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溶解氧测量探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5702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溶解氧测量探头,包括溶解氧传感器、搅拌机构和数据电源复合线,所述溶解氧传感器的底部设置有透氧薄膜,所述搅拌机构设置于溶解氧传感器底部外侧,所述溶解氧传感器通过数据电源复合线外接控制终端;所述溶解氧传感器底部外侧设置有外保护壳,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旋转电机、搅拌轴和搅拌杆,所述旋转电机竖直设置于溶解氧传感器外侧位于外保护壳内侧,所述搅拌轴竖直设置于旋转电机的底部输出端,所述搅拌轴底部贯穿外保护壳,所述搅拌轴底端外侧均匀水平设置有若干搅拌杆,所述旋转电机用于带动搅拌轴旋转以带动搅拌杆在水平面上转动。该溶解氧探头清理透氧薄膜,并搅动探头附近水,提高水的流动性,提高测量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溶解氧测量探头
本技术涉及水质监测设备
,具体的讲是一种溶解氧测量探头。
技术介绍
溶解氧(DissolvedOxygen,DO)是指溶于水中的分子状态的氧,是水中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在环境水质监测、废水处理、污水曝气、锅炉用水脱氧、发酵工业的溶氧控制和金属元素提炼等领域,溶解氧是一个重要的水质参数;在海水及淡水养殖业中,溶氧浓度直接关系到水生物的生长状况,是水生物生长环境溶氧检测所需要控制的一个重要参数,因此,提高溶氧浓度的测量精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膜电极法主要用于实际检测水体溶解氧浓度。其工作原理是氧透过隔膜被工作电极还原,产生与氧浓度成正比的扩散电流,通过测量此扩散电流,得到水中溶解氧的浓度。根据可测浓度不同,膜电极法测定溶解氧分为原电池式和极谱式两种类型。原电池式用银作阳电极,铅作阴电极。阳电极和银电极浸入氢氧化钾电解池中,形成两个半电池,外层同样用薄膜封住。溶解氧在阳极被还原,产生扩散电流,通过测定扩散电流可得溶解氧浓度。极谱式膜电极以极谱型(Polarography):电极中,由黄金(Au)环或铂(Pt)金环作阴极;银-氯化银(或汞-氯化亚汞)作阳极。电解液为氯化钾溶液。阴极外表面覆盖一层透氧薄膜。薄膜可采用聚四氟乙烯、聚氯乙烯、聚乙烯、硅橡胶等透气材料。阴阳两电极之间外加0.5~0.8伏的极化电压。当溶解氧透过薄膜到达黄金阴极表面,薄膜挡住了电极内外液体交流,使水中溶解氧渗入电极内部,通过外部电路测得扩散电流可知溶解氧浓度。现有技术中的极谱型溶解氧仪由于有膜的渗透率、氧的反应速率、SO2、Cl2、Br2、I2、水蒸气、藻类等因素的干扰,会使得所测得的水中的溶解氧(Do)结果偏小,不能得到准确的溶解氧数据。若溶解氧仪长期连续在线监测,水中污染物会附着在薄膜表面堵塞薄膜,甚至水中微生物会在薄膜表面附着形成一层生物膜,严重干扰溶解氧测定,最终导致溶解氧仪失去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溶解氧测量探头,该溶解氧探头清理透氧薄膜,并搅动探头附近水,提高水的流动性,提高测量精度。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溶解氧测量探头,包括溶解氧传感器、搅拌机构和数据电源复合线,所述溶解氧传感器的底部设置有透氧薄膜,所述搅拌机构设置于溶解氧传感器底部外侧,所述溶解氧传感器通过数据电源复合线外接控制终端;所述溶解氧传感器底部外侧设置有外保护壳,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旋转电机、搅拌轴和搅拌杆,所述旋转电机竖直设置于溶解氧传感器外侧位于外保护壳内侧,所述搅拌轴竖直设置于旋转电机的底部输出端,所述搅拌轴底部贯穿外保护壳,所述搅拌轴底端外侧均匀水平设置有若干搅拌杆,所述旋转电机用于带动搅拌轴旋转以带动搅拌杆在水平面上转动,所述搅拌杆位于透氧薄膜旁边。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杆的顶部设置有柔性毛刷,所述柔性毛刷的上端面与透氧薄膜的下端面平齐,所述溶解氧传感器的底部位于透氧薄膜外侧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一端均与透氧薄膜连通,另一端连通溶解氧传感器的侧面,所述柔性毛刷转动时能在弧形槽内移动,所述弧形槽的圆心位于相邻一侧搅拌轴的轴线上。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机构和弧形槽有两组,两组搅拌机构和弧形槽对称设置于溶解氧传感器两侧。进一步的,所述外保护壳的外侧设置有外保护架,所述外保护架包括内固定套、外固定套和连接杆,所述外保护壳外侧沿轴线均匀设置有若干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和中部设置有外固定套,所述外固定套用于固定连接杆,所述内固定套包括两个,两个所述内固定套设置于外保护壳外侧,所述内固定套通过横杆连接外固定套。进一步的,所述外保护壳的底部和顶部与溶解氧传感器之间的间隙内设置有密封环。