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安全性电泳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5703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安全性电泳仪,包括:电泳仪本体;外壳,底端内部固定有驱动电机和减震支柱,驱动电机的电机轴固定有磁性驱动盘;电泳槽,放置在减震支柱上,槽底设有磁性搅拌器和朝向驱动电机凸出的凹槽,磁性搅拌器包括可转动设置在凹槽中的圆柱、与圆柱连接且位于凹槽外的搅拌器壳体、固定在搅拌器壳体中的第一磁铁和与搅拌器壳体连接的叶片,驱动电机驱动搅拌器转动;漏电感应机构,用于在漏电时报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电泳槽的底部是完整的,不用开孔,避免了电泳槽漏液,而且避免了电泳槽底部密封不良带来的安全隐患,提高电泳槽的安全性;在有漏电发生的情况下,可以自动进行报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安全性电泳仪
本技术涉及电泳仪
,尤其涉及一种高安全性电泳仪。
技术介绍
电泳仪是实现电泳分析的仪器,可以对不同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或将一定混合物进行组分分析或单个组分提取制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泳仪被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例如核酸、蛋白质等的研究等。目前电泳仪的电泳槽中设有搅拌器,搅拌器通过位于电泳槽外部的搅拌电机驱动。但是,搅拌电机的电机轴需要穿过电泳槽而与搅拌器连接,这样有可能会漏液而导致电泳仪损坏,而且电机轴一般为金属的,有可能出现电泳槽内外的导通和漏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一种高安全性电泳仪,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泳槽的安全性较低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高安全性电泳仪,包括:电泳仪本体,所述电泳仪本体设有控制面板;外壳,所述外壳的顶端设有开口,所述外壳的底端内部固定有驱动电机和减震支柱,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电泳仪本体电连接且电机轴的自由端固定有磁性驱动盘;电泳槽,所述电泳槽放置在所述减震支柱上,所述电泳槽的槽底设有磁性搅拌器和朝向所述驱动电机凸出的凹槽,所述磁性搅拌器包括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凹槽中的圆柱、与所述圆柱连接且位于所述凹槽外的搅拌器壳体、固定在所述搅拌器壳体中的第一磁铁和与所述搅拌器壳体连接的叶片,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搅拌器转动;漏电感应机构,所述漏电感应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外壳上的漏电感应电极、与所述漏电感应电极连接的漏电检测电路和与所述漏电检测电路连接的警示器,所述漏电检测电路检测所述漏电感应电极与大地的电位差,所述警示器在电位差超过阈值时报警。可选的,所述磁性驱动盘包括中部设有容置槽的盘体和固定在所述盘体中的第二磁铁,所述容置槽容置所述凹槽且与所述凹槽适配,所述第二磁铁设有两块,两块所述第二磁铁位于所述容置槽的两侧,均沿所述盘体的轴向延伸,并且两块所述第二磁铁的S极与N极相反设置。可选的,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均呈长方体状,并且所述第二磁铁沿平行于所述电泳槽的槽底方向延伸。可选的,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支撑台,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支撑台上,所述减震支柱包括与所述外壳连接且环绕所述支撑台的减震弹簧和固定在所述支撑台上且环绕所述驱动电机的阻尼支柱,所述减震弹簧和所述阻尼支柱均抵接于所述电泳槽的底壁。可选的,所述电泳槽的槽底设有多个所述凹槽,各所述凹槽中分别设置一个所述磁性搅拌器,且各所述磁性搅拌器对应设有一个所述驱动电机,所述阻尼支柱环绕设置在所述支撑台的外周。可选的,所述电泳槽的槽底在各部位的厚度相同。可选的,所述凹槽的深度小于所述圆柱的高度。可选的,所述外壳的顶端朝向所述开口倾斜,所述外壳的倾斜部位安装有所述漏电感应电极。可选的,所述外壳的侧壁底部安装有所述漏电感应电极。可选的,所述警示器为进行灯光报警的指示灯和/或进行声音报警的蜂鸣器。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该电泳仪改进了磁性搅拌器的驱动方式,电泳槽的底部是完整的,不用开孔,避免了电泳槽漏液,而且避免了电泳槽底部密封不良带来的安全隐患,提高电泳槽的安全性。而且在有漏电发生的情况下,可以自动进行报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高安全性电泳仪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磁吸搅拌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磁性驱动盘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磁性驱动盘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1-4中具体包括下述附图标记:外壳-1;驱动电机-2;减震支柱-3;电泳槽-4;磁性搅拌器-5;支撑台-11;电机轴-21;磁性驱动盘-22;盘体-221;第二磁铁-222;容置槽-223;减震弹簧-31;阻尼支柱-32;凹槽-41;电极-42;电线-43;圆柱-51;搅拌器壳体-52;第一磁铁-53;叶片-54;漏电感应电极-6。