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墙用电动可移动遮光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4879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墙用电动可移动遮光装置,包括上下两条对称分布的第一导轨(1),第一导轨(1)上设有两条第二导轨(2),两条第一导轨(1)之间设有滑动连接的遮光单元(3),遮光单元(3)上设有多个可旋转的遮光板(301),遮光单元(3)上设有与遮光板(301)连接的第一驱动机构(30);所述第一导轨(1)上设有第一通道(101),第一通道(101)内设有与遮光单元(3)连接的第二驱动机构(31),所述第二导轨(2)上设有与第一通道(101)连接的第二通道(201)。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加装工作量小、可使大型物件搬进套房内的成本低、在满足遮光需求的同时使套房舒适性高、故障率低和灵敏度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墙用电动可移动遮光装置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外墙用电动可移动遮光装置领域。
技术介绍
现代建筑,外墙上开设有与各个套房连接的窗口,窗口的内侧设有与外墙固定的窗帘,窗帘用于遮光,窗口的外侧设有与外墙固定的防护网,所述防护网用于防盗以及防止儿童坠落,即在外墙的内外侧需要同时加装窗帘和防护网才能满足用户的居住需求,加装次数多,显然会导致加装工作量大。在长期的居住过程中,用户难免会配置新的家具、家电等大型物件,这些大型物件难以进入电梯运送,同时受防护网的阻隔作用,大型物件也难以通过起吊的方式从窗口进入套房,大型物件只能从楼梯搬运进套房,搬运困难,特别是对于高层的套房而言,搬运的工作量很大,导致搬运的成本很高。当窗帘满足遮光需求的时候,需要关闭窗帘,但窗帘关闭后,窗口封闭,套房内空气与外界空气流通不畅,造成套房内空气沉闷,降低套房的舒适性。因此,需要一种装置以降低加装工作量、降低大型物件搬进套房内的成本,并能在满足遮光需求的同时提高套房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墙用电动可移动遮光装置及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具有加装工作量小、可使大型物件搬进套房内的成本低、在满足遮光需求的同时使套房舒适性高、故障率低和灵敏度高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外墙用电动可移动遮光装置,包括上下两条对称分布的第一导轨,第一导轨上设有两条第二导轨,两条第一导轨之间设有滑动连接的遮光单元,遮光单元上设有多个可旋转的遮光板,遮光单元上设有与遮光板连接的第一驱动机构。前述的外墙用电动可移动遮光装置中,所述第一导轨上设有第一通道,第一通道内设有与遮光单元连接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导轨上设有与第一通道连接的第二通道。前述的外墙用电动可移动遮光装置中,遮光单元包括分别位于两条第一导轨内侧的两条第一方管,两条第一方管之间设有两条第二方管,两条第一方管和两条第二方管形成矩形框架,两条第一方管之间设有多个竖向的遮光板,遮光板的下端设有与下侧第一方管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遮光板的上端设有与上侧第一方管转动连接的第二转轴。前述的外墙用电动可移动遮光装置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由多个被动链轮构成的链轮组,多个被动链轮分别固定在多个第一转轴上,链轮组的外侧设有环形的链条,链条上设有主动链轮,主动链轮上设有与下侧第一方管连接的第三转轴,第三转轴上设有蜗轮,蜗轮的一侧设有蜗杆,蜗杆上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位于第一方管的外侧,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伸入到第一方管内与蜗杆固定。前述的外墙用电动可移动遮光装置中,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分别对应于第一方管两端的两个电动小车,电动小车位于第一通道内,电动小车上设有滚轮,电动小车通过连杆连接第二电机。前述的外墙用电动可移动遮光装置中,所述电动小车包括与连杆固定的箱体,箱体内设有两条平行的第四转轴,第四转轴上设有第一伞齿,第四转轴的两端均向外伸出箱体,第四转轴的两端均设有滚轮,箱体内设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与第一伞齿连接的第二伞齿。前述的外墙用电动可移动遮光装置中,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上连接有控制板和角度控制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均与控制器连接。前述的外墙用电动可移动遮光装置中,所述角度控制机构包括设置于上侧第一导轨上方的底座,底座为四分之一的圆饼状,底座的圆弧面上设有凹槽,凹槽的开口处设有透镜,凹槽内设有与控制器连接的光感传感器,所述透镜的焦点在于光感传感器的后侧,底座的底部设有第四电机。前述的外墙用电动可移动遮光装置中,所述控制板上设有第一按键、第二按键、第三按键、第四按键、第五按键、第六按键和第七按键。前述的外墙用电动可移动遮光装置的使用方法,通过改变遮光板的角度,改变遮光单元的通光量;通过将遮光单元移动至第二导轨的末端,使遮光单元靠近窗口,使遮光单元具有防护网的功能;通过将遮光单元移动至第一导轨的一端部,使窗口外露,便于大型物件从窗口进入到套房内;通过光感传感器检测阳光照射方向,并根据阳光照射方向调节遮光板角度,使遮光板平行于阳光照射方向,使遮光单元获得大的通光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遮光单元集现有窗帘和防护网的功能于一体,使得本专利技术一次加装后就能实现用户对于遮光、防盗和防儿童坠落的需求,降低了加装的工作量。遮光单元可侧向平移,使窗口外露,大型物件可通过窗口进入到套房内,降低了大型物件搬运的工程量,降低了搬运的成本,尤其可贵的是使有些即使通过楼梯也无法搬运至套房内的超大型物件可以进入到套房内,可提高用户的生活质量。