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料口结构及干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5486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干燥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料口结构,固定在罐体的出料口处。本结构包括:三通管,其包括主管以及与主管的内部连通的下料管;快拆组件,用于将主管的对接端罩设在罐体的出料口的外周;封堵装置,设置在主管的安装端上,用于封堵出料口,或开启出料口以使出料口与下料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下料口结构的三通管通过快拆组件罩设在罐体的出料口的外周,封堵装置用于封堵出料口,或开启出料口以使出料口与下料管连通,便于拆装清洗,可提升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料口结构及干燥机
本技术属于干燥机
,具体涉及一种下料口结构及干燥机。
技术介绍
干燥机的下料口结构一般包含有封堵装置,用于在干燥前封堵干燥机的出料口,以为干燥过程提供封闭环境,以及在干燥完成后开启出料口,使干燥后的物料从出料口排出。但是,在封堵装置的封堵件长期使用过后,尤其是干燥粉末物料后,其封堵面会粘附物料,导致下次封堵效果不理想,因此,需要对封堵装置进行拆卸清洗。现有干燥机的下料口结构较复杂,封堵装置拆卸不方便,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下料口结构及干燥机,以解决现有干燥机的下料口结构拆装不方便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下料口结构,固定在罐体的出料口处,包括:三通管,其包括主管以及与主管的内部连通的下料管;快拆组件,用于将主管的对接端罩设在罐体的出料口的外周;封堵装置,设置在主管的安装端上,用于封堵出料口,或开启出料口以使出料口与下料管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快拆组件包括固定管、固定件;所述固定管的固定端与罐体固定连接,且罩设在罐体的出料口的外周,其对接端通过固定件与主管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管的对接端和主管的对接端均向外周延伸设置有凸缘;所述固定件抱箍在两者的凸缘上,以将固定管的对接端和主管的对接端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封堵装置包括位于主管内部的封堵件和设置在主管的安装端上的封堵件驱动机构;所述封堵件驱动机构适于驱动封堵件朝向出料口移动以封堵出料口,或开启出料口以使出料口与下料管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封堵件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座,固定在主管的安装端上;推杆,贯穿安装座且伸入主管内的一端上设置有封堵件;以及推杆驱动组件,驱动推杆朝向或者远离出料口运动,以带动封堵件封堵或者开启出料口。进一步的,所述推杆驱动组件包括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滑动罩;所述滑动罩的开口端罩设在安装座的外周,封闭端与推杆远离出料口的一端连接;所述滑动罩适于沿安装座的外侧壁朝向或者远离出料口运动,以通过推杆带动封堵件封堵或者开启出料口。进一步的,所述封堵装置还包括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适于分别在封堵件封堵和开启出料口后将滑动罩锁止。进一步的,所述锁止机构包括位于滑动罩开口端的内螺纹,以及分别位于安装座靠近和远离出料口的外侧壁上的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所述推杆远离出料口的一端与滑动罩的封闭端转动连接;其中所述滑动罩的内螺纹适于与第一外螺纹配合,以在封堵件封堵出料口后将滑动罩锁止;以及所述滑动罩的内螺纹适于与第二外螺纹配合,以在封堵件开启出料口后将滑动罩锁止。进一步的,所述封堵件的封堵面上设置有密封圈;以及所述安装座用于推杆穿过的通孔在靠近出料口的端部上设置有密封件。又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干燥机,包括:罐体;出料口,设置在罐体上;以及安装在出料口处的如上所述的下料口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下料口结构的三通管通过快拆组件罩设在罐体的出料口的外周,封堵装置用于封堵出料口,或开启出料口以使出料口与下料管连通,便于拆装清洗,可提升工作效率。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下料口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下料口结构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下料口结构的快拆组件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下料口结构的封堵装置的示意图。图中:三通管1、主管11、对接端111、安装端112、下料管12;快拆组件2、固定管21、固定件22、凸缘23;封堵装置3、封堵件31、密封圈311、密封件312、封堵件驱动机构32、安装座321、推杆322、推杆驱动组件323、滑动罩3231、锁止机构33、内螺纹331、第一外螺纹332、第二外螺纹333。