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地下通道的新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45410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通道的新风系统,包括设置在室外的热交换器,热交换器设有新风进风口、新风出风口、浊空气进风口及浊空气出风口,新风进风口通过第一管道连接有设置在室外的拦截网,新风出风口通过第二管道连通有设置在室内上方的调温装置,调温装置的出风口连通有进风阀,浊空气进风口连通有设置在室内底部的出风阀,浊空气出风口连通有出风管,新风出风口上设置有第一风机,出风管上设置有第二风机。本申请中,由于进风阀及出风阀的设置,有助于调整进风量及排风量,便于调整地下通道内部二氧化碳的含量,由于调温装置的设置,便于调整地下通道内部的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地下通道的新风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地下通道的新风系统,属于新风系统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市化速度加快,空调使用区域面积急剧增加,导致空调系统能耗使用量居高不下。随着国家对可再生能源应用与节能减排工作的不断加强,优先利用自然冷源、可再生能源以及应用热回收技术成为一种优先考虑的节能方式。众所周知,地层深处全年的温度波动较小,冬季和夏季与地面空气温度有较大温差,地道通风是利用地道在夏季对新风预冷、冬季对新风预热的通风节能措施,能够降低空调能耗使用量,改善室内环境。现有的地下通道新风系统使用时存在夏利缺陷:(1)不能调节送风量及排风量,使用受限;(2)不能调节地下通道内部的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地下通道的新风系统。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用于地下通道的新风系统,包括设置在室外的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设有新风进风口、新风出风口、浊空气进风口及浊空气出风口,所述新风进风口通过第一管道连接有设置在室外的拦截网,所述新风出风口通过第二管道连通有设置在室内上方的调温装置,所述调温装置的出风口连通有进风阀,所述浊空气进风口连通有设置在室内底部的出风阀,所述浊空气出风口连通有出风管,所述新风出风口上设置有第一风机,所述出风管上设置有第二风机。所述新风出风口上设置有空气过滤装置。所述空气过滤装置包括与所述新风出风口连接的腔体,及设置所述腔体内部的活性炭空气过滤网。所述进风阀的出口端连通有新风扩散器。所述新风扩散器包括与所述进风阀连接的扩散腔,及设置在所述扩散腔出口端的透气板,所述透气板上设置有若干透气孔。所述扩散腔为锥形或半球形结构,所述透气孔的孔径自所述透气板中心向外依次增大。所述拦截网及出风管的出口端均朝向地面设置。还包括设置在室内侧壁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二氧化碳监测器及显示器,所述第一风机、温度传感器、二氧化碳监测器、显示器及第二风机均分别与调温装置电性连接。所述调温装置还配有用于远程操控的遥控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中,由于热交换器的设置,便于对地下通道内部抽出的气体及室外抽入的气体进行热交换,减少热量的损失,保证地下通道内部的温度,便于节能;由于空气过滤装置的设置,还便于对室外新风气体进行粉尘过滤,保证新风气体的干净新鲜。由于新风扩散器的设置,便于将调温后的新风气体快速扩散到地下通道内部,从而保证地下通道内部的温度及气体流动性正常,使人们更加舒适;本申请中,由于进风阀及出风阀的设置,有助于调整进风量及排风量,便于调整地下通道内部二氧化碳的含量,由于调温装置的设置,便于调整地下通道内部的温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空气过滤装置的截面图;图3为本技术新风扩散器的仰视图;图4为本技术拦截网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用于地下通道的新风系统,包括设置在室外的热交换器1,所述热交换器1设有新风进风口2、新风出风口3、浊空气进风口4及浊空气出风口5,所述新风进风口2通过第一管道6连接有设置在室外的拦截网7,所述新风出风口3通过第二管道8连通有设置在室内上方的调温装置9,所述调温装置9的出风口连通有进风阀10,所述浊空气进风口4连通有设置在室内底部的出风阀11,所述浊空气出风口5连通有出风管12,所述新风出风口3上设置有第一风机14,所述出风管12上设置有第二风机25。所述新风出风口3上设置有空气过滤装置13。该设置主要是便于对新风的净化过滤,减少粉尘的通过,保证新风气体的新鲜。所述空气过滤装置13包括与所述新风出风口3连接的腔体15,及设置所述腔体15内部的活性炭空气过滤网16。活性炭空气过滤网16能够对新风中的异味进行吸收,减少异味进入室内,让室内人员更舒适。所述进风阀10的出口端连通有新风扩散器17。该设置主要是便于新风气体的扩散,便于均匀分布。所述新风扩散器17包括与所述进风阀10连接的扩散腔18,及设置在所述扩散腔18出口端的透气板19,所述透气板19上设置有若干透气孔20。