模电感,可以有效的抑制电机转动过程中产生的差模干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原理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的PCB开板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PCB开板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串激式电机EMI滤波电路,包括电机的机壳、定子线圈以及市电的零线端子、火线端子、接地端子,还包括滤波电路,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第一安规电容组、第二安规电容组以及差模电感;所述定子线圈与所述第一安规电容组并联于所述零线端子和火线端子之间;所述第二安规电容组与所述机壳并联于火线端子和接地端子之间、或零线端子和接地端子之间;所述机壳连接接地端子,所述差模电感串联在机壳与接地端子之间。本技术一种串激式电机EMI滤波电路通过第一安规电容组、第二安规电容组以及差模电感组成串激式电机的EMI(干扰电压,干扰功率)滤波电路,采用的元件数量少,成本低,且本身的抗干扰能力不变,通常电机工作工程中,碳刷与转子的关断与闭合容易拉弧,产生差模干扰,将电路中电源地线和电机的机壳之间串入差模电感,可以有效的抑制电机转动过程中产生的差模干扰。如图2所示,整体电机系统包括市电输入、滤波电路以及电机驱动,其中滤波电路主要用于防止电机驱动时产生的电磁干扰。串激电动机转速高、体积小、重量轻、调速方便,所以在绝大部分电动工具中作为动力源。但串激电动机起动频繁、转速高、振动大、负载不均匀且易堵转而使电枢温升急剧升高,从而产生EMI电磁干扰。EMI电磁干扰是指电磁波与电子元件作用后而产生的干扰现象,有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两种。传导干扰是指通过导电介质把一个电网络上的信号耦合(干扰)到另一个电网络。辐射干扰是指干扰源通过空间把其信号耦合(干扰)到另一个电网络,在高速PCB及系统设计中,高频信号线、集成电路的引脚、各类接插件等都可能成为具有天线特性的辐射干扰源,能发射电磁波并影响其他系统或本系统内其他子系统的正常工作。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减小安装体积,所述第一安规电容组包括至少一个安规电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规电容组中的安规电容为X电容。X电容多选用耐纹波电流比较大的聚脂薄膜类电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X电容具体采用X2电容。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减小安装体积,所述第二安规电容组包括至少两个安规电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规电容组中的安规电容为两个Y电容。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Y电容的一端均连接所述差模电感与接地端子之间。X电容Y电容都是安规电容,区别是X电容接在输入线两端用来消除差模干扰,Y电容接在输入线和地线之间,用来消除共模干扰。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减小体积,所述的一种串激式电机EMI滤波电路,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第一安规电容组、第二安规电容组以及差模电感均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图3是现有一种滤波电路PCB,整体复杂元件多,成本较高;在本实施例中,本技术采用图4中的PCB,其电路设计更加精简,解决传统电路成本,生产效率以及安装尺寸可缩小。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串激式电机EMI滤波电路,包括电机的机壳、定子线圈以及市电的零线端子、火线端子、接地端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滤波电路,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第一安规电容组、第二安规电容组以及差模电感;所述定子线圈与所述第一安规电容组并联于所述零线端子和火线端子之间;所述第二安规电容组与所述机壳并联于火线端子和接地端子之间、或零线端子和接地端子之间;所述机壳连接接地端子,所述差模电感串联在机壳与接地端子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串激式电机EMI滤波电路,包括电机的机壳、定子线圈以及市电的零线端子、火线端子、接地端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滤波电路,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第一安规电容组、第二安规电容组以及差模电感;所述定子线圈与所述第一安规电容组并联于所述零线端子和火线端子之间;所述第二安规电容组与所述机壳并联于火线端子和接地端子之间、或零线端子和接地端子之间;所述机壳连接接地端子,所述差模电感串联在机壳与接地端子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串激式电机EMI滤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规电容组包括至少一个安规电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串激式电机EMI滤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规电容组中的安规电容为X电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二才
申请(专利权)人:张二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