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公开了一种新型送风天花,包括设置在送风空间上方的送风天花主体、与送风天花主体连通的送风管、设置在送风天花主体靠近送风管处的低阻高效过滤模块,低阻高效过滤模块包括框体、沿着空气流过方向在框体中前后设置的电晕极、能电荷静电纤维层、驻电极以及地极,电晕极在通电时发生电晕使流过的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带负电荷,驻电极在通电时持续给能电荷静电纤维层充电使能电荷纤维层持续带正电,能电荷静电纤维层通过物理拦截和静电吸附对空气进行过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对送风天花中携带病毒、细菌等微生物的空气过滤净化,实现低阻力、高效率、过滤性能稳定的同时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维护。便于安装维护。便于安装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送风天花
[0001]本技术涉及送风天花,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送风天花。
技术介绍
[0002]现有需要空气流通置换或者送风的场合,例如室内公共场所、办公室及家庭的场合,特别是有卫生标准要求的特殊场合例如医院、药厂、食品厂,传统的送风天花都是通过对风机组或新风机产生的空气进行多级过滤,过滤之后的空气通过送风管道直接送给送风天花,最后通过送风天花进入送风空间。而由于循环风机组管道系统和新风机组管道系统庞杂、交错布置使得随着运行的时间推移过滤的空气经过庞杂的管道被残留附着在管道中的病毒、细菌等微生物有所污染的空气直接通过送风天花送入送风空间,进而引起送风空间中空气携带病毒、细菌等微生物进而引起病毒的传播扩散,使得前端过滤空气的工作而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的问题,提出一种能有效过滤净化送风天花中携带病毒、细菌等微生物的空气的新型送风天花,实现低阻力、高效率、过滤性能稳定的同时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维护。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新型送风天花,包括设置在送风空间上方的送风天花主体、与送风天花主体连通的送风管、设置在送风天花主体靠近送风管处的低阻高效过滤模块,所述低阻高效过滤模块包括框体、沿着空气流过方向在所述框体中前后设置的电晕极、能电荷静电纤维层、紧贴所述能电荷静电纤维层的驻电极以及地极,电晕极在通电时发生电晕使流过的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带负电荷,驻电极在通电时持续给所述能电荷静电纤维层充电使能电荷纤维层持续带正电,所述能电荷静电纤维层通过物理拦截和静电吸附对空气进行过滤;低阻高效过滤模块通过框架安装在送风天花主体上。
[0006]进一步地,在送风天花主体连通送风管的两端处皆设置有低阻高效过滤模块。
[0007]进一步地,所述低阻高效过滤模块的地极设于所述电晕极和能电荷静电纤维层之间并靠近所述电晕极。
[0008]进一步地,所述低阻高效过滤模块的电晕极和地极集合在一个内框中并整体套装在所述框体中。
[0009]进一步地,所述低阻高效过滤模块的驻电极紧贴朝向所述电晕极一侧的能电荷静电纤维层上。
[0010]进一步地,所述低阻高效过滤模块还包括消毒净化模块,所述消毒净化模块设于所述框体靠近所述能电荷静电纤维层的一侧。
[0011]进一步地,所述消毒净化模块包括两侧贯通的壳体,所述壳体贯通的一侧与所述能电荷静电纤维层相对设置并与框体连通,所述贯通壳体中至少一内侧壁上设有紫外灯,
所述贯通壳体的内侧壁合围构成空气消毒净化空间。
[0012]进一步地,所述消毒净化模块还包括等离子发生器,所述等离子发生器与所述紫外灯设置在不同的内壁上。
[0013]进一步地,所述消毒净化模块还包括光触媒网,所述光触媒网设置在所述壳体靠近所述能电荷静电纤维层的贯通的一侧口部。
[0014]进一步地,所述消毒净化模块还包括保护网,所述保护网设置在所述壳体远离所述能电荷静电纤维层的贯通的一侧口部。
[0015]本技术通过在送风天花中设置低阻高效过滤模块,对通过送风天花送出的空气进行过滤净化,有效地避免了因被残留附着在管道中的病毒、细菌等微生物有所污染的空气直接通过送风天花进入送风空间。同时通过低阻高效过滤模块的能电荷静电纤维层本身物理拦截结合带静电吸附过滤组合可以达到微小颗粒95%以上的过滤效率的同时又降低了对空气的阻力。加之低阻高效过滤模块的驻电极持续给能电荷静电纤维层充电,保证了过滤性能稳定可靠。而且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维护。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送风天花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低阻高效过滤模块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消毒净化模块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3中A
‑
A局部剖视图;
[0020]图5为图3中B
‑
B局部剖视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
送分天花主体;2
‑
送风管;3
‑
低阻高效过滤模块;31
‑
框体;32
‑
电晕极;33
‑
能电荷静电纤维层;34
‑
驻电极;35
‑
地极;36
‑
内框;37
‑
电源盒;4
‑
消毒净化模块;41
‑
壳体;42
‑
紫外灯;43
‑
等离子发生器;44
‑
光触媒网;45
‑
保护网;46
‑
紫外灯驱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实施例
[0026]如图1
‑
图2所示,一种新型送风天花包括设置在送风空间上方的送风天花主体1、与送风天花连通的送风管2、设置在送风天花主体靠近送风管处的低阻高效过滤模块3。
[0027]其中,如图2所示,低阻高效过滤模块3包括框体31、沿着空气流过方向在框体31中
前后设置的电晕极32、能电荷静电纤维层33、紧贴能电荷静电纤维层33的驻电极34以及地极35,在框体31的一端部设置的电源盒37,电源盒37与电晕极32、驻电极34和地极35电性连接,通过电源盒37给电晕极32和驻电极34供电,当然电晕极和驻电极也可以直接外界电源直接供电。低阻高效过滤模块3通过框架31安装在送风天花主体1上。
[0028]电晕极32由若干水平间隔排布的导线构成,电晕极32在电源盒37供电,电晕极可以不需要太高的电压就可以发生电晕使流过的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带负电荷,当然为了快速和高效地让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带负电荷,电晕极优选8000
‑
10000V电压。
[0029]驻电极34在电源盒37供电时不需要太高的电压就可以持续给能电荷静电纤维层33充电使其持续充满正电荷,当然为了快速和高效地让能电荷静电纤维层充电,驻电极优选4000V电压。
[0030]能电荷静电纤维层33优选为能带电的静电纤维棉,当然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能带电的静电纤维棉,其他能带点的静电纤维材料也都包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送风天花,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送风空间上方的送风天花主体、与送风天花主体连通的送风管、设置在送风天花主体靠近送风管处的低阻高效过滤模块,所述低阻高效过滤模块包括框体、沿着空气流过方向在所述框体中前后设置的电晕极、能电荷静电纤维层、紧贴所述能电荷静电纤维层的驻电极以及地极,电晕极在通电时发生电晕使流过的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带负电荷,驻电极在通电时持续给所述能电荷静电纤维层充电使能电荷纤维层持续带正电,所述能电荷静电纤维层通过物理拦截和静电吸附对空气进行过滤;低阻高效过滤模块通过框架安装在送风天花主体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送风天花,其特征在于,在送风天花主体连通送风管的两端处皆设置有低阻高效过滤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送风天花,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阻高效过滤模块的地极设于所述电晕极和能电荷静电纤维层之间并靠近所述电晕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送风天花,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阻高效过滤模块的电晕极和地极集合在一个内框中并整体套装在所述框体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送风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群,
申请(专利权)人:陈志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