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室内模型实验的电极装置
本技术属于地球物理电法勘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室内模型实验的电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地层勘探的方法中,电法勘探是最常用的方法,而电法勘探最常用的方法为电剖面法,电剖面法的主要工作原理是采用固定距离的电极,向电极通电后,通过一定深度或范围内电阻率沿剖面的变化从而去探测地层信息。一些在野外难以观测或者进行的实验,通过堆砌其缩小比例后的模型,来研究一些因素对其的影响,例如降雨对滑坡的影响,地下水抬升对土坝的影响等等室内模型实验。已有的电极装置在探测地层信息的时候会丢失很多关键部位的信息,无法将不同室内模型实验的不同地层信息全方位的呈现出来,不能灵活变化;且已有电极装置无法满足个性化需求,不能差异化的对待不同的室内模型实验的地层信息。所以,急需一种可以全方位探测的,能够用于室内模型实验的,而且能够灵活组合的电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室内模型实验的电极装置,以解决已有的电极装置在探测地层信息的时候会丢失很多关键部位的信息,无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室内模型实验的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同轴安装的电极感应单元(1)和设在最下端的无电极柱体(4);/n所述电极感应单元(1)包括空心的柱体(11)、设在柱体(11)下端中心的螺柱(14)、设在柱体(11)侧壁的环形凹槽(15)、安装在环形凹槽(15)内的电极环(12)以及设在柱体(11)上端中心的带内螺纹的螺纹槽(16);所述螺柱(14)和螺纹槽(16)均与柱体(11)同轴,且一个电极感应单元(1)的螺柱(14)能与相邻电极感应单元(1)的螺纹槽(16)配合螺接以将多个电极感应单元(1)同轴连接;/n所述螺柱(14)的中轴线位置设有与柱体(11)内中空连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室内模型实验的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同轴安装的电极感应单元(1)和设在最下端的无电极柱体(4);
所述电极感应单元(1)包括空心的柱体(11)、设在柱体(11)下端中心的螺柱(14)、设在柱体(11)侧壁的环形凹槽(15)、安装在环形凹槽(15)内的电极环(12)以及设在柱体(11)上端中心的带内螺纹的螺纹槽(16);所述螺柱(14)和螺纹槽(16)均与柱体(11)同轴,且一个电极感应单元(1)的螺柱(14)能与相邻电极感应单元(1)的螺纹槽(16)配合螺接以将多个电极感应单元(1)同轴连接;
所述螺柱(14)的中轴线位置设有与柱体(11)内中空连通的下部通孔(17),环形凹槽(15)壁面设有与柱体(11)内中空连通的侧壁通孔(18),螺纹槽(16)底部设有与柱体(11)中空连通的上部通孔(19);所述电极环(12)连接单芯导线(5),且该单芯导线(5)依次穿过侧壁通孔(18)、柱体中空、上部通孔(19)后穿过上一层电极感应单元(1)的下部通孔(17)进而从内部穿过多层电极感应单元(1)后从最高一层电极感应单元(1)的上部通孔(19)引出后连接单芯插头(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室内模型实验的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电极柱体(4)与电极感应单元(1)同轴设置,在无电极柱体(4)顶部中心设有安装槽,该安装槽设有内螺纹,安装槽能与其上层的电极感应单元(1)的螺柱(14)配合安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室内模型实验的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11)直径为10mm,柱体(11)长度为0.3-1.5m,螺柱(14)长5mm,螺纹槽(16)深6mm,螺纹型号为M6。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室内模型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艳波,韩宇涛,刘耀文,刘振谦,李红飞,杨凡凡,张宇轩,郑慧涛,李杨,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