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高安全性电泳仪包括电泳仪本体、外壳1和电泳槽4。电泳仪本体上设有控制面板。外壳1的顶端设有开口,外壳1的底端内部固定有驱动电机2和减震支柱3,驱动电机2的电机轴21自由端固定有磁性驱动盘22,并且驱动电机2与电泳仪本体电连接,由电泳仪本体控制驱动电机2。电泳槽4从外壳1的开口放在减震支柱3上,电泳槽4的槽底设有磁性搅拌器5、电极42和朝向驱动电机2凸出的凹槽41,与电极42连接的电线43从外壳1伸出。磁性搅拌器5包括可转动设置在凹槽41中的圆柱51、与圆柱51连接且位于凹槽41外的搅拌器壳体52、固定在搅拌器壳体52中的第一磁铁53和与搅拌器壳体52连接的叶片54。驱动电机2的电机轴21转动时,磁性搅拌器5在磁性驱动盘22的带动下,绕凹槽41的轴线转动,由叶片54搅动电泳槽4内的液体。该电泳仪改进了磁性搅拌器5的驱动方式,电泳槽4的底部是完整的,不用开孔,避免了电泳槽4漏液,而且避免了电泳槽4底部密封不良带来的安全隐患,提高电泳槽4的安全性;通过凹槽41限位磁性搅拌器5,尽可能避免磁性搅拌器5在电泳槽4内移动,而且尽可能减小凹槽41槽底的厚度,为磁性搅拌器5的使用提供可能。在电泳槽4的槽底可以设置多个凹槽41,例如最多设置4个凹槽41,各凹槽41分别对应设置一个磁性搅拌器5,并且各磁性搅拌器5分别由一个驱动电机2驱动,以提高电泳槽4内液体的搅拌程度。电泳槽4的槽底在各部位的厚度可以相同,便于加工制作电泳槽4。电泳槽4凹槽41的深度小于圆柱51的高度,搅拌器壳体52与电泳槽4的槽底留有间隙。搅拌器壳体52呈圆柱桶状,上端呈开口状,内部由隔板分为上下两个腔,下腔安装第一磁铁53且呈密封状,第一磁铁53呈长方体状且平行于电泳槽4的槽底延伸。上腔安装叶片54,叶片54固定在搅拌器壳体52中,由搅拌器壳体52带动叶片54一起转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各磁性搅拌器5叶片54的转动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停止搅拌时,也可以由驱动电机2驱动磁性搅拌器5的叶片54反向旋转,使液体快速静止。外壳1的底部设有支撑台11,驱动电机2固定在支撑台11上。此时,减震支柱3包括与外壳1连接且环绕支撑台11的减震弹簧31和固定在支撑台11上且环绕驱动电机2的阻尼支柱32,减震弹簧31和阻尼支柱32均抵接于电泳槽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安全性电泳仪,其特征在于,包括:/n电泳仪本体,所述电泳仪本体设有控制面板;/n外壳,所述外壳的顶端设有开口,所述外壳的底端内部固定有驱动电机和减震支柱,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电泳仪本体电连接且电机轴的自由端固定有磁性驱动盘;/n电泳槽,所述电泳槽放置在所述减震支柱上,所述电泳槽的槽底设有磁性搅拌器和朝向所述驱动电机凸出的凹槽,所述磁性搅拌器包括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凹槽中的圆柱、与所述圆柱连接且位于所述凹槽外的搅拌器壳体、固定在所述搅拌器壳体中的第一磁铁和与所述搅拌器壳体连接的叶片,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搅拌器转动;/n漏电感应机构,所述漏电感应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外壳上的漏电感应电极、与所述漏电感应电极连接的漏电检测电路和与所述漏电检测电路连接的警示器,所述漏电检测电路检测所述漏电感应电极与大地的电位差,所述警示器在电位差超过阈值时报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安全性电泳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泳仪本体,所述电泳仪本体设有控制面板;
外壳,所述外壳的顶端设有开口,所述外壳的底端内部固定有驱动电机和减震支柱,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电泳仪本体电连接且电机轴的自由端固定有磁性驱动盘;
电泳槽,所述电泳槽放置在所述减震支柱上,所述电泳槽的槽底设有磁性搅拌器和朝向所述驱动电机凸出的凹槽,所述磁性搅拌器包括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凹槽中的圆柱、与所述圆柱连接且位于所述凹槽外的搅拌器壳体、固定在所述搅拌器壳体中的第一磁铁和与所述搅拌器壳体连接的叶片,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搅拌器转动;
漏电感应机构,所述漏电感应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外壳上的漏电感应电极、与所述漏电感应电极连接的漏电检测电路和与所述漏电检测电路连接的警示器,所述漏电检测电路检测所述漏电感应电极与大地的电位差,所述警示器在电位差超过阈值时报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安全性电泳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驱动盘包括中部设有容置槽的盘体,以及分设于容置槽两侧的两个第二磁铁;所述容置槽与所述凹槽适配,两个所述第二磁铁为柱状永磁铁,均沿所述盘体的轴向延伸且S极与N极相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安全性电泳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均呈长方体状,并且所述第二磁铁沿平行于所述电泳槽的槽底方向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艳超王明晓王荣敏赵灵燕张艺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医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