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力装置的施力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5301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测力装置的施力机构,包括第一力级施力源、第二力级施力源、第一力级传感器模组和第二力级传感器模组,所述第一力级施力源和第二力级施力源并列设置,所述第一力级施力源和第一力级传感器模组串接成第一测力路径,所述第二力级施力源、第二力级传感器模组和第一力级传感器模组串接成第二测力路径。采用两个甚至多个测力路径,两个测力路径的测力范围处于不同量级,大大提高了测力装置的测力范围和测定精度,降低了购置成本;第一力级传感器模组单独实施测定或者与第二力级传感器模组串联实施测定,第一力级传感器模组作为公共结构基础,精简了装置布局结构,提升了测力装置结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力装置的施力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力值测定
,特别是一种测力装置的施力机构。
技术介绍
标准测力机根据基本原理主要分为杠杆机、静重机和叠加式力标准机,由于杠杆机和静重机都是以砝码作为力源,对于千吨乃至万吨级超大型测力机而言,若通过砝码重力作为标准负荷,砝码势必十分庞大,加载十分困难,故对于超大型测力机通常采用叠加式力标准机。叠加式力标准机是以液压或者机械力发生器作为力源,力值大小是由标准传感器测定。标准传感器需要到高一级的测力机上去检定,得出它的力学特性才能用来确定力值。现有的测力装置一般只有一个力级的标准传感器,如果单纯用大力级的标准传感器去检定小力值待测产品的性能,则检定精度能力不足,造成了测力装置测力范围的局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测力装置的施力机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测力装置的施力机构,包括第一力级施力源、第二力级施力源、第一力级传感器模组和第二力级传感器模组,所述第一力级施力源的最大施力值大于所述第二力级施力源的最大施力值,所述第一力级传感器模组测定的最大力值大于所述第二力级传感器模组测定的最大力值,所述第一力级施力源和第二力级施力源并列设置,所述第一力级施力源和第一力级传感器模组串接成第一测力路径,所述第二力级施力源、第二力级传感器模组和第一力级传感器模组串接成第二测力路径。采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采用两个甚至多个测力路径,两个测力路径的测力范围处于不同量级,大大提高了测力装置的测力范围和测定精度,降低了购置成本;第一力级传感器模组单独实施测定或者与第二力级传感器模组串联实施测定,第一力级传感器模组作为公共结构基础,精简了装置布局结构,提升了测力装置结构稳定性。进一步地,测力时,根据待测产品测定力值范围,选用所述第一测力路径和第二测力路径其中一个测力路径单独进行测力。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测力路径和第二测力路径共同作用。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可以先通过第二力级施力源逐渐施力,期间第二力级传感器模组测定小的施力值;再通过第一力级施力源逐渐施力,而第二力级施力源逐渐释放,两力级施力源配合实现总施力的逐渐增加,实施大力值的检定。进一步地,第一力级施力源和第二力级施力源为气缸、油缸、水缸和机械式直线顶升机构中的任一种或者为其中多种的集合。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根据测力装置实际应用场合选择合理的施力源。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力级施力源和第二力级施力源都位于第一力级传感器模组的下方,所述第一力级施力源的施力部件与第一力级传感器模组的底盘接触或分离;所述第二力级施力源的施力部件与第二力级传感器模组连接,所述第二力级传感器模组顶端面与第一力级传感器模组的底盘接触或分离。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力级传感器模组的最大测力值为所述第二力级传感器模组最大测力值的9倍。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大大提高测力装置的测力范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力级传感器模组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层分压单元、第二层分压单元、9个标准传感器和底盘,9个标准传感器并列设置在底盘上;第一层分压单元包括1个第一分压器,所述第一分压器包括第一盘体和3个第一压头,所述第一压头位于所述第一盘体下方;第二层分压单元包括3个第二分压器,3个第二分压器分别位于3个所述第一压头的正下方,每个所述第二分压器包括第二盘体和3个第二压头,所述第二压头位于第二盘体下方,所述第二盘体与其正上方的第一压头的底面接触,每个第二压头下方对应设置1个标准传感器。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使9个标准传感器并列式均衡受力,测力范围增大到单个标准传感器的9倍,利用高精度小力值标准传感器的集群布局达成大力值标准传感器的精度实现,有效解决单独大吨位标准传感器测定精度不足的问题。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力级传感器模组包括下压头和1个标准传感器,所述下压头与标准传感器顶面接触,第二力级施力源的施力部件与标准传感器底面接触。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通过下压头能将作用力有效稳定传递,提高标准传感器检测精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力级施力源为环形结构设置,所述第二力级施力源和第二力级传感器模组位于所述第一力级施力源的环形内圈空间。