所述扩散腔18为锥形或半球形结构,所述透气孔20的孔径自所述透气板19中心向外依次增大。锥形或半球形结构的扩散腔18能够便于降压,便于空气扩散,透气孔20的孔径自所述透气板19中心向外依次增大,主要是减少透气板19中心处的出气量,便于扩散空气排量。所述拦截网7及出风管12的出口端均朝向地面设置。该设置主要是便于避雨,避免雨水进入第一管道6及出风管12内;同时拦截网7还便于拦截外界的大块垃圾。还包括设置在室内侧壁的安装板21,所述安装板21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22、二氧化碳监测器23及显示器24,所述第一风机14、温度传感器22、二氧化碳监测器23、显示器24及第二风机25均分别与调温装置9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22主要是用于检测地下通道内部的温度,二氧化碳监测器23主要是用于监测地下通道内部的二氧化碳浓度,显示器24主要适用于显示调整参数,便于直观了解。所述调温装置9还配有用于远程操控的遥控器(图中未示出)。该设置主要是便于远程操控。本申请中,调温装置9为现有技术中的空调设备。本申请的使用原理如下:当地下通道内部温度过低或过高时,温度传感器22将相关温度信号传递给调温装置9,调温装置9工作并带动第一风机14及第二风机25开启,室内空气经由第二风机25抽出,而室外的新风气体经由第一风机14抽入,并经调温装置9调整温度,随后补充地下通道内部,进而调整地下通道内部温度,直至温度达到设定值,随后调整进风阀10及出风阀11相应风量,保持地下通道内部的温度正常;当二氧化碳监测器23监测到地下通道内部二氧化碳含量异常时,二氧化碳监测器23将相关信号传递给调温装置9,调温装置9工作并带动第一风机14及第二风机25开启,室内空气经由第二风机25抽出,而室外的新风气体经由第一风机14抽入,随后补充地下通道内部,进而调整地下通道内部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直至二氧化碳降到设定值。本申请中,由于热交换器1的设置,便于对地下通道内部抽出的气体及室外抽入的气体进行热交换,减少热量的损失,保证地下通道内部的温度,便于节能;由于空气过滤装置13的设置,还便于对室外新风气体进行粉尘过滤,保证新风气体的干净新鲜。由于新风扩散器17的设置,便于将调温后的新风气体快速扩散到地下通道内部,从而保证地下通道内部的温度及气体流动性正常,使人们更加舒适;本申请中,由于进风阀10及出风阀11的设置,有助于调整进风量及排风量,便于调整地下通道内部二氧化碳的含量,由于调温装置9的设置,便于调整地下通道内部的温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地下通道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室外的热交换器(1),所述热交换器(1)设有新风进风口(2)、新风出风口(3)、浊空气进风口(4)及浊空气出风口(5),所述新风进风口(2)通过第一管道(6)连接有设置在室外的拦截网(7),所述新风出风口(3)通过第二管道(8)连通有设置在室内上方的调温装置(9),所述调温装置(9)的出风口连通有进风阀(10),所述浊空气进风口(4)连通有设置在室内底部的出风阀(11),所述浊空气出风口(5)连通有出风管(12),所述新风出风口(3)上设置有第一风机(14),所述出风管(12)上设置有第二风机(2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地下通道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室外的热交换器(1),所述热交换器(1)设有新风进风口(2)、新风出风口(3)、浊空气进风口(4)及浊空气出风口(5),所述新风进风口(2)通过第一管道(6)连接有设置在室外的拦截网(7),所述新风出风口(3)通过第二管道(8)连通有设置在室内上方的调温装置(9),所述调温装置(9)的出风口连通有进风阀(10),所述浊空气进风口(4)连通有设置在室内底部的出风阀(11),所述浊空气出风口(5)连通有出风管(12),所述新风出风口(3)上设置有第一风机(14),所述出风管(12)上设置有第二风机(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下通道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出风口(3)上设置有空气过滤装置(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地下通道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过滤装置(13)包括与所述新风出风口(3)连接的腔体(15),及设置所述腔体(15)内部的活性炭空气过滤网(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下通道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阀(10)的出口端连通有新风扩散器(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张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黔润盈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