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志群专利>正文

消毒杀菌电梯空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5406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毒杀菌电梯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有送风顶板、净化机构及导风管,送风顶板与电梯轿厢的顶面内壁之间形成送风夹层,送风顶板上还设置多个通风孔,被净化机构净化后的空气自导风管进入送风夹层,空气在送风夹层内与电梯新风汇合,再经过通风孔以层流态流入至电梯轿厢,实现被送入空气的分散和均匀,满足电梯轿厢内乘客的正常呼吸需求,提高使用体验,此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空气净化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消毒杀菌电梯空气净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
,特别是涉及一种消毒杀菌电梯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梯轿厢内若要辟除易味,同时确保电梯故障时乘客的正常呼吸,保持空气流通是必需的,但当出现疫情病毒或流感病毒传播危机时,单纯的换气并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消毒杀菌电梯空气净化装置。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消毒杀菌电梯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有送风顶板、净化机构和导风管,送风顶板设于电梯轿厢内,与所述电梯轿厢的顶面内壁之间形成送风夹层,所述送风顶板上设置多个通风孔,各所述通风孔均自送风顶板的上表面贯穿至下表面;净化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电梯轿厢的侧内壁上的壳体、配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消毒灭菌模块、过滤结构和导流风机,所述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及出风口,所述过滤结构覆盖在进风口处,所述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连接一风道,所述消毒灭菌模块和导流风机均置于风道内;所述导风管的一端伸入至所述送风夹层内且另一端与出风口接通。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消毒杀菌电梯空气净化装置,至少具备如下的有益效果:该消毒杀菌电梯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有送风顶板、净化机构及导风管,送风顶板与电梯轿厢的顶面内壁之间形成送风夹层,送风顶板上还设置多个通风孔,被净化机构净化后的空气自导风管进入送风夹层,空气在送风夹层内以层流态流入至电梯轿厢,再经过通风孔以层流态流入至电梯轿厢,实现被送入空气的分散和均匀,满足电梯轿厢内乘客的正常呼吸需求,提高使用体验。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道内设置有导风罩,所述导风罩位于风道的进风端,所述导风罩的横截面面积小于风道的进风端的横截面面积,所述导流风机位于导风罩内。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流风机安装在一固定架上,所述固定架通过紧固件与导风罩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流风机为涡轮离心风机。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包括后罩壳及拼装在后罩壳上的前盖,所述进风口、出风口分别位于前盖和后罩壳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风口通过多个贯穿前盖相对表面的穿孔形成。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过滤结构为板状的高效过滤器。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消毒灭菌模块包括至少一支紫外线杀菌灯及若干个等离子发生器。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各所述通风孔在送风顶板上以矩阵的形式分布。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风管设置在电梯轿厢的外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消毒杀菌电梯空气净化装置在电梯轿厢内的安装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净化机构的整体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净化机构拆除前盖后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至图3,本技术实施例的消毒杀菌电梯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有送风顶板1、净化机构2和导风管,其中,送风顶板1设于电梯轿厢内,与电梯轿厢的顶面内壁之间形成送风夹层,净化机构2包括固定于电梯轿厢的侧内壁上的壳体21、配置在壳体21内的消毒灭菌模块、过滤结构22和导流风机23,壳体21上设有进风口及出风口,导风管的一端伸入至送风夹层内且另一端与出风口接通。更为具体地,送风顶板1上设置多个通风孔11,各通风孔均自送风顶板1的上表面贯穿至下表面,为了提高通风孔的排布美观度,也提高通风孔在送风顶板1上的分布均匀性,各通风孔在送风顶板1上以矩阵的形式排布;过滤结构22则覆盖在进风口处,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连接一风道24,消毒灭菌模块和导流风机23均置于风道24内。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消毒杀菌电梯空气净化装置,其包括有送风顶板1、净化机构2及导风管,送风顶板1与电梯轿厢的顶面内壁之间形成送风夹层,送风顶板1上还设置多个通风孔,被净化机构2净化后的空气自导风管进入送风夹层,空气在送风夹层内与电梯新风汇合,再经过通风孔以层流态流入至电梯轿厢,实现被送入空气的分散和均匀,实现净化气流的全区域覆盖,满足电梯轿厢内乘客的正常呼吸需求,提高使用体验。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风道24内设置有导风罩,导风罩位于风道24的进风端,导流风机23位于导风罩内。进一步地,该具体实施例中,导风罩的横截面面积小于风道24的进风端的横截面面积,如此设置,以导风罩为界,风道24被划分为并列的加速区和均速区,导流罩所围区域为加速区,导流罩外的区域为匀速区;导流风机23为加速区内的空气流动速度提供加速的动力支持。由于空气经过过滤结构22后,风量将相应地减少,导风罩和导流风机23的配合设置能够使风量减少的部分得到补偿。更为具体地,为了提高导流风机23的安装牢固性,减小因振动所导致的噪声的产生,导流风机23安装在一固定架上,固定架通过紧固件与导风罩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所采用的紧固件为螺栓或者螺钉。与此同时,该具体实施例中的导流风机23为涡轮离心风机。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壳体21包括后罩壳211及拼装在后罩壳211上的前盖,进风口设置在前盖上,且出风口设置在后罩壳211上。进一步地,进风口通过多个贯穿前盖相对表面的穿孔形成,如此能提高进风的均匀性和分散性。更为具体地,过滤结构22为板状的高效过滤器,该高效过滤器对进风口实现全覆盖。高效过滤器能够过滤尘埃粒子(病毒细菌等颗粒物),其对于粒径大于等于0.5μm的微粒的计数效率在95%至99.9%之间,过滤效果好。再者,本实施例当中,消毒灭菌模块包括至少一支紫外线杀菌灯25及若干个等离子发生器26。空气从进风口进入壳体21时,流经过滤结构22将颗粒物排除在壳体21外,进入的空气不仅能被紫外线杀菌灯25的照射,消灭浮游在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等,还能融合通过等离子发生器26所释放负离子,空气的清新度得以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消毒杀菌电梯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送风顶板,设于电梯轿厢内,与所述电梯轿厢的顶面内壁之间形成送风夹层,所述送风顶板上设置多个通风孔,各所述通风孔均自送风顶板的上表面贯穿至下表面;/n净化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电梯轿厢的侧内壁上的壳体、配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消毒灭菌模块、过滤结构和导流风机,所述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及出风口,所述过滤结构覆盖在进风口处,所述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连接一风道,所述消毒灭菌模块和导流风机均置于风道内;以及/n导风管,所述导风管的一端伸入至送风夹层内且另一端与出风口接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消毒杀菌电梯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送风顶板,设于电梯轿厢内,与所述电梯轿厢的顶面内壁之间形成送风夹层,所述送风顶板上设置多个通风孔,各所述通风孔均自送风顶板的上表面贯穿至下表面;
净化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电梯轿厢的侧内壁上的壳体、配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消毒灭菌模块、过滤结构和导流风机,所述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及出风口,所述过滤结构覆盖在进风口处,所述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连接一风道,所述消毒灭菌模块和导流风机均置于风道内;以及
导风管,所述导风管的一端伸入至送风夹层内且另一端与出风口接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毒杀菌电梯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内设置有导风罩,所述导风罩位于风道的进风端,所述导风罩的横截面面积小于风道的进风端的横截面面积,所述导流风机位于导风罩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毒杀菌电梯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风机安装在一固定架上,所述固定架通过紧固件与导风罩连接。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群周育伟杜新智吴紫朗
申请(专利权)人:陈志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