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电池系统及双电池管理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46168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双电池系统及双电池管理器,双电池系统包括两个电池以及一个双电池管理器;其中双电池管理器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PCB板,PCB板上设有子管理模块以及两个电池接口;子管理模块设有两个供电支路,每个供电支路连接一个所述电池接口;两个电池分别连接在双电池管理器不同的电池接口上。该系统可以同时连接两块电池,提高了整体的续航能力,这样当旧电池使用时间较长,容量降低以后,可以利用该双电池系统再连接一个小容量的备用电池,将整个双电池系统的容量增加到原先的容量,而不需要更换一个同样容量的新电池,提高了电池使用过程中的环保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电池系统及双电池管理器
本技术涉及电池
,具体涉及双电池系统及双电池管理器。
技术介绍
一般的电池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量会变低,这时用户会选择扔掉旧电池,重新更换新电池使用。从环保角度来看,这种电池的使用方法并不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电池系统及双电池管理器,提高了电池使用过程中的环保性。第一方面,一种双电池系统,包括两个电池以及一个双电池管理器;其中双电池管理器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PCB板,PCB板上设有子管理模块以及两个电池接口;子管理模块设有两个供电支路,每个供电支路连接一个所述电池接口;两个电池分别连接在双电池管理器不同的电池接口上。优选地,所述供电支路包括二极管处理器和至少一个场效应管;其中电池接口的正极接场效应管的源极,场效应管的栅极接二极管处理器的第五端子,场效应管的漏极分别接至二极管处理器的第六端子、以及通过一电阻接至二极管处理器的第一端子,场效应管的源极通过反接第一二极管接至外部充电器。优选地,所述供电支路中电池接口的正极通过反接第二二极管接至其负极;一个供电支路中场效应管的漏极通过反接第三二极管接至电池接口的负极,另一个供电支路中场效应管的漏极作为双电池管理器的输出端。优选地,所述双电池管理器还包括设置在外壳内的绝缘散热布,绝缘散热布通过耐高温双面胶固定在外壳内壁上;所述双电池管理器的外壳采用低压注塑的方式形成。优选地,所述双电池管理器的外壳为铝壳,采用灌胶的方式形成;外壳的内壁上还设有若干个铝条。第二方面,一种双电池管理器,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PCB板,PCB板上设有子管理模块以及两个电池接口;子管理模块设有两个供电支路,每个供电支路连接一个所述电池接口,电池接口连接至外部的电池。优选地,所述供电支路包括二极管处理器和至少一个场效应管;其中电池接口的正极接场效应管的源极,场效应管的栅极接二极管处理器的第五端子,场效应管的漏极分别接至二极管处理器的第六端子、以及通过一电阻接至二极管处理器的第一端子,场效应管的源极通过反接第一二极管接至外部充电器。优选地,所述供电支路中电池接口的正极通过反接第二二极管接至其负极;一个供电支路中场效应管的漏极通过反接第三二极管接至电池接口的负极,另一个供电支路中场效应管的漏极作为双电池管理器的输出端。优选地,所述外壳内壁上还设有绝缘散热布,绝缘散热布通过耐高温双面胶固定在外壳内壁上;所述外壳采用低压注塑的方式形成。优选地,所述外壳为铝壳,采用灌胶的方式形成;外壳的内壁上还设有若干个铝条。本技术提供的双电池系统及双电池管理器,可以同时连接两块电池,提高了整体的续航能力,该双电池系统可以应用于电动助力车的前装市场或售后市场。这样当旧电池使用时间较长,容量降低以后,可以利用该双电池系统再连接一个小容量的备用电池,将整个双电池系统的容量增加到原先的容量,而不需要更换一个同样容量的新电池,提高了电池使用过程中的环保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双电池系统的模块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外壳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PCB板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子管理模块的电路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大电流的双电池管理器中外壳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一:一种双电池系统,参见图1,包括两个电池以及一个双电池管理器;其中双电池管理器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PCB板,PCB板上设有子管理模块以及两个电池接口;子管理模块设有两个供电支路,每个供电支路连接一个所述电池接口;两个电池分别连接在双电池管理器不同的电池接口上。