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多头螺旋管型吸收式换热单元
本专利技术属于节能
,具体为一种多层多头螺旋管型吸收式换热单元。
技术介绍
溴化锂吸收机被广泛应用于供暖系统以及各类工业过程当中,小型化、紧凑化、降低成本、简化结构是目前本领域设备研发优化的主要发展方向,这就需要对机组的结构进行改进,满足小型化、易于加工、减少换热管真空密封线长度的需求。目前各个厂家主流的吸收机结构主要为直管型,即采用长、直换热管,在两端设置管板,通过胀管技术或焊接技术对各换热管进行真空密封,使其管内侧为高压,管外侧为负压。也有部分小型化机组采用了蚊香盘管型结构,如专利CN201410432395.2等。两类结构的主要弊端在于存在较多换热管的真空密封环节,即使对于小型化的机组,仍然需要大量的焊接或胀管工作,难以加工、成本较高,并且难以维持较高的真空气密性,这是目前吸收机小型化的主要结构工艺难题。已有部分小型化溴化锂吸收机还采用螺旋型换热管,如专利CN201382633Y、CN201520768946.2、CN200920096002.X所披露的技术,但在实际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多头螺旋管型吸收式换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式换热单元包括:冷凝器(2)、发生器(1)、蒸发器(4)和吸收器(3)四个换热单元腔体,其中冷凝器(2)位于发生器(1)的上方,冷凝器(2)和发生器(1)通过设置于中央的圆筒型蒸汽通道(7)相连,蒸发器(4)位于吸收器(3)的上方,蒸发器(4)和吸收器(3)通过设置于内部的圆筒型蒸汽通道(7)相连;圆筒型蒸汽通道(7)外安装有辅助筒孔板挡板(11),至少一层螺旋换热管组(5)布置于辅助筒孔板挡板(11)外,螺旋换热管组(5)的出入口与外部的热水或冷水管路相连,螺旋换热管组(5)的出入口管路与吸收式换热单元的外壳固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多头螺旋管型吸收式换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式换热单元包括:冷凝器(2)、发生器(1)、蒸发器(4)和吸收器(3)四个换热单元腔体,其中冷凝器(2)位于发生器(1)的上方,冷凝器(2)和发生器(1)通过设置于中央的圆筒型蒸汽通道(7)相连,蒸发器(4)位于吸收器(3)的上方,蒸发器(4)和吸收器(3)通过设置于内部的圆筒型蒸汽通道(7)相连;圆筒型蒸汽通道(7)外安装有辅助筒孔板挡板(11),至少一层螺旋换热管组(5)布置于辅助筒孔板挡板(11)外,螺旋换热管组(5)的出入口与外部的热水或冷水管路相连,螺旋换热管组(5)的出入口管路与吸收式换热单元的外壳固接;发生器(1)、蒸发器(4)和吸收器(3)中的辅助筒孔板挡板(11)的外侧还安装有布液管(6),布液管(6)安装于螺旋换热管组(5)的正上方,且层数与螺旋换热管组(5)的层数对应,布液管(6)的入口连接至吸收式换热单元的外部;
圆筒型蒸汽通道(7)由一块完整的筒型孔板挡液板(8)隔出,筒型孔板挡液板(8)的两侧端面面对面焊接,筒型孔板挡液板(8)上下端封闭;冷凝器(2)和蒸发器(4)的下端面和筒型孔板挡液板(8)焊接,发生器(1)和吸收器(3)的上端面和筒型孔板挡液板(8)焊接;筒型孔板挡液板(8)上开有上部小孔(15)和下部小孔(16),辅助筒孔板挡板(11)的两侧端面面对面焊接,辅助筒孔板挡板(11)上下端封闭;辅助筒孔板挡板(11)上开有辅助挡板小孔(13),各辅助筒孔板挡板(11)与相邻的筒型孔板挡液板(8)隔出中空圆柱形的辅助挡液腔体(9);辅助挡液腔体(9)的下端和其外侧的换热单元腔体的下端之间通过一根U形连通管相连,圆筒型蒸汽通道(7)的下端和其外侧辅助挡液腔体(9)的下端之间也通过一根U形连通管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多头螺旋管型吸收式换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型孔板挡液板(8)上下端封闭的方式为:直接与腔体固接或者与圆板固接,其中直接与腔体固接的方式为:筒型孔板挡液板(8)的上端面与冷凝器(2)或蒸发器(4)的上端面固接,筒型孔板挡液板(8)的下端面与发生器(1)或吸收器(3)的下端面固接;与圆板固接的方式为:上端面和下端面均与...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