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入户自动感应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0351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入户自动感应照明装置,包括控制开关、发光面板和电源,所述发光面板包括基板、金属导电层、电致发光粉层、透明电极层和透明保护层,所述基板为“口”字型,所述基板的背面设有粘附层,所述基板通过粘附层固定在入户位置的开关面板上,所述基板的正面依次设有金属导电层、电致发光粉层、透明电极层和透明保护层,所述金属导电层与电源电连接,所述透明电极层通过控制开关与所述电源电连接,所述控制开关为按压式常闭开关,所述控制开关设于门框内侧,入户门关闭时挤压所述控制开关使其处于断路状态。在开门时在入户位置的开关面板上发光,可以很容易的发现开关面板的位置,降低触电风险,不易将墙面弄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入户自动感应照明装置
本技术涉及感应照明
,特别涉及一种入户自动感应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在夜间进入室内时,由于没有灯光,需要在入户位置摸索着寻找开关面板后才能开启室内灯光,如果手湿的情况下摸索开关容易发生触电风险,并在摸索开关的过程中,会将墙板摸脏,导致在墙面的开关位置形成一圈的黑色区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入户自动感应照明装置,在开门时在入户位置的开关面板上发光,可以很容易的发现开关面板的位置,降低触电风险,不易将墙面弄脏。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入户自动感应照明装置,包括控制开关、发光面板和电源,所述发光面板包括基板、金属导电层、电致发光粉层、透明电极层和透明保护层,所述基板为“口”字型,所述基板的背面设有粘附层,所述基板通过粘附层固定在入户位置的开关面板上,所述基板的正面依次设有金属导电层、电致发光粉层、透明电极层和透明保护层,所述金属导电层与电源电连接,所述透明电极层通过控制开关与所述电源电连接,所述控制开关为按压式常闭开关,所述控制开关设于门框内侧,入户门关闭时挤压所述控制开关使其处于断路状态。进一步的,所述基板设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金属导电层通过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透明电极层通过第二电极与所述控制开关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基板朝向室外的一侧设有红色的警示灯,所述警示灯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电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按压开关和第二按压开关,所述第一按压开关设于开关面板的按钮上部的背面,所述第二按压开关设于开关面板的按钮下部的背面,所述金属导电层通过第一按压开关与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所述警示灯的一端通过第二按压开关与第二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一按压开关和第二按压开关均为常开开关。进一步的,所述电源为纽扣电池。进一步的,所述基板的外周设有围板,所述围板与开关面板的外周扣接。进一步的,所述围板的侧面设有插槽,所述电源插在所述插槽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夜晚从外面回来时打开入户门即可发出光线,对入户位置的开关面板照明,可以很容易的发现开关面板的位置,降低触电风险,不易将墙面弄脏。基板为“口”字型,发光区域也呈“口”字形,环绕住开关面板的按钮。在透明电极层表面设有透明保护层,提高了对透明电极层的保护。基板的背面设有粘附层,基板通过粘附层固定在入户位置的开关面板上,安装方便,在发行损坏时容易更换。控制开关通过导线与电源和透明电极层电连接。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入户自动感应照明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入户自动感应照明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区域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入户自动感应照明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控制开关,2发光面板,3电源,4基板,5金属导电层,6电致发光粉层,7透明电极层,8透明保护层,9粘附层,10门框,11第一电极,12第二电极,13警示灯,14第一按压开关,15第二按压开关,16围板,17插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理解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参见图1~3,一种入户自动感应照明装置,包括控制开关1、发光面板2和电源3,所述发光面板2包括基板4、金属导电层5、电致发光粉层6、透明电极层7和透明保护层8,所述基板4为中部带有通孔的“口”字型,所述基板4的背面设有粘附层9,所述基板4通过粘附层9固定在入户位置的开关面板上,所述基板4的正面依次设有金属导电层5、电致发光粉层6、透明电极层7和透明保护层8,所述金属导电层5与电源3电连接,所述透明电极层7通过控制开关1与所述电源3电连接,所述控制开关1为按压式常闭开关,所述控制开关1设于门框10内侧,入户门关闭时挤压所述控制开关1使其处于断路状态。