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溶氧在测试过程中会被消耗,因此测得的数据会比实际数据偏低,本技术通过搅拌机构搅拌探头附近水样,以提高测量数据精度;搅拌棒的上表面设置有柔性毛刷,旋转电机带动搅拌杆转动时,通过毛刷清理透氧薄膜表面,可去除透氧薄膜表面的附着物,提高检测结果的精准度;外保护壳外侧设置有外保护架,可保护搅拌机构,避免水下漂浮物或鱼类损坏搅拌机构,提高本技术的使用寿命。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溶解氧传感器;11、透氧薄膜;12、弧形槽;2、搅拌机构;21、旋转电机;22、搅拌轴;23、搅拌杆;24、柔性毛刷;3、数据电源复合线;4、外保护壳;5、外保护架;51、内固定套;52、外固定套;53、连接杆;54、横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溶解氧测量探头,包括溶解氧传感器1、搅拌机构2和数据电源复合线3,所述溶解氧传感器1的底部设置有透氧薄膜11,所述搅拌机构2设置于溶解氧传感器1底部外侧,所述溶解氧传感器1通过数据电源复合线3外接控制终端;所述溶解氧传感器1底部外侧设置有外保护壳4,所述搅拌机构2包括旋转电机21、搅拌轴22和搅拌杆23,所述旋转电机21竖直设置于溶解氧传感器1外侧位于外保护壳4内侧,所述搅拌轴22竖直设置于旋转电机21的底部输出端,所述搅拌轴22底部贯穿外保护壳4,所述搅拌轴22底端外侧均匀水平设置有若干搅拌杆23,所述旋转电机21用于带动搅拌轴22旋转以带动搅拌杆23在水平面上转动,所述搅拌杆位于透氧薄膜11旁边。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搅拌杆23的顶部设置有柔性毛刷24,所述柔性毛刷24的上端面与透氧薄膜11的下端面平齐,所述溶解氧传感器1的底部位于透氧薄膜11外侧开设有弧形槽12,所述弧形槽12的一端均与透氧薄膜11连通,另一端连通溶解氧传感器1的侧面,所述柔性毛刷24转动时能在弧形槽12内移动,所述弧形槽12的圆心位于相邻一侧搅拌轴22的轴线上。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搅拌机构2和弧形槽12有两组,两组搅拌机构2和弧形槽12对称设置于溶解氧传感器1两侧;使用时,驱动电机带动搅拌轴旋转以带动搅拌杆在水平面上转动,溶解氧传感器两侧的搅拌杆交替转动,且旋转方向相反,搅拌测量探头旁的水样,以提高测量数据精度,搅拌杆上表面的柔性毛刷会顺着弧形槽移动,并清理透氧薄膜表面的附着物,从而使检测结果更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溶解氧测量探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溶解氧传感器(1)、搅拌机构(2)和数据电源复合线(3),所述溶解氧传感器(1)的底部设置有透氧薄膜(11),所述搅拌机构(2)设置于溶解氧传感器(1)底部外侧,所述溶解氧传感器(1)通过数据电源复合线(3)外接控制终端;/n所述溶解氧传感器(1)底部外侧设置有外保护壳(4),所述搅拌机构(2)包括旋转电机(21)、搅拌轴(22)和搅拌杆(23),所述旋转电机(21)竖直设置于溶解氧传感器(1)外侧位于外保护壳(4)内侧,所述搅拌轴(22)竖直设置于旋转电机(21)的底部输出端,所述搅拌轴(22)底部贯穿外保护壳(4),所述搅拌轴(22)底端外侧均匀水平设置有若干搅拌杆(23),所述旋转电机(21)用于带动搅拌轴(22)旋转以带动搅拌杆(23)在水平面上转动,所述搅拌杆(23)位于透氧薄膜(11)旁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溶解氧测量探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溶解氧传感器(1)、搅拌机构(2)和数据电源复合线(3),所述溶解氧传感器(1)的底部设置有透氧薄膜(11),所述搅拌机构(2)设置于溶解氧传感器(1)底部外侧,所述溶解氧传感器(1)通过数据电源复合线(3)外接控制终端;
所述溶解氧传感器(1)底部外侧设置有外保护壳(4),所述搅拌机构(2)包括旋转电机(21)、搅拌轴(22)和搅拌杆(23),所述旋转电机(21)竖直设置于溶解氧传感器(1)外侧位于外保护壳(4)内侧,所述搅拌轴(22)竖直设置于旋转电机(21)的底部输出端,所述搅拌轴(22)底部贯穿外保护壳(4),所述搅拌轴(22)底端外侧均匀水平设置有若干搅拌杆(23),所述旋转电机(21)用于带动搅拌轴(22)旋转以带动搅拌杆(23)在水平面上转动,所述搅拌杆(23)位于透氧薄膜(11)旁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解氧测量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23)的顶部设置有柔性毛刷(24),所述柔性毛刷(24)的上端面与透氧薄膜(11)的下端面平齐,所述溶解氧传感器(1)的底部位于透氧薄膜(11)外侧开设有弧形槽(12),所述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婷贺敬星
申请(专利权)人:飞鸣科学仪器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