具体地,图2为外壳的示意图,图3为PCB板的示意图。双电池管理器内还可以设有电池保护装置,隔离两块电池,防止两块电池电压不均时相互充电,出现大电流损坏电池的问题。该双电池系统可以同时连接两块电池,提高了整体的续航能力,该双电池系统可以应用于电动助力车的前装市场或售后市场。这样当旧电池使用时间较长,容量降低以后,可以利用该双电池系统再连接一个小容量的备用电池,将整个双电池系统的容量增加到原先的容量,而不需要更换一个同样容量的新电池,提高了电池使用过程中的环保性。参见图4,所述供电支路包括二极管处理器和至少一个场效应管;其中电池接口的正极接场效应管的源极,场效应管的栅极接二极管处理器的第五端子,场效应管的漏极分别接至二极管处理器的第六端子、以及通过一电阻接至二极管处理器的第一端子,场效应管的源极通过反接第一二极管接至外部充电器。所述供电支路中电池接口的正极通过反接第二二极管接至其负极;一个供电支路中场效应管的漏极通过反接第三二极管接至电池接口的负极,另一个供电支路中场效应管的漏极作为双电池管理器的输出端。具体地,二极管处理器控制场效应管的通断,实现电池电压检测和电池充放电。该子管理模块可以根据不同的放电电流设置不同数量和大小的场效应管。场效应管的源极通过反接第一二极管接至接口Chargerin,通过接口Chargerin接至外部充电器,从而实现给两个电池进行同时充电的功能。双电池管理器当连接两块电池并开机后,会优先控制电压高的电池放电,控制另一块电池不放电。如果在负载情况下,两块电池的电压几乎接近,则控制两块电池同时放电,且由于实际电压高的电池放电的电流更大,所以当两个电池容量接近时,两个电池放电的电流相同,就能够达到均衡放电。比如负载为20A时,两个电池只需要各自输出10A放电电流即可,这样输出较小的放电电流将有利于延长电池的寿命。如果双电池管理器只连接一块电池,无论空载或负载,都直接控制被连接的电池放电。优选地,所述双电池管理器还包括设置在外壳内的绝缘散热布,绝缘散热布通过耐高温双面胶固定在外壳内壁上;所述双电池管理器的外壳采用低压注塑的方式形成。具体地,对于小电流的双电池管理器,可以采用模块化的设计,在PCB板上焊接电池端子,利用固定在外壳内壁上的绝缘散热布进行散热,外壳的制作工艺为低压注塑。参见图5,所述双电池管理器的外壳为铝壳,采用灌胶的方式形成;外壳的内壁上还设有若干个铝条。具体地,对于大电流的双电池管理器,外壳采用铝壳,外壳上固定铝条,外壳的制作工艺为灌胶,这样该大电流的双电池管理器采取铝壳+铝条+PCB+灌胶的方式进行散热。实施例二:一种双电池管理器,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n包括两个电池以及一个双电池管理器;/n其中双电池管理器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PCB板,PCB板上设有子管理模块以及两个电池接口;子管理模块设有两个供电支路,每个供电支路连接一个所述电池接口;两个电池分别连接在双电池管理器不同的电池接口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两个电池以及一个双电池管理器;
其中双电池管理器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PCB板,PCB板上设有子管理模块以及两个电池接口;子管理模块设有两个供电支路,每个供电支路连接一个所述电池接口;两个电池分别连接在双电池管理器不同的电池接口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电支路包括二极管处理器和至少一个场效应管;
其中电池接口的正极接场效应管的源极,场效应管的栅极接二极管处理器的第五端子,场效应管的漏极分别接至二极管处理器的第六端子、以及通过一电阻接至二极管处理器的第一端子,场效应管的源极通过反接第一二极管接至外部充电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双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电支路中电池接口的正极通过反接第二二极管接至其负极;一个供电支路中场效应管的漏极通过反接第三二极管接至电池接口的负极,另一个供电支路中场效应管的漏极作为双电池管理器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电池管理器还包括设置在外壳内的绝缘散热布,绝缘散热布通过耐高温双面胶固定在外壳内壁上;
所述双电池管理器的外壳采用低压注塑的方式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电池管理器的外壳为铝壳,采用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连成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云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