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脚手架的连接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4870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脚手架的连接组件,涉及脚手架技术领域。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组合施拉件,与待连接主体构件的下表面抵触,所述组合施拉件具有相对的且位于所述下表面两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置有弯头,所述第二端设置有沿所述第二端向所述组合施拉件中间延伸的贯通滑槽;组合施压件,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连接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设在所述贯通滑槽中,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待连接主体构件的上表面抵触;转向丝杆,设置在所述组合施拉件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连接组件能够实现无伤拉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脚手架的连接组件
本技术涉及脚手架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脚手架的连接组件。
技术介绍
现有的外架拉结多采用预埋、后置埋件及抱箍形式,且对于混凝土主体结构有较好的适用性,随着主体钢结构形式的普及,钢结构主体施工过程中常采用的外架拉结形式基本为拉结件与结构钢构件焊接。但是焊接方式不仅灵活性差,而且还对拉结件与结构钢构件造成了损坏,为有伤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脚手架的无伤拉结的连接组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脚手架的连接组件,包括:组合施拉件,与待连接主体构件的下表面抵触,所述组合施拉件具有相对的且位于所述下表面两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置有弯头,所述第二端设置有沿所述第二端向所述组合施拉件中间延伸的贯通滑槽;组合施压件,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连接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设在所述贯通滑槽中,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待连接主体构件的上表面抵触;转向丝杆,设置在所述组合施拉件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可选的,连接组件还包括:转向连接螺杆;所述第二端部和所述转向丝杆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转向连接螺杆依次穿设所述第二端部上的通孔、所述转向丝杆上的通孔和所述贯通滑槽,或所述转向连接螺杆依次穿设所述贯通滑槽、所述转向丝杆上的通孔和所述第二端部上的通孔。可选的,所述转向丝杆包括U型板和与所述U型板转动连接的转向连接丝杆,所述U型板设置在所述组合施拉件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所述通孔开设在所述U型板上。可选的,连接组件还包括:调节垫片,穿设在所述转向连接螺杆上。可选的,所述U型板设置成U字型结构。可选的,所述贯通滑槽设置在所述组合施压件宽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可选的,所述待连接主体构件为H型钢构件翼缘板或混凝土梁构件。可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上设置有螺纹。可选的,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上均设置有供连接杆穿设的孔。可选的,所述贯通滑槽在所述组合施拉件的长度方向上与所述组合施拉件的比例为1:1.5-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提供的连接组件,包括组合施拉件、组合施压件和转向丝杆,可广泛用于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施工时外架与钢、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无伤拉结。组合施拉件与待连接主体构件的下表面抵触,且第一端的弯头紧贴待连接主体构件的内侧,组合施压件上开设有贯通滑槽,连接杆穿设在贯通滑槽中,且连接杆能够沿贯通滑槽滑动,第一端部与待连接主体构件的上表面抵触,通过组合施拉件与组合施压件的压力作用形成对待连接主体构件的无伤紧箍,组合施拉件的贯通滑槽调节距离,组合施压件和转向丝杆调节高度,使组合施拉件和组合施压件共同作用形成抱箍形式,能够同时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调节使得待连接主体构件得到固定。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1.解决了通常钢结构施工/混凝土结构时外架与构件的有伤连接的问题;2.通过贯通滑槽和调节垫片可适应多种尺寸的钢/混凝土构件;3.通过转向连接螺栓可进行水平(或垂直)方向上的转向;4.通过转向丝杆可进行垂直(或水平)方向上的转向;5.可适应几乎全角度的脚手架与钢/混凝土构件间的水平拉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组件的组合施拉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组件的组合施压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组件的组合施压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组件的转向丝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组件的转向连接螺杆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组件的调节垫片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组件的第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组件的第二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组合施拉件;11-第一端;12-第二端;13-贯通滑槽;20-组合施压件;21-第一端部;22-第二端部;23-连接杆;24、33-通孔;30-转向丝杆;31-U型板;32-转向连接丝杆;40-转向连接螺杆;50-调节垫片;60-待连接主体构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作定义,本技术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下面首先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脚手架的连接组件。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组件的组合施拉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组件的组合施压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组件的组合施压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组件的转向丝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也可以参见其他附图,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脚手架的连接组件,其一般性地包括组合施拉件10、组合施压件20和转向丝杆30。组合施拉件10与待连接主体构件60的下表面抵触,组合施拉件10具有相对的且位于下表面两侧的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第一端11设置有弯头,第二端12设置有沿第二端12向组合施拉件10中间延伸的贯通滑槽13。组合施压件20包括第一端部21、第一端部22和连接在第一端部21和第一端部22之间的连接杆23,连接杆23穿设在贯通滑槽13中,第一端部21与待连接主体构件60的上表面抵触。转向丝杆30,设置在组合施拉件10与第一端部22之间。优选的,连接杆23上设置有螺纹,第一端部21和第一端部22上设置有供连接杆23穿设的孔,从而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脚手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组合施拉件,与待连接主体构件的下表面抵触,所述组合施拉件具有相对的且位于所述下表面两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置有弯头,所述第二端设置有沿所述第二端向所述组合施拉件中间延伸的贯通滑槽;/n组合施压件,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连接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设在所述贯通滑槽中,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待连接主体构件的上表面抵触;/n转向丝杆,设置在所述组合施拉件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脚手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组合施拉件,与待连接主体构件的下表面抵触,所述组合施拉件具有相对的且位于所述下表面两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置有弯头,所述第二端设置有沿所述第二端向所述组合施拉件中间延伸的贯通滑槽;
组合施压件,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连接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设在所述贯通滑槽中,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待连接主体构件的上表面抵触;
转向丝杆,设置在所述组合施拉件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转向连接螺杆;
所述第二端部和所述转向丝杆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转向连接螺杆依次穿设所述第二端部上的通孔、所述转向丝杆上的通孔和所述贯通滑槽,或所述转向连接螺杆依次穿设所述贯通滑槽、所述转向丝杆上的通孔和所述第二端部上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丝杆包括U型板和与所述U型板转动连接的转向连接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君彭光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