遮光单元可向外侧移动而远离窗口,从而在遮光单元与窗口之间形成让空气流通的通道,在满足用户遮光需求的同时,保持套房内空气新鲜,提高套房的舒适性。本专利技术的遮光单元即可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改变通光量的大小,也可在角度控制机构引导下,自动且持续保持大的通光量,维持室内高亮,从而满足用户对不同套房内不同亮度的需求。本专利技术通过结构上的优化,还使得本专利技术故障率低、灵敏度高。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加装工作量小、可使大型物件搬进套房内的成本低、在满足遮光需求的同时使套房舒适性高、故障率低和灵敏度高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遮光单元的正视图。图3是图2在A-A处的示意图。图4是链轮组的俯视图。图5电动小车的正视图。图6电动小车的正视剖视图。图7是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8角度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第一导轨,101-第一通道,2-第二导轨,201-第二通道;3-遮光单元,30-第一驱动机构,31-第二驱动机构,32-电动小车,301-遮光板,302-第一方管,303-第二方管,304-第一转轴,305-第二转轴,306-被动链轮,307-链条,308-主动链轮,309-第三转轴,310-蜗轮,311-蜗杆,312-第一电机,313-滚轮,314-连杆,315-第二电机,316-箱体,317-第三电机,318-第四转轴,319-第一伞齿,320-第二伞齿,321-轴套;4-控制系统,40-角度控制机构,400-控制器,401-控制板,402-底座,403-凹槽,404-透镜,405-光感传感器,406-第四电机,407-第一按键,408-第二按键,409-第三按键,410-第四按键,411-第五按键,412-第六按键,413-第七按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限制的依据。实施例。一种外墙用电动可移动遮光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上下两条对称分布的第一导轨1,第一导轨1上设有两条第二导轨2,两条第一导轨1之间设有滑动连接的遮光单元3,遮光单元3上设有多个可旋转的遮光板301,遮光单元3上设有与遮光板301连接的第一驱动机构30。所述第一导轨1上设有第一通道101,所述第一导轨1为U形且开口处向内侧延伸,第一通道101内设有与遮光单元3连接的第二驱动机构31,所述第二导轨2上设有与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墙用电动可移动遮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两条对称分布的第一导轨(1),第一导轨(1)上设有两条第二导轨(2),两条第一导轨(1)之间设有滑动连接的遮光单元(3),遮光单元(3)上设有多个可旋转的遮光板(301),遮光单元(3)上设有与遮光板(301)连接的第一驱动机构(3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墙用电动可移动遮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两条对称分布的第一导轨(1),第一导轨(1)上设有两条第二导轨(2),两条第一导轨(1)之间设有滑动连接的遮光单元(3),遮光单元(3)上设有多个可旋转的遮光板(301),遮光单元(3)上设有与遮光板(301)连接的第一驱动机构(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用电动可移动遮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1)上设有第一通道(101),第一通道(101)内设有与遮光单元(3)连接的第二驱动机构(31),所述第二导轨(2)上设有与第一通道(101)连接的第二通道(2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墙用电动可移动遮光装置,其特征在于:遮光单元(3)包括分别位于两条第一导轨(1)内侧的两条第一方管(302),两条第一方管(302)之间设有两条第二方管(303),两条第一方管(302)和两条第二方管(303)形成矩形框架,两条第一方管(302)之间设有多个竖向的遮光板(301),遮光板(301)的下端设有与下侧第一方管(302)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304),遮光板(301)的上端设有与上侧第一方管(302)转动连接的第二转轴(3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墙用电动可移动遮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0)包括由多个被动链轮(306)构成的链轮组,多个被动链轮(306)分别固定在多个第一转轴(304)上,链轮组的外侧设有环形的链条(307),链条(307)上设有主动链轮(308),主动链轮(308)上设有与下侧第一方管(302)连接的第三转轴(309),第三转轴(309)上设有蜗轮(310),蜗轮(310)的一侧设有蜗杆(311),蜗杆(311)上设有第一电机(312),第一电机(312)位于第一方管(302)的外侧,第一电机(312)的输出端伸入到第一方管(302)内与蜗杆(311)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墙用电动可移动遮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31)包括分别对应于第一方管(302)两端的两个电动小车(32),电动小车(32)位于第一通道(101)内,电动小车(32)上设有滚轮(313),电动小车(32)通过连杆(314)连接第二电机(3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春周珊李鑫周帅刘美丽马金莲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奥腾新遮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