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居一键报警呼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5875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家居一键报警呼叫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控制模块、控制开关、拉绳、红外探测器、无线通信模块、电源模块,拉绳一端连接控制开关,另一端贯穿壳体延伸至壳体外部,红外探测器嵌设与壳体的正面,壳体外固定设有警报模块,控制模块分别与控制开关、红外探测器、无线通信模块、警报模块电连接,无线通信模块与后台监控终端模块无线通信连接,电源模块分别为控制模块、控制开关、红外探测器、无线通信模块、警报模块供电,壳体的背面设有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灵活安装于室内各处,在老人遇险时,通过简便快捷的操作直接联系外界进行报警呼叫,确保独居老人在紧急状况下得到快速救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家居一键报警呼叫装置
本技术涉及报警设备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家居一键报警呼叫装置。
技术介绍
伴随着我国迈入老龄化社会以及现代人的生活观念的改变,生活中老人和子女都要求有自己的“自由空间”,因此纯老家庭和独居老人的社会现象日益普遍,独居老人的安全问题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独居老人在家因意外摔倒或发病等紧急的情况没办法第一时间通知到亲属或医生,导致被延误发现,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时有发生。同时,即使和子女生活在一起的老人,也不可能24小时被照料。目前一般在电脑或者电视机的摄像头基础上建立视频音频连接,便于外界及时了解独居老人的情况。但是老年人中会使用电脑的仍占少数,同时老年人使用视频连接操作繁琐浪费时间,往往老人在发病后就失去进行如此繁杂操作的行动能力,不能很好的在老人遇险时起到沟通外界进行报警的作用,因此,急需一种新型的老人报警呼叫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家居一键报警呼叫装置,它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灵活安装于室内各处,并在独居老人遇险时,通过简便快捷的操作直接联系外界进行报警呼叫,确保独居老人在紧急状况下得到快速救援,避免耽误帮助和救援独居老人的最佳时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家居一键报警呼叫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控制模块、控制开关、拉绳、红外探测器、无线通信模块、电源模块,所述拉绳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开关,另一端贯穿壳体延伸至壳体外部,所述红外探测器嵌设与所述壳体的正面,所述壳体外固定设有警报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开关、红外探测器、无线通信模块、警报模块电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后台监控终端模块无线通信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为所述控制模块、控制开关、红外探测器、无线通信模块、警报模块供电,所述壳体的背面设有固定装置。优选的,所述拉绳位于所述壳体外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拉环。优选的,所述电源模块包括蓄电池和充电插口,所述充电插口设于所述壳体的侧面,所述蓄电池分别与所述充电插口、控制模块电连接。优选的,所述警报模块包括声光报警器,所述声光报警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为吸盘,所述壳体通过所述吸盘固定于墙体上。优选的,所述吸盘包括若干的小吸盘,若干所述小吸盘均匀排列固定设于所述壳体的背面。优选的,还包括红外温度传感器和显示面板,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和显示面板嵌设与所述壳体的正面,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显示面板电连接。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两侧面设置有散热栅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一种家居一键报警呼叫装置,通过固定装置将该报警呼叫装置灵活安装于室内老人频繁活动和危险高发区域,避免老人遇险时离报警呼叫装置过远而无法触及操作。本技术针对不同状况,采用红外探测器实时监测老人频繁活动区域并主动触发所述报警呼叫装置和下拉所述拉绳被动地触发所述报警呼叫装置相结合的形式,多种形式提升对老人的安全保障,同时操作便捷,简化老人的操作流程,确保独居老人在紧急状况下得到快速救援,避免耽误帮助和救援独居老人的最佳时机。同时,所述拉绳延伸至近地面,即便老人倒地也可触及拉线绳行报警呼叫。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系统原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2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壳体、2-控制模块、3-控制开关、4-拉绳、5-红外探测器、6-无线通信模块、7-警报模块、8-后台监控终端模块、9-拉环、10-蓄电池、11-充电插口、12-吸盘、13-红外温度传感器、14-显示面板、15-散热栅格。