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通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旋风电场协同作用的室内通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5124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旋风电场协同作用的室内通风装置,主要包括外壳、电极管、电极丝、排气孔及正压风机。所述外壳上部为圆柱状、下部呈锥状,所述外壳内设电极管,外部设有光伏板和蓄电池;进气管与柱面外壳切向连接,圆锥底部有第一排气孔,外壳顶部设有第二排气孔,所述第二排气孔内设正压风机;所述电极管的轴心处设有电极丝。室外空气经外部风机压入旋流腔室,在旋流离心及电极管的电场力的共同作用下,空气中的微尘沿外壳内壁螺旋下沉,从第一排气孔排出;电极管附近的洁净空气从电极管的若干小孔进入电极管内,经电极丝吸附细小微粒后经第二排气孔进入室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制造简单,双重除尘效率高,气流阻力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旋风电场协同作用的室内通风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旋风除尘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旋风电场协同作用的室内通风装置。
技术介绍
不管是学习、工作和休息,人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室内度过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环境空气质量越来越重视。目前,手动开窗进行自然通风是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主要方式。然而,在大风、扬尘天气时,室外中细颗粒物通过窗户进入室内,加剧室内空气的污染。一般采用空气净化器能去除PM2.5和甲醛等室内污染物,但大多数家用空气净化器不具有换气功能,进入的灰尘易吸附在家具电器上,加重了清理负担。此外,当室内空调运行时,若不进行开窗自然通风,室内空气品质依然会变差,若进行开窗自然通风,则会导致能耗增加。采用通风装置可以实现换气功能,部分通风机带有滤网,可以去除室内PM2.5,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然而这类机械通风系统主要用于大型商用建筑和部分别墅,而且费用较高,安装复杂,并不适用普通民用建筑等。采用常规滤网的通风装置往往造成装置阻力大,易堵塞等问题。旋风分离原理就是使含有粉尘的气体沿切线方向进入分离器,在特殊的回流道设计下,气流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旋风电场协同作用的室内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壳体(1)、电极管(3)、电极丝(6)、排气管(8)及正压风机(84);所述的壳体(1)上部为圆柱状、下部呈锥状,所述的壳体(1)内部设有电极管(3),所述的壳体(1)外部设有光伏板(5)和蓄电池(7);进气管(9)与壳体(1)的柱面外壳切向连接,壳体(1)的圆锥底部有第一排气孔,壳体(1)的顶部设有第二排气孔,所述的第二排气孔内设正压风机(84)、电极丝绝缘支架(82)、检修窗(83);所述电极管(3)的轴心处设有电极丝(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旋风电场协同作用的室内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壳体(1)、电极管(3)、电极丝(6)、排气管(8)及正压风机(84);所述的壳体(1)上部为圆柱状、下部呈锥状,所述的壳体(1)内部设有电极管(3),所述的壳体(1)外部设有光伏板(5)和蓄电池(7);进气管(9)与壳体(1)的柱面外壳切向连接,壳体(1)的圆锥底部有第一排气孔,壳体(1)的顶部设有第二排气孔,所述的第二排气孔内设正压风机(84)、电极丝绝缘支架(82)、检修窗(83);所述电极管(3)的轴心处设有电极丝(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旋风电场协同作用的室内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管道(9)为矩形管道,沿壳体(1)的柱面外壳切向布置,进气管道(9)内设翼型板(10)起到加速空气的作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旋风电场协同作用的室内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轴心设电极管(3),所述的电极管(3)导电,电极管(3)的顶部固定于壳体(1)的顶端,电极管(3)与壳体(1)之间通过绝缘材料隔开,电极管管壁(31)上设有若干电极管气孔(31),电极管(3)的底部为锥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旋风电场协同作用的室内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管(3)将壳体(1)的腔室分为两腔:内腔(2)和外腔(4),管壁有导流的作用,电极管(3)可分别在内腔(2)、外腔(4)产生电场,其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宇航倪培永许海岩张子恒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