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下料口结构,固定在罐体的出料口处,包括:三通管1,其包括主管11以及与主管11的内部连通的下料管12;快拆组件2,用于将主管11的对接端111罩设在罐体的出料口的外周;封堵装置3,设置在主管11的安装端112上,用于封堵出料口,或开启出料口以使出料口与下料管12连通。在本实施例中,三通管1通过快拆组件2罩设在罐体的出料口的外周,封堵装置3用于封堵出料口,或开启出料口以使出料口与下料管连通,便于拆装清洗,可提升工作效率。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快拆组件2包括固定管21、固定件22;所述固定管21的固定端与罐体固定连接,且罩设在罐体的出料口的外周,其对接端通过固定件22与主管11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可选的,所述固定管21的固定端可以与罐体焊接连接,且罩设在罐体的出料口的外周。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管21的对接端通过固定件22与主管11可拆卸连接,可以是卡扣连接、螺纹连接等等。优选的,所述固定管21的对接端和主管的对接端111均向外周延伸设置有凸缘23;所述固定件22抱箍在两者的凸缘23上,以将固定管21的对接端和主管的对接端111固定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件22可以是抱箍件,其抱箍圈可以对两根管件的凸缘23均匀施力,使固定更加牢固稳定;可选的,两根管件的对接面上可以设置有密封圈,以对配合间隙进行密封。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封堵装置3包括位于主管11内部的封堵件31和设置在主管的安装端112上的封堵件驱动机构32;所述封堵件驱动机构32适于驱动封堵件31朝向出料口移动以封堵出料口,或开启出料口以使出料口与下料管12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可选的,所述封堵件驱动机构32包括:安装座321,固定在主管11的安装端112上;推杆322,贯穿安装座321且伸入主管11内的一端上设置有封堵件31;以及推杆驱动组件323,驱动推杆322朝向或者远离出料口运动,以带动封堵件31封堵或者开启出料口。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推杆322贯穿安装座321且伸入主管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料口结构,固定在罐体的出料口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三通管(1),其包括主管(11)以及与主管(11)的内部连通的下料管(12);/n快拆组件(2),用于将主管(11)的对接端(111)罩设在罐体的出料口的外周;/n封堵装置(3),设置在主管(11)的安装端(112)上,用于封堵出料口,或开启出料口以使出料口与下料管(12)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料口结构,固定在罐体的出料口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三通管(1),其包括主管(11)以及与主管(11)的内部连通的下料管(12);
快拆组件(2),用于将主管(11)的对接端(111)罩设在罐体的出料口的外周;
封堵装置(3),设置在主管(11)的安装端(112)上,用于封堵出料口,或开启出料口以使出料口与下料管(1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口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快拆组件(2)包括固定管(21)、固定件(22);
所述固定管(21)的固定端与罐体固定连接,且罩设在罐体的出料口的外周,其对接端通过固定件(22)与主管(11)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料口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管(21)的对接端和主管的对接端(111)均向外周延伸设置有凸缘(23);
所述固定件(22)抱箍在两者的凸缘(23)上,以将固定管(21)的对接端和主管的对接端(11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口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堵装置(3)包括位于主管(11)内部的封堵件(31)和设置在主管的安装端(112)上的封堵件驱动机构(32);
所述封堵件驱动机构(32)适于驱动封堵件(31)朝向出料口移动以封堵出料口,或开启出料口以使出料口与下料管(12)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料口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堵件驱动机构(32)包括:
安装座(321),固定在主管(11)的安装端(112)上;
推杆(322),贯穿安装座(321)且伸入主管(11)内的一端上设置有封堵件(31);以及
推杆驱动组件(323),驱动推杆(322)朝向或者远离出料口运动,以带动封堵件(31)封堵或者开启出料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思涛罗曼汤晓峰张宝忠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百和菱智能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