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理解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参见图1-图3,一种家居一键报警呼叫装置,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壳体1内部的控制模块2、控制开关3、拉绳4、红外探测器5、无线通信模块6、电源模块,所述拉绳4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开关3,另一端贯穿壳体1延伸至壳体1外部,所述红外探测器5嵌设与所述壳体1的正面,所述壳体1外固定设有警报模块7,所述控制模块2分别与所述控制开关3、红外探测器5、无线通信模块6、警报模块7电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6与后台监控终端模块8无线通信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为所述控制模块2、控制开关3、红外探测器5、无线通信模块6、警报模块7供电,所述壳体1的背面设有固定装置。使用时,通过固定装置将该报警呼叫装置灵活安装于室内老人频繁活动和危险高发区域,避免老人遇险时离报警呼叫装置过远而无法触及操作。一方面,在老人遇紧急情况时,主动下拉所述拉绳4一次,使得所述控制开关3产生一个触发信号给控制模块2;另一方面,通过所述红外探测器5对老人频繁活动区域实时监测,若在超出设定时间范围(例如6小时)未检测到老人的活动痕迹,则给所述控制模块2发送一个触发信号;所述控制模块2接收到控制开关3或者红外探测器5的信号后,控制警报模块7启动发出警报,在警报模块7启动一段时间(例如10秒)后未被人为关停,则控制模块2判定为非人为误操作,属于老人遇险的紧急情况,接着控制模块2控制所述无线通信模块6与外界的后台监控终端模块8进行无线通讯连接,向外界传递老人遇险信息。本技术采用红外探测器5实时监测和下拉所述拉绳4的形式主动或被动触发所述报警呼叫装置,操作便捷,简化老人的操作流程,确保独居老人在紧急状况下得到快速救援,避免耽误帮助和救援独居老人的最佳时机。同时,所述拉绳4延伸至近地面,即便老人倒地也可触及拉绳4进行报警呼叫。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后台监控终端模块可以是老人的亲友手机终端或者是小区物业的监控中心,并且在后台监控终端模块中设置有警报器,当接收到老人的报警呼叫信息时,可通过警报声响引起警觉,便于快速反应,从而使得老人获得快速救援。具体的,所述拉绳4位于所述壳体1外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拉环9。老人遇险时,可能身体状况较差,无力握紧细弱的拉绳4,通过所述拉环9便于老人对拉绳4进行下拉操作。具体的,所述电源模块包括蓄电池·0和充电插口11,所述充电插口11设于所述壳体1的侧面,所述蓄电池10分别与所述充电插口11、控制模块2电连接。所述蓄电池10可通过所述充电插孔11与外部电源连接进行充电,所述蓄电池10为所述控制模块2、控制开关3、红外探测器5、无线通信模块6、警报模块7供电;采用蓄电池10的形式,使得报警呼叫装置在脱离外界电源后依旧正常工作,便于将该报警呼叫装置安装于室内各处,而不受室内插座的限制。具体的,所述警报模块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家居一键报警呼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控制模块、控制开关、拉绳、红外探测器、无线通信模块、电源模块,所述拉绳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开关,另一端贯穿壳体延伸至壳体外部,所述红外探测器嵌设与所述壳体的正面,所述壳体外固定设有警报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开关、红外探测器、无线通信模块、警报模块电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后台监控终端模块无线通信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为所述控制模块、控制开关、红外探测器、无线通信模块、警报模块供电,所述壳体的背面设有固定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居一键报警呼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控制模块、控制开关、拉绳、红外探测器、无线通信模块、电源模块,所述拉绳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开关,另一端贯穿壳体延伸至壳体外部,所述红外探测器嵌设与所述壳体的正面,所述壳体外固定设有警报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开关、红外探测器、无线通信模块、警报模块电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后台监控终端模块无线通信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为所述控制模块、控制开关、红外探测器、无线通信模块、警报模块供电,所述壳体的背面设有固定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居一键报警呼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位于所述壳体外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拉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居一键报警呼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蓄电池和充电插口,所述充电插口设于所述壳体的侧面,所述蓄电池分别与所述充电插口、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锦晖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紫禁殿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