入户门关闭时,入户门将门框10内侧的控制开关1挤压,使得开关断开。当入户门开启时,入户门转动离开门框10,控制开关1失去入户门的挤压后从断开状态转为接通状态。电源3的一端与金属导电层5电连接,另一端通过控制开关1与透明电极层7电连接,在控制开关1闭合后,在金属导电层5和透明电极层7之间形成电压。电致发光粉层6设于金属导电层5和透明电极层7之间,与金属导电层5和透明电极层7通导,从而使得电致发光粉层6发光,夜晚从外面回来时打开入户门即可发出光线,对入户位置的开关面板照明,可以很容易的发现开关面板的位置,降低触电风险,不易将墙面弄脏。基板4为“口”字型,发光区域也呈“口”字形,环绕住开关面板的按钮。在透明电极层表面设有透明保护层8,提高了对透明电极层的保护。基板4的背面设有粘附层9,基板4通过粘附层9固定在入户位置的开关面板上,安装方便,在发行损坏时容易更换。控制开关1通过导线与电源3和透明电极层电连接。本技术的控制开关1也可以采用蓝牙遥控开关替代按压式常闭开关,在基板4内设置有蓝牙接收器,蓝牙接收器和控制器信号连接,控制器输出端设置控制电源3向金属导电层5和透明电极层供电的开关,实现远程控制。可选的,金属导电层5采用铝板、电致发光粉层6采用掺杂了铜和银的硫化锌和蓝色钻石。具体的,所述基板4设有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2,所述金属导电层5通过所述第一电极11与所述电源3连接,所述透明电极层7通过第二电极12与所述控制开关1电连接。金属导电层5与第一电极11电连接,透明电极层7与第二电极电连接,方便金属导电层5和透明电极层7的安装。可选的,所述基板4朝向室外的一侧设有红色的警示灯13,所述警示灯1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2电连接。在入户门开启时警示灯13亮起,当人们离开房间回头关门时可以看到红色的警示灯13,提醒人们关灯。尤其的在早上出门时,室内光亮与环境光亮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容易忘记关灯。在独居老人的房间内安装本技术的装置可以起到很好的提醒作用。具体的,所述电源3为纽扣电池。对体积小方便安装和更换,对人体为安全电压,不会发生触电。具体的,所述基板4的外周设有围板16,所述围板16与开关面板的外周扣接。提高了基板4安装的稳定性。具体的,所述围板16的侧面设有插槽17,所述电源3插在所述插槽17内。便于电源3的安装和固定。实施例2参见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还包括第一按压开关14和第二按压开关15,所述第一按压开关14设于开关面板的按钮上部的背面,所述第二按压开关15设于开关面板的按钮下部的背面,所述金属导电层5通过第一按压开关14与所述第一电极11电连接,所述警示灯13的一端通过第二按压开关15与第二电极12电连接,所述第一按压开关14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入户自动感应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开关、发光面板和电源,所述发光面板包括基板、金属导电层、电致发光粉层、透明电极层和透明保护层,所述基板为“口”字型,所述基板的背面设有粘附层,所述基板通过粘附层固定在入户位置的开关面板上,所述基板的正面依次设有金属导电层、电致发光粉层、透明电极层和透明保护层,所述金属导电层与电源电连接,所述透明电极层通过控制开关与所述电源电连接,所述控制开关为按压式常闭开关,所述控制开关设于门框内侧,入户门关闭时挤压所述控制开关使其处于断路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入户自动感应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开关、发光面板和电源,所述发光面板包括基板、金属导电层、电致发光粉层、透明电极层和透明保护层,所述基板为“口”字型,所述基板的背面设有粘附层,所述基板通过粘附层固定在入户位置的开关面板上,所述基板的正面依次设有金属导电层、电致发光粉层、透明电极层和透明保护层,所述金属导电层与电源电连接,所述透明电极层通过控制开关与所述电源电连接,所述控制开关为按压式常闭开关,所述控制开关设于门框内侧,入户门关闭时挤压所述控制开关使其处于断路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入户自动感应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设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金属导电层通过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透明电极层通过第二电极与所述控制开关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入户自动感应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朝向室外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小波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紫禁殿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