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布局合理,提高结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力级传感器模组的底盘下表面安装有外挡圈和内挡圈,所述外挡圈的内径稍大于所述第一力级施力源施力部件的顶部外径,所述内挡圈的内径稍大于所述第二力级传感器模组的下压头顶部外径。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能规制第一力级施力源施力部件和下压头的位置,防止偏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与图1相对应的剖视图;图3是施力机构下半部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第一力级传感器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与图4相对应的剖视图;图6是测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的名称:10-第一力级传感器模组;11-底盘;111-外挡圈;112-内挡圈;121-第一层分压单元;1210-第一分压器;1211-第一盘体;1212-第一压头;122-第二层分压单元;1220-第二分压器;1221-第二盘体;1222-第二压头;13-标准传感器;21-第二力级传感器模组;211-下压头;212-标准传感器;22-第二力级施力源;23-第一力级施力源;30-反力架;301-上压块;302-移动座;40-机架;401-上座体;402-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为:一种测力装置的施力机构,包括第一力级施力源23、第二力级施力源22、第一力级传感器模组10和第二力级传感器模组21,第一力级施力源23的最大施力值大于第二力级施力源22的最大施力值,第一力级传感器模组10测定的最大力值大于第二力级传感器模组21测定的最大力值,第一力级施力源23和第二力级施力源22并列设置,第一力级施力源23和第一力级传感器模组10串接成第一测力路径;第二力级施力源22、第二力级传感器模组21和第一力级传感器模组10串接成第二测力路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两个甚至多个测力路径,两个测力路径的测力范围处于不同量级,大大提高了测力装置的测力范围和测定精度,降低了购置成本;第一力级传感器模组单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力装置的施力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力级施力源、第二力级施力源、第一力级传感器模组和第二力级传感器模组,所述第一力级施力源的最大施力值大于所述第二力级施力源的最大施力值,所述第一力级传感器模组测定的最大力值大于所述第二力级传感器模组测定的最大力值,所述第一力级施力源和第二力级施力源并列设置,所述第一力级施力源和第一力级传感器模组串接成第一测力路径,所述第二力级施力源、第二力级传感器模组和第一力级传感器模组串接成第二测力路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力装置的施力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力级施力源、第二力级施力源、第一力级传感器模组和第二力级传感器模组,所述第一力级施力源的最大施力值大于所述第二力级施力源的最大施力值,所述第一力级传感器模组测定的最大力值大于所述第二力级传感器模组测定的最大力值,所述第一力级施力源和第二力级施力源并列设置,所述第一力级施力源和第一力级传感器模组串接成第一测力路径,所述第二力级施力源、第二力级传感器模组和第一力级传感器模组串接成第二测力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力装置的施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测力时,选用所述第一测力路径和第二测力路径其中一个测力路径单独进行测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力装置的施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测力时,所述第一测力路径和第二测力路径共同作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力装置的施力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力级施力源和第二力级施力源为气缸、油缸、水缸和机械式直线顶升机构中的任一种或者为其中多种的集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力装置的施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力级施力源和第二力级施力源都位于第一力级传感器模组的下方,所述第一力级施力源的施力部件与第一力级传感器模组的底盘接触或分离;所述第二力级施力源的施力部件与第二力级传感器模组连接,所述第二力级传感器模组顶端面与第一力级传感器模组的底盘接触或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力装置的施力机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怀锁陶泽成金进卫张杰玉刘晓蒙梁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有限公司昆山市创新科技检测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